第186节
  倒是茶树开花后结的茶叶果给了霍香梅一个惊喜,这茶叶果用来喂大彘可是好材料,就算是娃娃当零嘴也是不错的。
  茶叶果的味道虽然不是很好,但是也不错。深秋成熟之后,长得有点像山楂的迷你版,酸酸甜甜的,放在石磨里碾碎。碾碎的茶叶果也不像绿豆一样是粉状的,而是带有些许的湿润的小坨坨。娃娃都爱掰来吃,就是舀了和彘食混在一起,那样大彘也是爱吃的。算是为数不多的美味。
  霍香梅也挺爱吃这茶叶果的,还一度被许三郎嘲笑她和大彘抢食。
  许家搬到蔺县,倒是没有甚么地方养小豚了,只是哪能不养呢,过年难道去买一整头大彘来杀吗?就算是许三郎同意,被钱吓到过的霍香梅也会在心里掂量来掂量去的,就是不舍得那些钱。
  恰巧碰上蒋舫家的二儿蒋船一家分家出来住的茅屋被洪水冲走了,正打算重做。霍香梅告诉了许三郎自己的注意,让许三郎去找蒋船商量,最后蒋船同意一家搬进许三郎家的三间屋子。
  许三郎告诉蒋船,“阿兄,我一家将要搬到蔺县去。这屋子放着就会放坏的,现在正好赁给阿兄家住。”。
  蒋船想着这住砖块屋子是好,可是要钱啊!自家先搭着木屋住也不是不可以,过些日子有钱了再建屋子就是了。所以摇摇头,蒋船不同意。
  许三郎赶紧解释自己的意思,“我并不是向阿兄要现钱做租资,而是想让阿兄住进了的时候帮我个忙。”。
  蒋船不知许三郎打的是甚么主意,许三郎他还是认识的,算是村子里的一个能人,最初去西域做掮客就是从他开始的。只是自己平时没有跟他怎么打过交道,真的不知道他这是个甚么意思,所以蒋船还是耐下心来听听许三郎到底卖的是甚么葫芦。
  “我家想养几头小豚,还有些鸡鸭的,这些牲畜吃的东西由我家来提供,我不会养很多的。阿兄平时帮忙喂一下,权当做是阿兄给的租资。阿兄觉得如何?你家小儿的身体,我也是知道的,长期住在木屋子真的是不利于养病的。你现在就一个小儿,好歹等他健康点,送进塾里识字,以后你也不用担心他。他啊,一看就是个聪明的娃!”许三郎这两年的口才算是历练出来了,如果此时霍香梅在一旁听到,估计真的是刮目相看了。
  蒋船还没说甚么,蹲在一旁摘菜的小娘子,就叫了声,“阿爹……”,然后一脸希冀的望着他。
  蒋船再看看自家妇子和旁边的小儿,他也知道这是自家占便宜了,如果再拒绝就是不识好歹了。所以最后的结局是皆大欢喜的。
  小三送了一本他手抄的《急就章》给蒋船家的小儿,他家小娘子在塾里识字,回来可以教阿弟,就是家里没有书,这下好了。小三还拍拍小胸脯承诺如果他回新村,他们碰上不懂的还可以问他……
  这些年下来,小三跟蒋船家两个孩子都相处得很好,他家小儿身子恢复得不错,已经考进了蔺县书院,跟小七是同窗。而那个很灵动的小娘子虽然不能进书院读书,现在也在蔺县上一家商肆做织工。
  而蒋船家早就起了自家的屋子,不过依然帮许三郎家养些牲畜。许三郎要给他钱银,他不肯收,不过有跟许三郎要了些茶叶果喂小豚。喂过茶叶果长大的小豚,那个肉质吃起来的口感不错,能卖出好的价钱。
  ……
  第128章 娃考试爹娘徒焦虑
  送走了大娃他们,这夏天的雨水说来就来,一大早的也没有甚么客人上门。霍老爹拿过一簸箕的蹲鸱割那个苗头下来,这苗头可是可以做蹲鸱的种苗的。
  而霍香梅一面担心许三郎这大雨能不能按时归家,一面看火,她在煮凉粉草。这算是她来到这十年发现的第二份能消暑的并且是熟悉的东西,第一份当然是非薄荷莫属了。
  煮烂的凉粉草过滤掉渣渣,加进水和米浆煮,冷却之后会凝固成块,倒在干净的簸箕上摊晾,彻底冷却之后就变成晶莹剔透的凉粉了,切成一小块一小块,加点砂糖和煮熟的豆,那是挺好吃的,还能解暑。
  这活儿不麻烦,煮一大锅能卖一天,算是许家小商肆夏天的收益来源之一了。
  霍香梅忙起来就忘记了时间,这场雨来得快,去得也快,她都不知道甚么时候就雨停了。
  “阿爹,香梅……”,许三郎洪亮的声音在外面响起,霍香梅赶紧起身拿着块布巾出去,“阿爹,我出去就行了,你别动!”。
  只见许三郎正吆喝着大黑跨过院子的门槛进来,他头顶包着一块汗巾,估计是为了避雨,衣服都贴身湿漉漉的,穿着的短打露出两根精装的胳膊。
  “怎么不找个地方避避雨,晚点再回来也不打紧啊!家里又没有甚么要紧的事儿……”,霍香梅等许三郎停了下来,拴好大黑,心疼的把手中的布巾递给许三郎,“先擦擦脸上的雨水!”。
  许三郎嘿嘿的笑了两声,“这不是见离家里不远了,有些日子没见你和孩子,心里像火烧的,撩拔撩拔的。”。
  霍香梅娇嗔的唾了许三郎一口,“乱说甚么,阿爹还在屋子内呢!你去换身干净的衣裳,你不吃我也得先给我们的大功臣大黑拿点好吃食才行。”。
  许三郎抹了一把脸,哈哈的大笑起来,左右看看,很好,没人。一把搂住霍香梅的脖子,香了一口嘴巴,才进屋子跟霍老爹打招呼。
  留下霍香梅口是心非的跺了两脚地面,真真是个厚脸皮的汉子……
  傍晚,几个孩子回来看到自家阿爹在家,都惊喜的上前问好。中午的时候许三郎又驾驶着大黑过许大郎那了,许二郎让他带些东西给大兄。霍香梅没有告诉几个孩子他们阿爹回来了,所以孩子们都是下午放学才看到自家阿爹好好的坐在院子里挖水沟,平整水坑。
  许家的院子有一部分是用比较平整的石块铺就的,另一部分还是泥土平整的,这下大雨就免不了有些小坑,有些水流不出去,还得把围墙那堵塞的小口子疏导疏导。
  晚上吃夕食的时候,许大郎问了大娃,“大娃,阿爹在回来的路上听见有人说今年的科考会提前一个月。这次先生有说你能下场吗?”。
  之前大娃和几个小的都考取了童生的资格,尽管不是同一年考到的,可是对于其他人家来说,一家六个童生,那都是很了不得的事情了。一直伸长脖子就想看看这许叔耀许三郎家是否会有六个秀才老爷,可是这许家也不知道为嘛迟迟的不见有人下场。
  自从蔺县建了书院,这新闻的事件儿就没有停过。不说晋大王的科研院发明了照明的火水灯,有了用脚踩就能打谷收麦的器物,能把河里的水翻进田地里灌溉的轮子等等之类的造福百姓的东西,就是这个书院能不断的考试然后授官的事儿,就让全大晋的百姓都沸腾了。
  从童生到秀才到举人到进士,更别说那甚么状元探花榜眼的,所有考取功名的人都会是天子门生。听听这些新鲜的名词,好些有大智慧的宿老都说活了那么久没有见过听过这些,都说能活在这个时代真真是幸事。
  对于考取了秀才就能去粱邑进学这件事儿,许三郎可是一直在心里念叨着,不止一次在炕头跟自家婆娘提起过。只是自家婆娘说不能给娃甚么压力,不能对着娃提罢了,否则许三郎绝对能做出拿着竹片鞭笞几个娃的事儿来。
  令许三郎郁闷的是,自家大娃几个尤其是大娃和小六可是第一批考到童生资格的,同一批的很多人都去考秀才了,而自家的还不能去。只因为是先生说火候还不够,还要憋着,等甚么一飞冲天,而自家婆娘也赞同,说甚么孩子还小,离开家里出去独立生活不一定是好事儿。
  被这两个有文化的人说着,许三郎只能一次次的羡慕看着别家中秀才,自家的还得憋着,就不怕憋紧了会控制不住拉出来吗?再说这压力是甚么事儿,谁没个压力,他许三郎的娃怎么可能扛不住压力,这不可能!
  所以说,别管许三郎识了多少,走了多少路,赚了多少钱,他的骨子依然是那个糙汉子。可以吃完饭后,坐在炕上侃大山的时候不自主的抠脚丫子的糙汉子。
  大娃却不同于他阿爹,听到阿爹问话,放下箸子,认真的回答,“先生说这次我们几个都能下场,只要正常发挥就好,行不行就看到时候的考题考官如何录取了……”。
  开始大娃几个正经的样子搞得许三郎和霍老爹都有点坐立不安,不过这些年习惯了下来,他们正经是他们的事情,许三郎和霍老爹两个长辈还是怎么舒服怎么来。
  霍香梅惊讶的挑挑眉,“小七也去?”。
  不是霍香梅看不起自家娃,只是自家人知道自家事,小七也不知道怎么的,在读书方面就是比不上前头的五个。像小五一遍就能记住的功课,小六这需要三遍的时候,小七不到十遍是记不住的。
  当然也并不是说小七差,和比人家的孩子比,霍香梅当然不会认为自家的差,只不过和前头几个比,差了那么点罢了。
  小七一脸高兴地说,“是的,阿娘,这次我也能跟阿兄他们去粱邑。”,说着就忍不住屁股在胡凳上挪来挪去。
  就这皮猴子?
  小二赶紧解释道,“先生说了,这次就算是考不中也没关系,大家就当做是下场取取经验。到时候我跟阿兄捉捉题,让小七练练,估计不会差的。”。
  “阿爹阿娘别担心,我们都会帮小七的。就是如果我们都考进去了,家里怎么办?那么多活阿娘和阿姐怎么能忙得过来……”说到这个,小六就一脸愁意。
  “哟哟,小六真的是阿娘的贴心小棉袄!”,霍香梅高兴的朝小六笑得看不见眼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