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节
  柳柳说着,神秘的朝柳叶眨眨眼:“明日.你安心在家待着,今天我可捞回来了不少鱼,多吃鱼对肚子里的孩子好,明早我和爹娘走后,你自个儿学着我今天教你炖的,炖一条来吃,约莫午时我就能回来。”
  柳柳见柳叶要说话,连忙道:“你委屈着自己可以,可不能委屈着肚子里的孩子,他如今都七个月大了,却长得这般小,这可不行,不过是几条小鱼,吃完了我再去河里捞。”
  柳叶听她这么说,到了喉咙的话只好咽回去。
  她摸摸肚子。
  她头一次怀孩子,还真不知道七个月大的肚子是多大,不过柳柳说她肚子里的孩子小了,那定然就是小了,柳柳从不说大话。
  柳柳怀廷儿七个月大时,那肚子可比柳叶的肚子大了一圈不止,自然为她发愁。
  -
  王凤春不过闹上一场就白得了一根簪子和一个镯子,晚上得睡得格外香,第二天吃了柳柳做的早饭也很快下地去了。
  柳柳家中贫困,但还真有好几亩地,每年种出来的粮食交了税也吃不完,多少都会拿到城里去卖。
  柳柳做早饭时偷偷蒸了个鸡蛋,走之前塞柳叶手里,要她乖乖吃完,鱼她已经杀好了。
  孕妇吃的鱼可不能久放,她给柳鹤炖鱼汤时,王凤春会时不时来瞧,柳柳也不敢连着柳叶的一块炖,免得被王凤春说道。
  柳叶摸着手心里刚起锅的鸡蛋,心头又甜又暖。
  今日秋叔没去城里,柳柳就把食盒放在竹楼里背着进城,村里还有其他人进城,一般大家都会相约在村口一起去,有伴也安全。
  柳家村离县城不远,不过小半时辰就能到,经过一小段小路就能上官道。
  柳柳告别了村里人,又仔细听了在城外相距的时辰,就去柳鹤书院门口给他送鱼汤,柳鹤也把上次的食盒还给她。
  柳柳还没嘱咐,柳鹤就问道:“柳柳,你今日可还带了上次的糕点?先生也挺喜欢。”
  柳柳没想到柳鹤还能把这糕点分给先生,有点惊讶,却很快点头:“有,比上次多放了些都在食盒里,除了糕点还有些许青枣。”
  柳鹤这才点点头,他今日没在柳柳身边见着大壮,多问一句:“你今日是自个儿进城来的?”
  柳柳点头。
  柳鹤蹙了下眉头,叮嘱道:“那你可要记得早些回村,别往人少的地方去。”
  柳柳是个姑娘家,长得又好看,身边没人护着,若是叫人盯上了可不好。
  柳柳立刻笑了起来:“大哥放心吧!你好好读书,这些我都省得!”
  前世,大哥娶妻是她被卖入萧府最直接的导.火.索,可这真要说起来也怪不得大哥,家里的确穷。
  说来,她被卖到萧府当丫鬟后,大哥还去瞧过她几次,给她塞过银子。
  只是,她和大哥关系历来不亲近,家里又有个大嫂,渐渐的关系就远了。
  柳柳见着柳鹤进书院,又捧了个糕点递给守门的小厮,还给他搭了个青枣,小厮自然笑意盈盈。
  柳叶这次做的糕点是上次的三倍,整整一百二十个糕点,若能顺利卖出去,指不定能得三百文钱。
  柳叶照例来到上次那条街,见着好几个眼熟的摊贩,她来了,还有人跟她打招呼,看来她上次草莓桑葚没送错。
  柳柳吆喝着,没一会儿糕点就卖出去了不少,很快,柳柳就见到了上次第一个买她糕点的丫鬟绿儿。
  绿儿小跑过来,显然就是冲着她来的。
  见着的柳柳,绿儿迫不及待道:“这位妹妹,你昨日怎么没来?昨日可让我好等。”
  柳柳没想到她昨天会特意来这等她,很快道:“昨日要上山采做糕点的草莓和桑葚,实在没法来,劳姐姐等了,我送你个草莓桑葚糕。”
  一句话就平白得了个草莓桑葚糕,省下了三个铜板,绿儿还顿时笑开了。
  “妹妹可真机灵,我家小姐吃了你做的糕点,馋得厉害,这不,派我再来买,今日要二十个!”
  丫鬟今日说话格外豪气,想来是替主人家花钱,也不怕付不起。
  柳柳立刻笑眯眯应道:“好嘞,姐姐稍等,我给您包起来。”
  丫鬟付完钱,又道:“妹妹下次什么时候来?”
  柳柳听着她这意思是要当长期客户,眼前一亮,道:“该是隔日,不过也说不准,我家中事多,怕是有时候不能准时来。”
  丫鬟走了,柳叶继续吆喝着,不过小半个时辰糕点就卖了一半,比上次还快。
  日头往上升,柳柳吆喝勤快,一个穿着体面的婆子听了柳柳的吆喝,走到她摊位前。
  柳柳正想说话,忽而瞧见婆子的脸,瞬间呆立在原地。
  第14章 惦记
  汪……汪嬷嬷!她怎么会在这儿?
  柳柳惊讶后飞快低眉,问道:“这位客人要来块糕点吗?”
  柳柳像对待其他路过她小摊边的人一样,热切又不失礼貌,让人心生好感。
  汪嬷嬷远远瞧见小摊上摆着的草莓桑葚糕,又听买了糕点路过她的人说,这糕点绵软丝滑,味道极佳。
  汪嬷嬷瞧着这草莓桑葚糕底下绵软的糕点层和京城里芙蓉楼的芙蓉糕有几分相似,这才过来瞧瞧。
  公子这几日胃口不佳,府中请来的厨师怎么做都做不出和公子胃口的饭菜。
  以往在京城,芙蓉糕勉强能入公子之口,若是这姑娘的糕点与那芙蓉糕相仿,叫公子吃些也是好的。
  “你这糕点怎么卖?”汪嬷嬷上下打量着草莓桑葚糕,越发觉得草莓桑葚糕与芙蓉糕相像。
  柳柳尽量稳住心绪,像普通商贩一样热切道:“一个糕点三文钱,客人若是多买,我可给您便宜些,您要些添头也行。”
  靠近小摊边上,糕点绵软香甜的味道慢慢传来,汪嬷嬷嗅觉敏锐,她轻微的耸动一下鼻子,又听糕点卖得比一般的糕点贵,顿时来了兴致。
  “给我拿一个尝尝。”草莓桑葚糕卖相十分不错,瞧着就让人胃口大开,柳柳态度诚恳,没有商贩的势力精明,让人舒服。
  柳柳轻快的应了一声,递给汪嬷嬷一块草莓桑葚糕。
  汪嬷嬷也没客气,将草莓桑葚糕送进嘴里,绵软丝滑的感觉还真和那芙蓉糕相去不远,甚至因为点缀了桑葚和草莓,要比芙蓉糕好吃。
  汪嬷嬷指着糕点:“给我来上二十块。”
  若公子觉得这糕点能入口那自然好,若是公子不喜这糕点,就便宜府中的丫鬟吧。
  汪嬷嬷来买草莓桑葚糕似乎只是个意外,见着她走远,柳柳缓缓松了口气。
  松完气后,她又觉得好笑。
  她前世被卖入萧府,汪嬷嬷待她好,可今生的汪嬷嬷却不认识她,她紧绷着根弦实在没必要,别顾忌这顾忌那,反倒行差踏错,叫精明的汪嬷嬷觉着什么出来。
  汪嬷嬷才走开不久,柳柳听到隔壁摊上两个小贩小声议论。
  “刚刚那婆子不是萧府的大管家吗?我还是头一次见着让一个婆子当管家的人家。”
  和他交头接耳的人跟着摇摇头,表示自己也没见过。
  刚刚说话的人又道:“听说萧公子的救命恩人找到了。”
  柳柳听着心头一跳,视线紧紧追着汪嬷嬷离开的背影去,心一下乱了。
  “什么?我听旁人说救了萧公子的是个姑娘,人家姑娘不想坏了名声,这么多天了都没寻上门来,怎么一下就找到了?”
  “唉,这我哪知道?是我在酒肆里的张三那听了一耳朵,听他说,救了萧公子的是县令家的表小姐。”
  柳柳生怕又和公子有所纠葛,正想飞快收拾东西走人,却又听了这么一句话,一时间睁大了眼睛。
  那人还在说:“那日县令夫人的外甥女方小姐正巧去法华寺上香,救了萧府公子,又怕被人知道,却又不小心落了荷包,被萧府打听出来了。”
  “哎呀!这大户人家的小姐不想叫人知道自己救了外男怕坏了名声,怎的萧府这样霸道?”
  “这话你可别乱说,人家还没走远,没得把你的话给听去了,惹上麻烦。”
  两人很快就结束了这小小的八卦,没人注意到不久之前还一脸灿烈地卖了糕点的柳柳眼睫轻轻·颤抖着,魂不守舍。
  救……救了公子的人找到了……却……却成了县令家的表小姐……
  柳柳说不准自己现在心头什么滋味,若非要说大概是五味杂陈,她悄悄松了口气的同时,又染上失望。
  是她让先生不要告诉公子带他到先生那的人是她,那被萧府找上门去,担了救命之恩的人无论是什么人都跟她没关系。
  柳柳眨眨眼睛,只觉得眼角酸涩的厉害。
  很快,一个声音插了进来:“姑娘,你这糕点怎么卖?”
  又来了生意,柳柳连忙回过神来,没时间去想那些有的没的。
  随着糕点的名声传出去,今天可来了不少回头客,柳柳又花了不到一个时辰,把她带来的糕点全卖完。
  因着上次买过草莓桑葚糕的不少人都回来买,除了丫鬟绿儿和汪嬷嬷一口气买了二十个,还有不少人五个五个的买,这样一来,柳柳给了不少人便宜价钱,满打满算挣了二百八十个铜板。
  这对柳柳来说算得上是笔大钱,一两银子够他们家花上半年,省着点还要更久,这二百八十个铜板再算上上次的,够他们家两三个月的花销。
  柳柳照例把剩下的东西分给其他摊位的小贩,和他们打理好关系。
  因着家里多了堂姐,柳叶又不肯歇着,非要找些事来做,柳柳只能寻了最轻松的针线活给她。
  两人绣荷包的功夫都是阿奶教的,柳叶绣起花样子来,还要比柳柳细致好看,柳柳想着跑到她之前接绣活的成衣铺子来。
  她和成衣铺的掌柜算熟人了,掌柜人好,她在这接了绣荷包绣帕子的活,自己还绣一些卖过来,掌柜都收。
  掌柜刘娘子许久不见柳柳,热切的和她打招呼:“柳柳,你可有半个多月没来了,上次没有绣活可接,这次刚好来了一个。”
  柳柳也有礼的和刘娘子打招呼,她道:“刘婶,谢您了,我最近家中有事,接了绣活可不一定能按时来交,这次来是想买些针线绣荷包,您瞧瞧这般可行。”
  柳柳的荷包能够一个卖到一个铜板,是因着她绣工出众,还是难得的双面绣,刘娘子眼尖,知道这手艺一般人没有,这才会从她手里收了零散的荷包,有赚头。
  就前几日,县令家的表小姐瞧了柳柳绣的荷包很是喜欢,全买了去。
  刘娘子立刻应承道:“行!自然行的!你这小丫头的绣工,一般人可比不上,来,要哪种针线,婶给你便宜点。”
  柳柳立刻笑着和刘娘子道谢,挑了她平日用的丝线,买了一大包,放进背篓里背着告别了掌柜的。
  柳柳却不知自己前脚刚走,一个丫鬟打扮的姑娘就进了成衣店。
  “掌柜的,我家小姐上回买的荷包您这儿还有吗?”丫鬟是成衣店的熟客,她一张嘴,刘娘子就知道她口中的小姐是何人。
  刘娘子立刻哎呀一声:“没哩!那荷包是个小姑娘绣了卖给铺子里的,她这几日都没拿了荷包来卖。”
  “不过,绣荷包的姑娘才买了针线走,若是方小姐不着急,且等上几日,想来要不了几天,那姑娘就能绣了荷包来卖。”
  丫鬟听刘娘子这么一说,忽然拔高了音调:“那姑娘才走?”
  刘娘子不知她这是怎了,奇怪道:“是啊,就姑娘前脚进来的功夫,她后脚才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