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节
高暧脸上一滞,手上捏着半块茶点顿在那儿,眼中满是茫然不解。
“兄弟?我何来什么兄弟?厂臣莫不是……”
她瞧着他那副冷凛凛的样子,话又咽了回去。
徐少卿低手搁了茶杯,目光炯炯,果然没半分说笑的意思。
“这事非同小可,公主千万想清楚些再答臣。”
她有些摸不着头脑,先前说有话说,现下却又提起什么“兄弟”来,叫人怎么也捉摸不透。
回想这十多年,大头都在庵堂里,那时节日子千篇一律,能记着的事,还不如这几月多。
至于幼时在宫里,日子太短,早已记不清许多,但母妃膝下只有她一人是确然无疑的。
莫非离宫时,母妃又有了身孕?
她记不起,也无从知晓,想来想去仍是没个头绪,忍不住问:“厂臣为何突然问起这个?”
“臣早也料想公主那时年纪尚幼,不知个详细。”
他撩着袖子提起茶壶,给她的盏中添了些水,复又轻叹道:“此事臣也是刚刚得知个大概,确不确的也没个准信儿,本不该让公主忧心,只是其中牵涉重大,若不及早让公主有个准备,便是臣的罪过。”
她从这话头里嗅出了不安的味道,不自禁地侧过身来,与他相对着。
“臣这里有几句话,说出来供公主参详。据臣所知,宫中内档确有记载,先帝驾崩的那年曾巡幸东南,慕贵妃伴驾,途中身怀龙种。先帝殡天三月后,贵妃娘娘才产下皇子,然而却是个死胎。那时因公主也已奉旨去弘慈庵礼佛,后宫便算她无所出,赐与先帝殉节。”
高暧口唇微张,随即又咬唇将话头咽了下去。
对她而言,这事可算是石破天惊,原来自己竟真有个未曾谋面的弟弟,可是既然他知道那可怜的孩子一出生便离了人世,为何却还来问她?
她只觉一头雾水,可转念想想,似是又从那话中悟出了什么,只是那念头太过匪夷所思,实在不敢往深处去想。
徐少卿像润喉似的又抿了口茶,冷凛的目光却瞥着门外。
“公主的兄弟便是大夏的宗室血脉,臣说句大胆的话,若当真早夭了,虽说是损了一分江山气运,可也是命中之数,然而倘若不是这般……”
“厂臣可是听说了什么?”
她冲口一问,连手也抖着,心中不知在期待些什么。
他瞧着她那来兴劲儿,不由暗叹,到底是吃斋念佛长大的,心头宽,全然看不出这其中的深浅。
看来,话还须再点透些。
“公主许是忘了,那孩子虽是皇子,可也跟公主一样,流着夷人的血脉,身份特殊,倘或他此刻已长成少年,又身在夷疆,被些别有用心之人怂恿,公主以为后果将会如何?”
高暧悚然一惊,半晌怔怔不语,脑海中反复品着他这几句话,越想越觉心惊肉跳。
“厂臣的意思莫非是……这回夷疆之乱便是因着他?”
他狐眸中闪过一丝嘉许。
到底还是个通透人,稍稍多费些口舌,便也点醒了。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夷疆既是出了乱子,朝廷绝不会坐视不管,就算眼下支应不开,早晚也会腾出手来。到时天兵一至,龆龀不留。倘若查证那叛首与慕妃娘娘和公主有所牵连的话,届时获罪的可就不是他一人了。”
这几句话如同洪钟大吕,她只觉双耳嗡嗡作响,恍惚了片刻,终于明白了他的意思,只是仍有些难以置信。
“厂臣,你可能确信……那孩子就在夷疆么?”
“其实臣今日要公主来,便是为此。”
他将面前的茶盏向旁边拂了拂,手搭在桌子上,微微凑近了些:“臣之前说了,这事也是刚刚得着信儿,不明真伪,但夷人这次作乱,却推了个少年为首,却是确凿无疑。可当年小皇子早夭是宫中明文所载,定了案的,如今怎又凭白冒出一个来?这其中定有原由。”
她心中也自为这个纳罕,听他这么一说,不由更是奇了。
“厂臣这话莫非是说,有人故意这般做,为的就是……”
话刚出口,却被他突然截住话头道:“臣什么也没说,无非是给公主提个醒,虽说这次南下夷疆是奉了圣命,但如今情况有变,便先不用急,索性在这陵川城内多将歇几日,待臣把那头都摸清了,再拿个章程出来,与公主参详,可好?”
他表面上说得轻描淡写,实则更显得这事处处透着凶险,若别人处心积虑害她,还真不知该如何是好。
她不通世事,自来也没什么主张,如今还是要靠他。
回眼看过去,见那双眸子不知何时又敛去了寒意,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暖色,又似乎蕴着些别的意味。
她虽是有些懵懂,却也知道这世间万物都有缘法,样样抬不过个理字,怎的到他这里,就全然不同,变得难以捉摸了呢?
高暧忍不住想,假若皇兄没有降诏让自己回宫,该当这辈子也见不到眼前这个人才对,莫非就为那阴差阳错的一晤面,便叫他惹上了心田,从此把一切都改变了。
若这真是缘,天意又应在何处?
“厂臣,我有句话想问,不知能否诚心相告。”她酝酿了半天,终于说了出来。
“公主请问,臣知无不言。”
徐少卿答得恭敬,纤长的手指拈着茶杯盖,又在闲雅至极地轻拂着盏中的沫子。
这模样让她微觉心慌,瞧不出有几分真心实意,想了想还是问道:“云和不过是个闲废的人,咱们又素不相识,厂臣为何如此费心,处处帮衬着我?”
他唇角勾起一抹浅笑。
再木讷的人,总也有几分死心思,何况本就不是个蠢人,这话早晚会问出来。
轻轻搁了茶盏,眼望着窗外,悠然道:“臣祖上原是在册的淘金户,大夏开国两百年,这天下的矿都叫官家占了,想淘也没个去处,要活命就只有务农为生。可朝廷定下的户籍改不得,金子照样得交,于是便只能收了庄稼,打了粮食,贱卖了,再换成金交与官府。遇上年成好,交了课金兴许还能勉强糊口,若是遭了灾,便只能逃荒,越逃越穷,越穷越逃,几辈子下来就不知到了哪里……”
她见他答非所问,突然叙叙的说起往事,更是奇怪,可听他用平淡的话语说着诸般惨事,却是闻所未闻,不由又为之吸引。
只听他继续道:“那年家乡发了大水,乌泱泱的决堤而来,不知死了多少人。家里房也毁了,田也淹了,可东家的租子和官府的课金照样要交,娘和姐姐逃不动,都饿死了,爹带着我一路乞讨到了京城,自己也不成了。臣那时才只五六岁,哭得死去活来,偏巧碰上个人,愿出棺材钱把爹葬了,只让我跟他走,臣便这么稀里糊涂进了宫。”
说到这里,他声音也沉了下去,眼神中少有的含着愁苦,仿佛又回想起了当年的凄然无助。
高暧从没听过这等人伦惨事,却也被触动了心弦,原先只道自己是个可怜人,如今和他一比,简直是云泥之别,不值一提了。
“厂臣莫要难过,那些都已是过去的事,如今你身居高位,也足以告慰父母和长姐在天之灵。”
徐少卿缓缓摇头,沉沉地笑道:“公主误会了,臣并不是觉得难过,只是想想从前,觉得恍如隔世,现下这些都不像是真的。人这一辈子,兴许只有遭逢大难,把苦都吃尽了,才能否极泰来。”
他说着,又转向她,余尽的笑意中带着几分别样的意味。
“那日奉旨去弘慈庵,臣一见公主的面,不知怎的便想起当年的自己,虽未曾谋面,但心中不自禁的便当做旧相识一般贴近几分,事事都想周全些。”
这几句话说得言辞恳切,高暧不由心中感动,想酬谢两句,却又不知该如何开口。
他却自顾自地又续道:“恕臣直言,公主是敬佛之人,这忍气高了,争气便嫌不足,为人处世切不可如此,有一分便争一分,臣本是个将死之人,没料着会有好日子过,如今在奴婢里却也算是出人头地。所以臣劝公主,善思慎行,多多为自己打算,臣自会一如既往的帮衬着。”
她不由暗暗苦笑,自己这随遇而安的闷性只怕一辈子也改不了,善思慎行,也不过是为了过些平静的日子,要像他说得那般为自己谋划,可真不知该怎么好了。
不过听了他这番言语,倒也解了个心结,不禁心中一畅。
徐少卿把这样儿都瞧在眼里,却也没说破,端起茶盏正自品着,楼下街市却突然哄闹起来。
“公主安坐,臣去瞧瞧。”
他起身来到窗口向下张望,便见那街市鸡飞狗跳,人人争相奔逃,早已乱作一团。
“厂臣,出了何事?”高暧自然也听到了异动,站了起来。
他剑眉一蹙,正要说话,却听门口有人叫了声“督主”。
那冗髯档头随即神色匆匆地跨了进来,先向高暧行了一礼,便凑到徐少卿身旁,刚想附耳过去,便听他冷然问:“外头出了何事?”
那档头微微一愣,只好拱手道:“禀督主,陵川知府叶重秋请督主即刻回驿馆……”
顿了顿,又凑近些低声续道:“夷人大军已从三面围城而来,前锋距这里已不足五里了!”
徐少卿看了他一眼,目光中寒意重现,冷然一笑:“回驿馆?呵,叫人即刻去回话,就说本督在陵川城正门上等着他,若一刻工夫还未到,本督便请出王命令牌,将他就地正法。”
“属下遵命。”
“回来,你先亲自护送公主回驿馆,该怎么用心护着,不用本督交代吧?”
“督主放心,属下明白。”
徐少卿转过头来望着高暧,拱手道:“事出突然,请公主即刻回驿馆,千万不可外出,待那头事毕,臣便即刻回去。”
她见他冷凛的脸上带着些刚毅和决然,忍不住多看了两眼,这才微微颔首:“厂臣一切小心,云和静候佳音。”
柔糯的语声传入耳中,像是温暖的叮咛,他心中泰然,紧蹙的眉头也随之舒展开了。
他慨然一笑,随即向后跃起,如离弦之箭从窗口蹿出,轻飘飘地落在街对面的屋檐上,又像灵猫般朝南城正门奔去。
高暧目送他轻捷矫健的身影消失在转角处,心中带着几分牵挂和怅然,轻轻叹了口气,这才转身下了楼。
那档头备好了车驾,恭敬地服侍她上去坐好,自己亲自驾车折转向北,直奔驿馆而去。
此时街市比方才更加乱了,哭喊声,惨叫声,冲撞声,呵斥声……不绝于耳,恍如修罗地狱,所幸那档头驱车倒是飞快,片刻也没停留。
高暧坐在车内,双手合十,闭了双目,口中默诵着经文。
不知怎的,她这次竟没有乱,经文也诵得顺畅通达,只觉心中一片澄明,万事不萦于怀,仿佛身处这纷乱之中,反而觉得超脱。
车子一路前行,忽然左拐,转入一条巷子。
外头嘈杂的声音渐渐小了,想是此处僻静,往来无人。
那档头扬鞭催马,口中叫道:“公主莫急,这里路近,前方不远便到驿馆。”
他话音未落,外面便“呼呼”风响。
高暧心中一沉,就听“锵锵”的金石相交声传来,几柄钢刀随即穿进车内,殷红的鲜血瞬间染红了帘布……
第28章 相见欢
酷日方中,恍然间竟有了入夏之感。
灼灼热浪喷吐在城墙的跑马道上,炙烤着那一张张惊惧不定的面孔。
背靠城楼的重檐下,一袭书生装扮的徐少卿端坐在圈椅中,目光沉沉地遥望着城下那一片旌旗漫卷,绵延数里的浩大军阵。
那中军阵内,果然有个骑跨战象的年轻身影,远远的看不清面目,但瞧着也不过就是十来岁年纪。
该来的终归要来,只是没想到这么快,许是有人已经沉不住气了。
一阵急促的脚步声响,身穿绯色白鹇补服的叶重秋领着几名守将官员踩着石阶匆匆登上城楼,趋步来到近前,躬身道:“厂公大人,下官叶重秋奉召前来。”
“叶知府腿脚还算灵便,果然没误了本督定的一刻期限。”
徐少卿微微冷笑,却没看他,那双狐眸仍盯着城下的动静。
叶重秋呵着腰,小心翼翼道:“厂公大人是朝廷上差,下官只有一颗脑袋,怎敢不奉号令?”
“兄弟?我何来什么兄弟?厂臣莫不是……”
她瞧着他那副冷凛凛的样子,话又咽了回去。
徐少卿低手搁了茶杯,目光炯炯,果然没半分说笑的意思。
“这事非同小可,公主千万想清楚些再答臣。”
她有些摸不着头脑,先前说有话说,现下却又提起什么“兄弟”来,叫人怎么也捉摸不透。
回想这十多年,大头都在庵堂里,那时节日子千篇一律,能记着的事,还不如这几月多。
至于幼时在宫里,日子太短,早已记不清许多,但母妃膝下只有她一人是确然无疑的。
莫非离宫时,母妃又有了身孕?
她记不起,也无从知晓,想来想去仍是没个头绪,忍不住问:“厂臣为何突然问起这个?”
“臣早也料想公主那时年纪尚幼,不知个详细。”
他撩着袖子提起茶壶,给她的盏中添了些水,复又轻叹道:“此事臣也是刚刚得知个大概,确不确的也没个准信儿,本不该让公主忧心,只是其中牵涉重大,若不及早让公主有个准备,便是臣的罪过。”
她从这话头里嗅出了不安的味道,不自禁地侧过身来,与他相对着。
“臣这里有几句话,说出来供公主参详。据臣所知,宫中内档确有记载,先帝驾崩的那年曾巡幸东南,慕贵妃伴驾,途中身怀龙种。先帝殡天三月后,贵妃娘娘才产下皇子,然而却是个死胎。那时因公主也已奉旨去弘慈庵礼佛,后宫便算她无所出,赐与先帝殉节。”
高暧口唇微张,随即又咬唇将话头咽了下去。
对她而言,这事可算是石破天惊,原来自己竟真有个未曾谋面的弟弟,可是既然他知道那可怜的孩子一出生便离了人世,为何却还来问她?
她只觉一头雾水,可转念想想,似是又从那话中悟出了什么,只是那念头太过匪夷所思,实在不敢往深处去想。
徐少卿像润喉似的又抿了口茶,冷凛的目光却瞥着门外。
“公主的兄弟便是大夏的宗室血脉,臣说句大胆的话,若当真早夭了,虽说是损了一分江山气运,可也是命中之数,然而倘若不是这般……”
“厂臣可是听说了什么?”
她冲口一问,连手也抖着,心中不知在期待些什么。
他瞧着她那来兴劲儿,不由暗叹,到底是吃斋念佛长大的,心头宽,全然看不出这其中的深浅。
看来,话还须再点透些。
“公主许是忘了,那孩子虽是皇子,可也跟公主一样,流着夷人的血脉,身份特殊,倘或他此刻已长成少年,又身在夷疆,被些别有用心之人怂恿,公主以为后果将会如何?”
高暧悚然一惊,半晌怔怔不语,脑海中反复品着他这几句话,越想越觉心惊肉跳。
“厂臣的意思莫非是……这回夷疆之乱便是因着他?”
他狐眸中闪过一丝嘉许。
到底还是个通透人,稍稍多费些口舌,便也点醒了。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夷疆既是出了乱子,朝廷绝不会坐视不管,就算眼下支应不开,早晚也会腾出手来。到时天兵一至,龆龀不留。倘若查证那叛首与慕妃娘娘和公主有所牵连的话,届时获罪的可就不是他一人了。”
这几句话如同洪钟大吕,她只觉双耳嗡嗡作响,恍惚了片刻,终于明白了他的意思,只是仍有些难以置信。
“厂臣,你可能确信……那孩子就在夷疆么?”
“其实臣今日要公主来,便是为此。”
他将面前的茶盏向旁边拂了拂,手搭在桌子上,微微凑近了些:“臣之前说了,这事也是刚刚得着信儿,不明真伪,但夷人这次作乱,却推了个少年为首,却是确凿无疑。可当年小皇子早夭是宫中明文所载,定了案的,如今怎又凭白冒出一个来?这其中定有原由。”
她心中也自为这个纳罕,听他这么一说,不由更是奇了。
“厂臣这话莫非是说,有人故意这般做,为的就是……”
话刚出口,却被他突然截住话头道:“臣什么也没说,无非是给公主提个醒,虽说这次南下夷疆是奉了圣命,但如今情况有变,便先不用急,索性在这陵川城内多将歇几日,待臣把那头都摸清了,再拿个章程出来,与公主参详,可好?”
他表面上说得轻描淡写,实则更显得这事处处透着凶险,若别人处心积虑害她,还真不知该如何是好。
她不通世事,自来也没什么主张,如今还是要靠他。
回眼看过去,见那双眸子不知何时又敛去了寒意,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暖色,又似乎蕴着些别的意味。
她虽是有些懵懂,却也知道这世间万物都有缘法,样样抬不过个理字,怎的到他这里,就全然不同,变得难以捉摸了呢?
高暧忍不住想,假若皇兄没有降诏让自己回宫,该当这辈子也见不到眼前这个人才对,莫非就为那阴差阳错的一晤面,便叫他惹上了心田,从此把一切都改变了。
若这真是缘,天意又应在何处?
“厂臣,我有句话想问,不知能否诚心相告。”她酝酿了半天,终于说了出来。
“公主请问,臣知无不言。”
徐少卿答得恭敬,纤长的手指拈着茶杯盖,又在闲雅至极地轻拂着盏中的沫子。
这模样让她微觉心慌,瞧不出有几分真心实意,想了想还是问道:“云和不过是个闲废的人,咱们又素不相识,厂臣为何如此费心,处处帮衬着我?”
他唇角勾起一抹浅笑。
再木讷的人,总也有几分死心思,何况本就不是个蠢人,这话早晚会问出来。
轻轻搁了茶盏,眼望着窗外,悠然道:“臣祖上原是在册的淘金户,大夏开国两百年,这天下的矿都叫官家占了,想淘也没个去处,要活命就只有务农为生。可朝廷定下的户籍改不得,金子照样得交,于是便只能收了庄稼,打了粮食,贱卖了,再换成金交与官府。遇上年成好,交了课金兴许还能勉强糊口,若是遭了灾,便只能逃荒,越逃越穷,越穷越逃,几辈子下来就不知到了哪里……”
她见他答非所问,突然叙叙的说起往事,更是奇怪,可听他用平淡的话语说着诸般惨事,却是闻所未闻,不由又为之吸引。
只听他继续道:“那年家乡发了大水,乌泱泱的决堤而来,不知死了多少人。家里房也毁了,田也淹了,可东家的租子和官府的课金照样要交,娘和姐姐逃不动,都饿死了,爹带着我一路乞讨到了京城,自己也不成了。臣那时才只五六岁,哭得死去活来,偏巧碰上个人,愿出棺材钱把爹葬了,只让我跟他走,臣便这么稀里糊涂进了宫。”
说到这里,他声音也沉了下去,眼神中少有的含着愁苦,仿佛又回想起了当年的凄然无助。
高暧从没听过这等人伦惨事,却也被触动了心弦,原先只道自己是个可怜人,如今和他一比,简直是云泥之别,不值一提了。
“厂臣莫要难过,那些都已是过去的事,如今你身居高位,也足以告慰父母和长姐在天之灵。”
徐少卿缓缓摇头,沉沉地笑道:“公主误会了,臣并不是觉得难过,只是想想从前,觉得恍如隔世,现下这些都不像是真的。人这一辈子,兴许只有遭逢大难,把苦都吃尽了,才能否极泰来。”
他说着,又转向她,余尽的笑意中带着几分别样的意味。
“那日奉旨去弘慈庵,臣一见公主的面,不知怎的便想起当年的自己,虽未曾谋面,但心中不自禁的便当做旧相识一般贴近几分,事事都想周全些。”
这几句话说得言辞恳切,高暧不由心中感动,想酬谢两句,却又不知该如何开口。
他却自顾自地又续道:“恕臣直言,公主是敬佛之人,这忍气高了,争气便嫌不足,为人处世切不可如此,有一分便争一分,臣本是个将死之人,没料着会有好日子过,如今在奴婢里却也算是出人头地。所以臣劝公主,善思慎行,多多为自己打算,臣自会一如既往的帮衬着。”
她不由暗暗苦笑,自己这随遇而安的闷性只怕一辈子也改不了,善思慎行,也不过是为了过些平静的日子,要像他说得那般为自己谋划,可真不知该怎么好了。
不过听了他这番言语,倒也解了个心结,不禁心中一畅。
徐少卿把这样儿都瞧在眼里,却也没说破,端起茶盏正自品着,楼下街市却突然哄闹起来。
“公主安坐,臣去瞧瞧。”
他起身来到窗口向下张望,便见那街市鸡飞狗跳,人人争相奔逃,早已乱作一团。
“厂臣,出了何事?”高暧自然也听到了异动,站了起来。
他剑眉一蹙,正要说话,却听门口有人叫了声“督主”。
那冗髯档头随即神色匆匆地跨了进来,先向高暧行了一礼,便凑到徐少卿身旁,刚想附耳过去,便听他冷然问:“外头出了何事?”
那档头微微一愣,只好拱手道:“禀督主,陵川知府叶重秋请督主即刻回驿馆……”
顿了顿,又凑近些低声续道:“夷人大军已从三面围城而来,前锋距这里已不足五里了!”
徐少卿看了他一眼,目光中寒意重现,冷然一笑:“回驿馆?呵,叫人即刻去回话,就说本督在陵川城正门上等着他,若一刻工夫还未到,本督便请出王命令牌,将他就地正法。”
“属下遵命。”
“回来,你先亲自护送公主回驿馆,该怎么用心护着,不用本督交代吧?”
“督主放心,属下明白。”
徐少卿转过头来望着高暧,拱手道:“事出突然,请公主即刻回驿馆,千万不可外出,待那头事毕,臣便即刻回去。”
她见他冷凛的脸上带着些刚毅和决然,忍不住多看了两眼,这才微微颔首:“厂臣一切小心,云和静候佳音。”
柔糯的语声传入耳中,像是温暖的叮咛,他心中泰然,紧蹙的眉头也随之舒展开了。
他慨然一笑,随即向后跃起,如离弦之箭从窗口蹿出,轻飘飘地落在街对面的屋檐上,又像灵猫般朝南城正门奔去。
高暧目送他轻捷矫健的身影消失在转角处,心中带着几分牵挂和怅然,轻轻叹了口气,这才转身下了楼。
那档头备好了车驾,恭敬地服侍她上去坐好,自己亲自驾车折转向北,直奔驿馆而去。
此时街市比方才更加乱了,哭喊声,惨叫声,冲撞声,呵斥声……不绝于耳,恍如修罗地狱,所幸那档头驱车倒是飞快,片刻也没停留。
高暧坐在车内,双手合十,闭了双目,口中默诵着经文。
不知怎的,她这次竟没有乱,经文也诵得顺畅通达,只觉心中一片澄明,万事不萦于怀,仿佛身处这纷乱之中,反而觉得超脱。
车子一路前行,忽然左拐,转入一条巷子。
外头嘈杂的声音渐渐小了,想是此处僻静,往来无人。
那档头扬鞭催马,口中叫道:“公主莫急,这里路近,前方不远便到驿馆。”
他话音未落,外面便“呼呼”风响。
高暧心中一沉,就听“锵锵”的金石相交声传来,几柄钢刀随即穿进车内,殷红的鲜血瞬间染红了帘布……
第28章 相见欢
酷日方中,恍然间竟有了入夏之感。
灼灼热浪喷吐在城墙的跑马道上,炙烤着那一张张惊惧不定的面孔。
背靠城楼的重檐下,一袭书生装扮的徐少卿端坐在圈椅中,目光沉沉地遥望着城下那一片旌旗漫卷,绵延数里的浩大军阵。
那中军阵内,果然有个骑跨战象的年轻身影,远远的看不清面目,但瞧着也不过就是十来岁年纪。
该来的终归要来,只是没想到这么快,许是有人已经沉不住气了。
一阵急促的脚步声响,身穿绯色白鹇补服的叶重秋领着几名守将官员踩着石阶匆匆登上城楼,趋步来到近前,躬身道:“厂公大人,下官叶重秋奉召前来。”
“叶知府腿脚还算灵便,果然没误了本督定的一刻期限。”
徐少卿微微冷笑,却没看他,那双狐眸仍盯着城下的动静。
叶重秋呵着腰,小心翼翼道:“厂公大人是朝廷上差,下官只有一颗脑袋,怎敢不奉号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