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节
骆雪摇摇头,丝毫不在意他说的,
“太子无道,疑心病重与陛下有得一拼,才干虽过得去,然而性格残暴,现在已经初见端倪了,若是继位,怕是天下难安。”
“小七是我一手带上来的,我这个师傅当然要助他一臂之力。于公、于私、于己,我都要这般做……”
骆雪话音落下,两人皆是无言。
许久那王辙才淡淡道,“也罢,你要做什么,我也劝不住你,要是你要做,我便帮你就是了,只是万事慎重,莫要丢了这条小命。”
骆雪眉眼弯弯,摇摇头,不以为意,“我厉害着呢,你担心个甚子?”
王辙冷哼一声,没有久留,起身上马离开了。
总归她也嫁不了别人,他守着她便是。
这头小狐狸精得很,看中了他手里的兵权,断然是不会与他疏远的。
这左军都督骑马强闯了那青绒居又匆匆出来,传了出来,便是这两位男子为那郡主争风吃醋,传出去又是惹得一拨人的伤心,还被写进了话本,还甚是畅销。只是那郡主便被写成了在外三年学会了蛊术的恶毒女子,才将那两位才惊绝艳的男子迷住了……
.........................
三年弹指而过。
七皇子已经到了及冠之年,他的母妃不在,皇帝便替他挑了一个端庄大方的礼部尚书的千金为妃,加冠之后便封他为晋王,封地远在济阳,皇帝以那晋王早年失散为由,将那晋王留在了洛阳。
早在一年前,皇帝就开始让七皇子做事了,先是一些跑腿的活计,时间久了,便换上了些个不错的差事,早就能够独当一面了,这差事办得好,皇帝也越发欣赏这七皇子起来。
封了晋王之后更是拨了北兵府的一支军队与他,明眼人都知道皇帝要培养他,本来都歇了心思的人都蠢蠢欲动起来,让太子本来稳如磐石的地位隐隐有些动摇了起来。
太子也没有想到,当初看着憨憨厚厚老老实实的七弟,这么三年的时间里面竟然不声不响地长成了一个不小的威胁,偏生那晋王已经成了气候,又是一副老老实实的样子,让他想要找把柄都找不到。
骆雪让七皇子韬光养晦,但是没有说过让他当缩头乌龟,要发展自己的势力,做得再隐蔽也不可能完全无声无息。太子本就疑心病重,便是七皇子再低调也不可能放过他,于是那七皇子年纪大了,不再被处处牵制之后,锋芒便露出了些许。
不过半年时间,两方交锋已经好几个回合了。然而太子随着年纪的增大,手中的权柄扩大,却越发嚣张了起来,要不是有那皇后的约束,指不定已经成了什么地步,但是太子也不是愚蠢之辈,他做得事情还算是有些分寸的,一时也叫人抓不到把柄。
晋王只是步步退让,然而皇帝却越发维护起这晋王。
太子是看不上这晋王步步推让的窝囊废的样子,心中对着七弟虽然有忌惮,更多的却是不屑,觉得此人便是有些势力,也是一个没有王者之风的废物,三番五次想要让这晋王忍无可忍,露出那狐狸尾巴来,然而都失败了,但是太子并没有放弃,他坚信这人不过是藏着掩着那狼子野心,实际上已经对他的位置觊觎不已。
但是在皇帝眼中,这晋王日后是替太子守住那疆域的大将,而那太子是日后天子,这未来的太子对臣子如此步步紧逼,实在是显得非常没有容人之量,让皇帝对于太子便有了些不满意起来。
然而这封王的□□,却是那匈奴使者被杀之事。
这月,匈奴可汗派使者前来商谈迎娶公主之事,然而那使者的态度傲慢,言语中多抬高那可汗贬低中原的意思,让随行的汉人官员都非常愤怒,末了,便指名道姓要那太子的亲妹妹襄阳公主,太子勃然大怒,七皇子再三劝阻,却被太子直接挥开,直接抽刀将那无礼的使者斩于马下。
太子因为这一次将那羞辱了公主,羞辱了中原的使者斩于马下的事情得到了一片的夸赞。反而是之前随同一起,但是一力阻止的七皇子骂名颇多。
毕竟太子将那使者之话传得整个洛阳都是的,但凡有些血气都受不了这样的羞辱,纷纷称赞太子有王者之风,反而越发对那懦弱的七皇子瞧不起起来。
七皇子心中憋屈不已,去找自己的师父,然而师父却大笑了起来,只让他等着便是。
骆雪没有想到那太子竟然如此沉不住起来,然而想到他日后的劣迹斑斑便释然了——生性暴躁残虐之辈,心狠有余,耐心不足,是他致命的缺点。
果不其然,这来使被斩于马下之事,引得匈奴可汗大怒,连连修书三封皆是指责。
这件事情,虽然是匈奴使者的错误,但两军交接不斩来使,这是坏了规矩,相当于当面打了匈奴可汗的脸,怕是要激怒匈奴可汗了。
果不然,皇帝大怒,但是到底是念在他是太子的份上,没有削他的面子处罚他,但是还是将那处事稳重多了的七皇子直接封了晋王。
朝野上不少人都非常震惊,这七皇子封王,便是那皇帝的警告,可见是动了真怒了,那得意洋洋的□□才终于消停了下来,太子也终于收起了自己的锋芒,低调了起来。
一夜之间风向大变,那些夸赞太子有王者之风的人又改口称赞那新封的晋王是深明大义,有稳重的大将之风了。
七皇子也被师父上了一课——这朝堂之上墙头草处处都是,舆论是最没用的东西,这是生是死,是兴是衰,还是要全凭那高高在上之人的心意决定。
七皇子忍不住越发叹服起了自己的师父,但是再去拜访的时候,师父却直接道,这事还没有完,怕是他要收拾收拾上战场了,七皇子微微一思索便明白是怎么回事,惊讶过后,便马上去训练他手下的亲卫,为那战事做准备了。
果然,没过多久,那边关便传来了消息,原来是匈奴的大可汗被激怒之后,立马开始做战备,直接下了战书,不日便要与中原开战。
皇帝震怒,谁成想竟然在这个关头气得一病不起,然而在病中也不忘记下旨将那太子关在东宫里面禁足,在宫中大骂这孽子,这一病便是十多天才好。
朝廷里面吵了三天,终于派出了那陈威武将军前去带兵,此人手下具是精锐,然却是太子一党,皇帝为了慎重起见,便将晋王点为了监军,带着一批亲卫,朝那北边边境出发。
然而在这约定的日子还没有到达的时候,匈奴便奇袭,一夜间夺了漠河七镇,消息传回洛阳的时候,那匈奴人已经直取关口,南下之势势如破竹。
陈威武将军与那晋王的军队北上,但是战况却不理想,此去三万大军,一次次战败于前,消息一日一日传来,皆是那匈奴又破了何地,又取了何处。
这战败的消息一次次传来,朝堂之上人心惶惶,皇帝撑着病体来上朝更是吵得头疼地不行。
谁成想,太子便是从那队列中上前一步,跪了下来,
“此事由儿臣而起,儿臣心中惶惶不可终日,又念及那匈奴来势汹汹,儿臣愿意为父皇前去那北方,亲自带兵,定要将那匈奴赶回草原!”
“这国家危难,儿臣身为储君,定要亲自为父皇守护!”
皇帝是禁了他的足,但是在皇后的规劝之下,还是同意让太子来上朝了。
这话太子说的铿锵有力,余下的臣子都忍不住有些动容,虽然这事的确由太子而起,但是太子这般愿意亲自前往,可见已经有了储君的担当,不由得让这些老臣掬一把欣慰的眼泪。
皇帝先是有些感动,但是随即便忍不住皱起了眉头,但是有些话终究还是不好说出来,正要呵斥,便听得一清清冷冷的声音响了起来,声音带着显而易见的不悦,
“殿下此言差矣,殿下要是去了,才叫陷天下于危难当中。”
******
第69章 恶毒贵女成一代帝师十九
******
这话说得极为不客气, 搁在这朝堂上, 也就只有一个人能够这么说话而不被皇上厌弃了, 果不其然, 便看到一身青衣, 坐在轮椅上的男子开口了, 脸上没有什么表情, 但是这话语中的不悦,却是所有人都听出来了的。
“太子是储君,臣说句不好听的话, 这一去要是有个意外,这江山日后怎么办?”
这话一出, 不少人都倒吸一口冷气——这院正大人还真的敢说啊……
他仿佛不知道自己刚刚说了多么逾越的话一般,面不改色,只是语气稍微柔和一些道,“殿下是太子,这打仗之事,自然有臣子愿意为太子、陛下效犬马之劳,殿下待在这洛阳, 才是天下大定的根本。”
这话说完之后, 皇帝非但没有责怪那明晦, 反而点点头, 语气有些冷淡道,“先生说的是极,你可明白?你是储君, 这打仗的事情用不着你动手,这江山还没有危急到要储君上阵的地步。”
太子的脸色已经不能用脸黑来形容了,但是皇帝都发话了,只能够乖乖地听话,向荒地道歉行礼之后,才回归了队列中,看那明晦的眼神简直如同淬了毒。
其他的□□也忍不住面面相觑,但是皇帝表态了,他们也只能够把话往肚子里面吞了。
太子已经与一干谋士准备好了说辞,那陈威武将军便是那太子的人,这一番前去,太子已经下令让那陈威武将军莫要太过于速战速决,先让那匈奴人赢上几回,一来让匈奴麻痹大意,二来好叫太子前去换下那晋王,在将那些匈奴一网打尽,这般,此次的失误便可以一笔勾销,还能算上些军功,岂不美哉?
这般怎么可能会有危险?但是太子总不能够把自己的打算和盘托出,只能够打落牙齿和血吞了。
其实这明晦说的□□也不是没有想到过,但是一来可以肯定太子不会出事,二来皇帝为太子的时候也曾经带兵打仗过,可以说是年轻时都是刀光剑雨中过来的……然而他们却忘记了,那个时候皇帝跟着先帝打天下,天下还不稳定,处处分裂起义,便是太子也不得安宁,自然不是他们这个时候能够相比拟的。
但是这般下来,吃力不讨好,可以说是前面的算盘都落了空,指不定还要那晋王坐收渔翁之利。太子终究是不甘心,看了那兵部尚书一眼,那兵部尚书也会意,上前来,拱手道,
拱手道,“照院正大人的说法,此去风险极大,战况险恶,不然也不适合让晋王好好历练,倒不如让别的将军代替了晋王,也好速战速决。”
这话说得很巧,仿佛是那失利连连全部算在了那晋王头上。
皇帝沉吟片刻,抬手道,“不必,晋王是时候需要好好锻炼一番了,这番是个好机会,但是这战况的确是危急,再派人调兵前去支援才是正道,大家可有人选?”
这话一出,这朝堂上又开始吵吵嚷嚷了,这个坚称要周将军,那个要左都督……看着架势,怕是又要吵道三天后了。
皇帝忍不住将视线朝明晦看去,他会意,推着轮椅上前,拱手道,“左军都督可矣,臣下亦愿意随军前往。”
皇帝沉吟片刻——那左军都督正镇守南越,这也是他迟迟不调用的关键,但是这南越最近似乎安定了不少,便是调过来想来也是无妨的,便点了点头,“左军都督,善。”
然而那明晦的自荐,皇帝还没有想好,便有人上前反对了,“院正大人,您身子不好,还有腿疾,那北地……”
这还是善意地担心那明晦先生的身体的,毕竟他体弱多病之事,是众所周知的事情,按北地那样寒冷,怕那明晦先生还没有到那战场,就先病倒在那路上了。
明晦淡淡道,“有赖陛下的厚爱,微臣的身体好了不少,这月余的事情,还是撑得住的。”
这话一出,朝堂皆是惊讶——月余?这明晦也着实太狂傲了,这么有自信便是月余便可以将那匈奴收服?
太子忍不住嗤笑了一声,但是知道父皇器重他,到底是没有将那话说得太刻薄,“院正大人,这北地可不比那翰林院修书,您这一介书生,没有见过战场,还是莫要口出狂言地好。”
明晦道,“微臣从来不说假话,一月时间,便可以收服匈奴。”
太子冷冷道,“大人还是不要将话说得太满了,纸上谈兵的赵括可没有好下场。”
刚刚那明晦直接打断了他的计划,太子自然不满,但是碍于他受宠便没有发作,这下子,这明晦自己找死撞上来了,便怪不得他了。
一月取匈奴,天方夜谭。
其他人也纷纷附和,显然也是不相信这明晦可以一月收服,便是那些对明晦有不少好感的人都忍不住附和了。
毕竟在他们的眼中,这就是一介柔弱得风一吹就倒的书生,实在没有取下那匈奴的本事,那取下匈奴之事可不是嘴皮子一碰就能够完成的事情,自然马虎不得。
面对这些人的质疑,他仿佛没有看到一般,反而淡淡地看向了太子,“臣下有一事要问殿下。”
“这五年之内,用的兵书可是何人编撰?”
太子一愣,一肚子的反驳被这句看似没有什么关系的话一堵,有些摸不着头脑,他自然没有关心过那兵书是何人编撰,便低声问了旁边的人,旁边的那位大臣脸却瞬间涨成了猪肝色,许久才嗫嚅道,
“正,正是明晦先生。”
此言一出,整个朝堂上面一片安静,刚刚说他纸上谈兵的人都住嘴了,一个个面面相觑,虽说这也是“纸上谈兵”,但是要是他们学的都是他编的话……
明晦有些薄怒,语气中都带上了一股子的锐利,
“殿下说微臣是纸上谈兵,但这五年里面,所有将领包括殿下在内,学的正是在下这纸上谈兵之人编撰的书本,微臣是纸上谈兵,那各位呢?岂不是连微臣这纸上谈兵之人都比不过?”
在场的人都安静了下来,这论据实在是太过于充分,竟然让他们无从反驳——的确,这兵书自然经过了那些大将的手,既然那些久经沙场的大将都没有提出质疑,他们这些学着人家编撰的兵书,有骂着人家纸上谈兵,就显得有些上不了台面了。
便听得皇帝大声笑了起来,一扫阴郁,爽朗极了,
“是极,这兵书便是朕要明晦编撰的,你们可知道五年前犬戎叛乱,有奇人献策,将那犬戎打得现在都没有恢复过来元气,那时候朕怕明晦名声太壮,便没有将这事公布出来,此番一看,此事,非明晦莫属!”
其他人愕然,没有想到还有这么一件事情,当初那奇人的确让他们敬畏不已,至今那犬戎还龟缩在角落里头没有再犯境,可见便是那明晦的功劳,便是那般的话,那这明晦过去,可能真的能够做到……
明晦行了一礼,“区区匈奴,何足为患?陛下且待明晦一月之后,取那可汗的项上人头送予陛下!”
皇帝听到这话,忍不住心中也升起了一股子的豪气,大手一挥,叫了一声“好!”,便让那太监上前,“来人,宣旨!”
他这泱泱大国,还怕了那匈奴不成?他当年带兵将那匈奴杀得落荒逃窜,现在也当是如此!
......................
太子那边的人万万没有想到,那陈将军并不是故意输给那匈奴的,而是真的被打得没有还手之力,只能够节节败退。但是军令在那里,加上那太子的叮嘱,他也只能够硬着头皮上了。
但是那陈将军习惯于在那西边打犬戎,实在不适应这开阔的地形,偏偏他还刚愎自用,听不进那晋王的建议,盲目进取,吃了不少的败仗。
但是那晋王也没有办法——毕竟他身边只有数千亲卫,此次也只是监军不是主将,陈将军不听他的他也没有办法,只能够想法子补救,然而就是这样,这一路还是一直败、败、败,将那之前刚刚来的时候的士气都消磨得干干净净了。
那陈将军也是一个头两个大,那皇帝终于还是没有将太子给派来了,让他松了一口气,要是太子在他这里出了什么事情的话,他这一回怕是回不去那洛阳了。
“太子无道,疑心病重与陛下有得一拼,才干虽过得去,然而性格残暴,现在已经初见端倪了,若是继位,怕是天下难安。”
“小七是我一手带上来的,我这个师傅当然要助他一臂之力。于公、于私、于己,我都要这般做……”
骆雪话音落下,两人皆是无言。
许久那王辙才淡淡道,“也罢,你要做什么,我也劝不住你,要是你要做,我便帮你就是了,只是万事慎重,莫要丢了这条小命。”
骆雪眉眼弯弯,摇摇头,不以为意,“我厉害着呢,你担心个甚子?”
王辙冷哼一声,没有久留,起身上马离开了。
总归她也嫁不了别人,他守着她便是。
这头小狐狸精得很,看中了他手里的兵权,断然是不会与他疏远的。
这左军都督骑马强闯了那青绒居又匆匆出来,传了出来,便是这两位男子为那郡主争风吃醋,传出去又是惹得一拨人的伤心,还被写进了话本,还甚是畅销。只是那郡主便被写成了在外三年学会了蛊术的恶毒女子,才将那两位才惊绝艳的男子迷住了……
.........................
三年弹指而过。
七皇子已经到了及冠之年,他的母妃不在,皇帝便替他挑了一个端庄大方的礼部尚书的千金为妃,加冠之后便封他为晋王,封地远在济阳,皇帝以那晋王早年失散为由,将那晋王留在了洛阳。
早在一年前,皇帝就开始让七皇子做事了,先是一些跑腿的活计,时间久了,便换上了些个不错的差事,早就能够独当一面了,这差事办得好,皇帝也越发欣赏这七皇子起来。
封了晋王之后更是拨了北兵府的一支军队与他,明眼人都知道皇帝要培养他,本来都歇了心思的人都蠢蠢欲动起来,让太子本来稳如磐石的地位隐隐有些动摇了起来。
太子也没有想到,当初看着憨憨厚厚老老实实的七弟,这么三年的时间里面竟然不声不响地长成了一个不小的威胁,偏生那晋王已经成了气候,又是一副老老实实的样子,让他想要找把柄都找不到。
骆雪让七皇子韬光养晦,但是没有说过让他当缩头乌龟,要发展自己的势力,做得再隐蔽也不可能完全无声无息。太子本就疑心病重,便是七皇子再低调也不可能放过他,于是那七皇子年纪大了,不再被处处牵制之后,锋芒便露出了些许。
不过半年时间,两方交锋已经好几个回合了。然而太子随着年纪的增大,手中的权柄扩大,却越发嚣张了起来,要不是有那皇后的约束,指不定已经成了什么地步,但是太子也不是愚蠢之辈,他做得事情还算是有些分寸的,一时也叫人抓不到把柄。
晋王只是步步退让,然而皇帝却越发维护起这晋王。
太子是看不上这晋王步步推让的窝囊废的样子,心中对着七弟虽然有忌惮,更多的却是不屑,觉得此人便是有些势力,也是一个没有王者之风的废物,三番五次想要让这晋王忍无可忍,露出那狐狸尾巴来,然而都失败了,但是太子并没有放弃,他坚信这人不过是藏着掩着那狼子野心,实际上已经对他的位置觊觎不已。
但是在皇帝眼中,这晋王日后是替太子守住那疆域的大将,而那太子是日后天子,这未来的太子对臣子如此步步紧逼,实在是显得非常没有容人之量,让皇帝对于太子便有了些不满意起来。
然而这封王的□□,却是那匈奴使者被杀之事。
这月,匈奴可汗派使者前来商谈迎娶公主之事,然而那使者的态度傲慢,言语中多抬高那可汗贬低中原的意思,让随行的汉人官员都非常愤怒,末了,便指名道姓要那太子的亲妹妹襄阳公主,太子勃然大怒,七皇子再三劝阻,却被太子直接挥开,直接抽刀将那无礼的使者斩于马下。
太子因为这一次将那羞辱了公主,羞辱了中原的使者斩于马下的事情得到了一片的夸赞。反而是之前随同一起,但是一力阻止的七皇子骂名颇多。
毕竟太子将那使者之话传得整个洛阳都是的,但凡有些血气都受不了这样的羞辱,纷纷称赞太子有王者之风,反而越发对那懦弱的七皇子瞧不起起来。
七皇子心中憋屈不已,去找自己的师父,然而师父却大笑了起来,只让他等着便是。
骆雪没有想到那太子竟然如此沉不住起来,然而想到他日后的劣迹斑斑便释然了——生性暴躁残虐之辈,心狠有余,耐心不足,是他致命的缺点。
果不其然,这来使被斩于马下之事,引得匈奴可汗大怒,连连修书三封皆是指责。
这件事情,虽然是匈奴使者的错误,但两军交接不斩来使,这是坏了规矩,相当于当面打了匈奴可汗的脸,怕是要激怒匈奴可汗了。
果不然,皇帝大怒,但是到底是念在他是太子的份上,没有削他的面子处罚他,但是还是将那处事稳重多了的七皇子直接封了晋王。
朝野上不少人都非常震惊,这七皇子封王,便是那皇帝的警告,可见是动了真怒了,那得意洋洋的□□才终于消停了下来,太子也终于收起了自己的锋芒,低调了起来。
一夜之间风向大变,那些夸赞太子有王者之风的人又改口称赞那新封的晋王是深明大义,有稳重的大将之风了。
七皇子也被师父上了一课——这朝堂之上墙头草处处都是,舆论是最没用的东西,这是生是死,是兴是衰,还是要全凭那高高在上之人的心意决定。
七皇子忍不住越发叹服起了自己的师父,但是再去拜访的时候,师父却直接道,这事还没有完,怕是他要收拾收拾上战场了,七皇子微微一思索便明白是怎么回事,惊讶过后,便马上去训练他手下的亲卫,为那战事做准备了。
果然,没过多久,那边关便传来了消息,原来是匈奴的大可汗被激怒之后,立马开始做战备,直接下了战书,不日便要与中原开战。
皇帝震怒,谁成想竟然在这个关头气得一病不起,然而在病中也不忘记下旨将那太子关在东宫里面禁足,在宫中大骂这孽子,这一病便是十多天才好。
朝廷里面吵了三天,终于派出了那陈威武将军前去带兵,此人手下具是精锐,然却是太子一党,皇帝为了慎重起见,便将晋王点为了监军,带着一批亲卫,朝那北边边境出发。
然而在这约定的日子还没有到达的时候,匈奴便奇袭,一夜间夺了漠河七镇,消息传回洛阳的时候,那匈奴人已经直取关口,南下之势势如破竹。
陈威武将军与那晋王的军队北上,但是战况却不理想,此去三万大军,一次次战败于前,消息一日一日传来,皆是那匈奴又破了何地,又取了何处。
这战败的消息一次次传来,朝堂之上人心惶惶,皇帝撑着病体来上朝更是吵得头疼地不行。
谁成想,太子便是从那队列中上前一步,跪了下来,
“此事由儿臣而起,儿臣心中惶惶不可终日,又念及那匈奴来势汹汹,儿臣愿意为父皇前去那北方,亲自带兵,定要将那匈奴赶回草原!”
“这国家危难,儿臣身为储君,定要亲自为父皇守护!”
皇帝是禁了他的足,但是在皇后的规劝之下,还是同意让太子来上朝了。
这话太子说的铿锵有力,余下的臣子都忍不住有些动容,虽然这事的确由太子而起,但是太子这般愿意亲自前往,可见已经有了储君的担当,不由得让这些老臣掬一把欣慰的眼泪。
皇帝先是有些感动,但是随即便忍不住皱起了眉头,但是有些话终究还是不好说出来,正要呵斥,便听得一清清冷冷的声音响了起来,声音带着显而易见的不悦,
“殿下此言差矣,殿下要是去了,才叫陷天下于危难当中。”
******
第69章 恶毒贵女成一代帝师十九
******
这话说得极为不客气, 搁在这朝堂上, 也就只有一个人能够这么说话而不被皇上厌弃了, 果不其然, 便看到一身青衣, 坐在轮椅上的男子开口了, 脸上没有什么表情, 但是这话语中的不悦,却是所有人都听出来了的。
“太子是储君,臣说句不好听的话, 这一去要是有个意外,这江山日后怎么办?”
这话一出, 不少人都倒吸一口冷气——这院正大人还真的敢说啊……
他仿佛不知道自己刚刚说了多么逾越的话一般,面不改色,只是语气稍微柔和一些道,“殿下是太子,这打仗之事,自然有臣子愿意为太子、陛下效犬马之劳,殿下待在这洛阳, 才是天下大定的根本。”
这话说完之后, 皇帝非但没有责怪那明晦, 反而点点头, 语气有些冷淡道,“先生说的是极,你可明白?你是储君, 这打仗的事情用不着你动手,这江山还没有危急到要储君上阵的地步。”
太子的脸色已经不能用脸黑来形容了,但是皇帝都发话了,只能够乖乖地听话,向荒地道歉行礼之后,才回归了队列中,看那明晦的眼神简直如同淬了毒。
其他的□□也忍不住面面相觑,但是皇帝表态了,他们也只能够把话往肚子里面吞了。
太子已经与一干谋士准备好了说辞,那陈威武将军便是那太子的人,这一番前去,太子已经下令让那陈威武将军莫要太过于速战速决,先让那匈奴人赢上几回,一来让匈奴麻痹大意,二来好叫太子前去换下那晋王,在将那些匈奴一网打尽,这般,此次的失误便可以一笔勾销,还能算上些军功,岂不美哉?
这般怎么可能会有危险?但是太子总不能够把自己的打算和盘托出,只能够打落牙齿和血吞了。
其实这明晦说的□□也不是没有想到过,但是一来可以肯定太子不会出事,二来皇帝为太子的时候也曾经带兵打仗过,可以说是年轻时都是刀光剑雨中过来的……然而他们却忘记了,那个时候皇帝跟着先帝打天下,天下还不稳定,处处分裂起义,便是太子也不得安宁,自然不是他们这个时候能够相比拟的。
但是这般下来,吃力不讨好,可以说是前面的算盘都落了空,指不定还要那晋王坐收渔翁之利。太子终究是不甘心,看了那兵部尚书一眼,那兵部尚书也会意,上前来,拱手道,
拱手道,“照院正大人的说法,此去风险极大,战况险恶,不然也不适合让晋王好好历练,倒不如让别的将军代替了晋王,也好速战速决。”
这话说得很巧,仿佛是那失利连连全部算在了那晋王头上。
皇帝沉吟片刻,抬手道,“不必,晋王是时候需要好好锻炼一番了,这番是个好机会,但是这战况的确是危急,再派人调兵前去支援才是正道,大家可有人选?”
这话一出,这朝堂上又开始吵吵嚷嚷了,这个坚称要周将军,那个要左都督……看着架势,怕是又要吵道三天后了。
皇帝忍不住将视线朝明晦看去,他会意,推着轮椅上前,拱手道,“左军都督可矣,臣下亦愿意随军前往。”
皇帝沉吟片刻——那左军都督正镇守南越,这也是他迟迟不调用的关键,但是这南越最近似乎安定了不少,便是调过来想来也是无妨的,便点了点头,“左军都督,善。”
然而那明晦的自荐,皇帝还没有想好,便有人上前反对了,“院正大人,您身子不好,还有腿疾,那北地……”
这还是善意地担心那明晦先生的身体的,毕竟他体弱多病之事,是众所周知的事情,按北地那样寒冷,怕那明晦先生还没有到那战场,就先病倒在那路上了。
明晦淡淡道,“有赖陛下的厚爱,微臣的身体好了不少,这月余的事情,还是撑得住的。”
这话一出,朝堂皆是惊讶——月余?这明晦也着实太狂傲了,这么有自信便是月余便可以将那匈奴收服?
太子忍不住嗤笑了一声,但是知道父皇器重他,到底是没有将那话说得太刻薄,“院正大人,这北地可不比那翰林院修书,您这一介书生,没有见过战场,还是莫要口出狂言地好。”
明晦道,“微臣从来不说假话,一月时间,便可以收服匈奴。”
太子冷冷道,“大人还是不要将话说得太满了,纸上谈兵的赵括可没有好下场。”
刚刚那明晦直接打断了他的计划,太子自然不满,但是碍于他受宠便没有发作,这下子,这明晦自己找死撞上来了,便怪不得他了。
一月取匈奴,天方夜谭。
其他人也纷纷附和,显然也是不相信这明晦可以一月收服,便是那些对明晦有不少好感的人都忍不住附和了。
毕竟在他们的眼中,这就是一介柔弱得风一吹就倒的书生,实在没有取下那匈奴的本事,那取下匈奴之事可不是嘴皮子一碰就能够完成的事情,自然马虎不得。
面对这些人的质疑,他仿佛没有看到一般,反而淡淡地看向了太子,“臣下有一事要问殿下。”
“这五年之内,用的兵书可是何人编撰?”
太子一愣,一肚子的反驳被这句看似没有什么关系的话一堵,有些摸不着头脑,他自然没有关心过那兵书是何人编撰,便低声问了旁边的人,旁边的那位大臣脸却瞬间涨成了猪肝色,许久才嗫嚅道,
“正,正是明晦先生。”
此言一出,整个朝堂上面一片安静,刚刚说他纸上谈兵的人都住嘴了,一个个面面相觑,虽说这也是“纸上谈兵”,但是要是他们学的都是他编的话……
明晦有些薄怒,语气中都带上了一股子的锐利,
“殿下说微臣是纸上谈兵,但这五年里面,所有将领包括殿下在内,学的正是在下这纸上谈兵之人编撰的书本,微臣是纸上谈兵,那各位呢?岂不是连微臣这纸上谈兵之人都比不过?”
在场的人都安静了下来,这论据实在是太过于充分,竟然让他们无从反驳——的确,这兵书自然经过了那些大将的手,既然那些久经沙场的大将都没有提出质疑,他们这些学着人家编撰的兵书,有骂着人家纸上谈兵,就显得有些上不了台面了。
便听得皇帝大声笑了起来,一扫阴郁,爽朗极了,
“是极,这兵书便是朕要明晦编撰的,你们可知道五年前犬戎叛乱,有奇人献策,将那犬戎打得现在都没有恢复过来元气,那时候朕怕明晦名声太壮,便没有将这事公布出来,此番一看,此事,非明晦莫属!”
其他人愕然,没有想到还有这么一件事情,当初那奇人的确让他们敬畏不已,至今那犬戎还龟缩在角落里头没有再犯境,可见便是那明晦的功劳,便是那般的话,那这明晦过去,可能真的能够做到……
明晦行了一礼,“区区匈奴,何足为患?陛下且待明晦一月之后,取那可汗的项上人头送予陛下!”
皇帝听到这话,忍不住心中也升起了一股子的豪气,大手一挥,叫了一声“好!”,便让那太监上前,“来人,宣旨!”
他这泱泱大国,还怕了那匈奴不成?他当年带兵将那匈奴杀得落荒逃窜,现在也当是如此!
......................
太子那边的人万万没有想到,那陈将军并不是故意输给那匈奴的,而是真的被打得没有还手之力,只能够节节败退。但是军令在那里,加上那太子的叮嘱,他也只能够硬着头皮上了。
但是那陈将军习惯于在那西边打犬戎,实在不适应这开阔的地形,偏偏他还刚愎自用,听不进那晋王的建议,盲目进取,吃了不少的败仗。
但是那晋王也没有办法——毕竟他身边只有数千亲卫,此次也只是监军不是主将,陈将军不听他的他也没有办法,只能够想法子补救,然而就是这样,这一路还是一直败、败、败,将那之前刚刚来的时候的士气都消磨得干干净净了。
那陈将军也是一个头两个大,那皇帝终于还是没有将太子给派来了,让他松了一口气,要是太子在他这里出了什么事情的话,他这一回怕是回不去那洛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