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4节
  有了之前两家铺子的经验,所有前期的准备工作都在有条不紊地进行着。
  城中心有一家叫做醉仙居的酒馆,据说祖上是宫廷酿酒师,酿出来的酒格外的香醇绵柔,回味悠长。因此,这家的酒卖得特别好。不少达官显贵都喜欢让下人来这家买酒,普通老百姓们也喜欢上这家来吃酒,叫上二两美酒,几碟小菜,一边喝着小酒,一边听着说书,那滋味,别提多惬意了。
  对了,这家还有一个特色的助兴节目,就是说书。
  他们请的这位说书先生在城中颇有名气,听说是位落魄的读书人,因屡试不第,生活潦倒,不得已沦落成江湖艺人,靠说书为生,人送外号秦秀才。
  虽然他并没有真正考上过秀才,但他会讲很多大家都没有听过的故事,各种奇闻异录,江湖传闻。不管是宫廷历史还是香艳野史,亦或者民间趣闻,他都能信手捏来,讲的时候声情并茂,妙语如珠,很容易就能将听众的情绪代入进去,所以,这家酒馆也是重金打败了其他家,好不容易才抢来的他。
  这天,秦秀才刚说完今天的书,拎着二两酒馆打的酒,慢悠悠地回到家,就有人上门了。
  “请问,秦秀才在家吗?”
  秦秀才正坐在堂屋里,喝着小酒,吃着花生米呢,听到外面有人叫门,有些不悦,随口就道:“不在。”
  这人自打屡试不第之后,便迷上了喝酒,唯有喝酒,才能使他忘却人生所有的不如意。
  而当初,他之所以选择去醉仙居说书,重金是一方面,另一方面,也看中了他们家的好酒。
  因为老板答应他,每天说完书后,可以免费给他二两好酒。
  就这样,他在醉仙居里一干就是两年,给醉仙居带来了不少的客流量。
  很多喜欢听书的人,都是闻他的名而去的。
  而他喝酒的时候,是最不喜欢被人打扰的,所以每次说完书回到住所的这段时间,是他最惬意的时候,因为喝完了,就可以倒头大睡,然后忘却世间所有的忧愁和烦恼,等第二日醒来,便又是一个崭新的开始。
  眼下,属于他的独有的美妙时刻被打扰,这人自然有些生气,语气也就不那么好听了。
  屋外,谢悠然听到这充满了没好气的“不在”两个字,忍不住扑哧一笑。
  二丫皱眉道:“姐,这人怎么这么奇怪?”
  明明人还在屋里坐着,他们可是跟着他一路从醉仙居回来,亲眼看着他进屋的,怎地还能把不在两字说得那么理直气壮呢?当别人是傻子吗?
  谢悠然笑了笑,道:“倒是个有趣的妙人。”
  她对云生示意,“你跟他说,有朋自远方来,还有好酒好菜,问他开不开门。”
  她早打听清楚了,这秦秀才,不但好酒,而是个老饕。
  所谓老饕,说白了,就是个吃货,哪有好菜就往哪里拱的人。
  而这秦秀才的口头禅语便是:世间唯有美食与好酒不可辜负。
  也因此,年纪一大把了,还孑然一人,没人愿意嫁给一个落魄的书生,还是个酒鬼,吃货。
  所以,她今天上门,也是做足了准备工作的。
  果然,屋里的秦秀才一听有好酒好菜,立马就开了门。
  “你们是?”看到屋外站着的是两个带着奴仆的妙龄少女,他愣住了。
  多少年了,他这间破屋,再没有女子上门过,不由有些疑惑。
  云生上前一步,道:“秦秀才是吧?我们是城西谢记的,这是我们的东家大姑娘和二姑娘。”
  城西谢记?秦秀才眼睛一亮。
  作为一名老饕,谢记的大名他如何没听过?当初谢记一开张的时候,他就慕名而去过,他们家的麻辣烫和饺子,至今还令他念念不忘。只可惜,他们家东西太贵,他只是一个小小的说书先生,虽然挣的在说书这个行业来说是顶尖的,但跟其他比起来,根本不值一提,每日挣那几十文,还不够他去吃一盘饺子的。
  也因此,尽管对谢记的美食垂涎欲滴,但囊中羞涩,也只得偶尔才去打打牙祭,不能随心所欲。
  如今一听谢记的东家姑娘竟然亲自上门,态度立马就恭谨多了。
  “两位姑娘光临,真是蓬荜生辉,快请进,请进。”说着忙不迭地将人请了进去。
  “谢谢。”谢悠然颔首,和妹妹先后迈过门槛。
  进了屋,才发现这屋子确实简陋,且屋子里只有一条长凳,要坐都没处坐。
  秦秀才见状,十分窘迫,有些无措道:“寒舍简陋,请二位姑娘见谅。”
  “秦秀才客气了。”谢悠然在那根长凳上坐下来,二丫站在了她身后。
  秦秀才搓了搓手,道:“不知道二位姑娘前来,所为何事?”
  第377章 过桥米线
  谢悠然道:“想必先生也听说过了,我们谢记不日即将新开三间分铺,听闻先生是一名美食行家,所以想请先生帮忙品尝一下我们即将推出的一道美食小吃,看看哪里需要改进。”
  听了这话,秦秀才简直受宠若惊,“大姑娘谬赞了,不才只是好吃了些,口味刁了些,哪里当得起美食行家这个称呼,大姑娘可千万不要折煞了在下。”
  谢悠然笑了笑,道:“我这二妹妹在厨艺上颇有研究,她今日想做一道昭阳没有的特色小吃,请先生品鉴,不知先生能否借灶间一用?”
  昭阳没有的?秦秀才眼睛一亮,作为一个名副其实的吃货,对于那些没有吃过的美食,自是趋之若鹜。
  但是即刻,他就汗颜了,“这个……实在惭愧,不瞒二位姑娘说,我家灶房什么东西都没有……”
  他孤家寡人一个,只会吃不会做,所以灶房只能当做摆设,这十几年没进去过了,也不知道脏成什么样了。
  “那这样吧,”谢悠然想了想,对二丫道:“你们就地搭个简易灶台吧。”
  二丫点头,“行。”说着叫了云生过来帮忙。
  反正东西都是她们从铺子里带过来的,鸡汤也是熬好的现成的,眼下只需要一个灶台烧火加热罢了。
  秦秀才家只有一间老屋,没有院子,所以他们就在屋子的中间用石头垒了两口简易灶台。
  像当初姐妹俩去太平镇上卖卤煮面一样。
  搭好了灶台,他们从马车里把带来的东西都搬了进来。
  秦秀才看着这各种各样的食材,模样很是好奇,不知道他们要做什么好吃的。
  二丫手脚麻利,云生生好火后,她将砂锅里事先熬好的土鸡和大骨头汤置于灶上加热,另一口灶台烧上清水煮米线。
  等砂锅里的汤咕咚咕咚开锅之后,她一手捏一块厚布,双手抓住土罐的两个耳柄,轻松将罐子端起,往桌子旁走去。
  云生见状,迅速往桌子上放了一块竹垫,与此同时,二丫手里的那锅汤落了下来,稳稳地放在了竹垫上。
  秦秀才在一旁见了,暗自点头,心道这姑娘动作娴熟,如行云流水,是个会做菜的。
  二丫揭开砂锅锅盖,一股浓郁的香气蹿了出来,直扑众人鼻端。
  秦秀才不由深深地吸了一口气,连连道:“好香。好香。”
  姐妹二人相视一笑。
  这时,米线也煮好了,谢悠然道:“请先生品尝。”
  云生已经将所有食材和调料都拿了出来,每一份都是一小碟子的样子,摆了满满的一桌子。
  秦秀才早被那香气勾得馋虫大起,只差没流口水了。
  可眼见着这琳琅满目的食材摆了一桌,却不知道该从何下手。
  这些小碟子里的食材都是生的,这叫他怎么吃?
  看着人愣怔的样子,谢悠然抿唇一笑,亲自示范起来。
  她先拿了一只大瓷碗,放入熟鸡油、味精、胡椒面,然后将砂锅里的高汤舀入碗内备用。
  再把煮熟剥好的鸽子蛋放入大碗内,接着把切得薄薄的生鱼片、生肉片、鸡胸肉、腰花、肚片、猪腰片、鱿鱼片等生的肉食依次放入,并用筷子轻轻拨动,好让生肉烫熟。然后放入香脆可口的油渣,再加入洗净的嫩韭菜、菠菜、豆腐皮、芫荽和煮好的米线,最后加入酱油、辣子油。
  这样,一碗热气腾腾香气扑鼻营养丰富,看着就令人胃口大开的吃食就做好了。
  她给秦秀才递过去一双干净的竹筷,道:“先生,尝尝味道怎么样?”
  秦秀才早就被她一系列娴熟而又自然的动作看得目瞪口呆了。
  他活了大半辈子,还从来没有见过这种吃法,鼻端闻到的香气勾得他垂涎欲滴,腹中早已如擂鼓一般了。
  当下,顾不得去研究这是什么做法,便接过筷子,开始享受美食起来。
  见他一副迫不及待的样子,二丫友情提示:“小心烫。”
  但,来不及了,猴急的秦秀才已经被表面看着不冒热气但实际非常滚烫的高汤给烫了一下。
  “没,没关系。”他龇牙咧嘴地说着,舌尖尝到的鲜美令他眼眸一亮,顿时食欲大开。
  “好吃,太好吃了。”作为老饕的他,在尝到了这道不知名美食的好滋味之后,忍不住连连赞誉。
  汤汁浓郁鲜美,食材丰富鲜嫩,好吃得舌尖都在发颤。一根根米线上附着油脂,入口爽滑,劲道。吃一筷米线,再小心翼翼的咂两口汤,鲜美,醇厚的滋味在嘴里徘徊,整个灵魂感觉都要融化了,额头也不禁渗出了几颗汗珠。
  最后,他把大瓷碗里所有的食材都吃完了,连一滴汤汁都没有剩。
  末了,碗一放,抚肚大呼:“痛快!”
  这是秦秀才近年来吃过的最好吃的一顿饭食了,那滋味,赛过神仙。
  看到桌子上的碗碗碟碟都被他一扫而空,谢家姐妹和云生都不禁笑了。
  谢悠然问:“先生觉得这吃食的味道如何?”
  “好,太好了。”秦秀才朝二丫竖起大拇指,“二姑娘好手艺。”
  二丫微微一笑,依然矜持地站在姐姐背后。
  她在厨艺方面很有天赋,一点就通,但性格腼腆内向,还是不善于跟人沟通。
  很多时候,她就像一朵娴静淡雅的荷花,静静开放。
  秦秀才又看向谢悠然,难掩十二分的好奇:“敢问大姑娘,此吃食谓何名?”
  谢悠然道:“过桥米线。”
  前世,她在执行任务的时候,在云南蒙自待过两年,非常爱吃当地的过桥米线。
  云南的过桥米线堪称“一个人的盛宴”,比脸还大的海碗加上几十个装满食材的小碟子,还没吃,心里就已经有了天下唯我独尊的快感。
  现代很多的街边小店,打着过桥米线的幌子,卖砂锅米线,清一色的红底黑面的砂锅,里面装了一点米线和几种蔬菜,再加了很多调味料,尝一口,满嘴的鸡精味儿,比起真正的过桥米线来,差的简直不是一星半点儿。
  第378章 打广告
  正宗的云南过桥米线分为米线、高汤 、拼盘三个主要部分。米线是基础,高汤是灵魂,而拼盘辅料则是米线的生命。过桥米线的拼盘辅料主要由各种优质肉类和新鲜蔬菜组成,是构成过桥米线的基本元素,为过桥米线的制作提供了丰富而优质的原材料。
  过桥米线的关键是在于一碗汤,这碗汤的做法很讲究,原料除了猪骨头外,必须要用两只壮母鸡,一只老鸭子。用三只壮母鸡、两只老鸭子是不行!这是多年来厨师积累下来的经验,这样烧出来的汤才鲜,而且一定是老鸭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