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节
  好在大家在紧张之后都陷入疲惫,也没人追问。下一个发言的人停顿了一下,她嗓子一阵痒,咳嗽出声。
  本想闭气忍住,想不到一连咳嗽四五声,越咳声音越响,整个胸腔都产生了共鸣,她只好捂住嘴,别过头。
  旁边的人递过她的杯子,杨劲的目光也跟着扫过云,随后扭转头。
  后面人的发言被咳嗽打断,社长见机行事:“您看,要不咱们先吃饭,下午接着讨论。”
  杨劲欣然同意:“也好。”
  ※※※※※※※
  一年一度的选题大会,杂志社本来都很重视。
  今年,杂志社改制加易主,换了分管领导,新来的副局长没表露一点倾向性,让人掂不出斤两,领导的忐忑又增一分,编辑们的压力又大一分。
  李清一准备得很充分,她的紧张原本是适度的,可没料到,稳坐高堂的这尊佛,大有摧枯拉朽之势。
  下午开会前,李清一假借上厕所之机,理了理来龙去脉,思前想后也没个逻辑关系,只有同事们几个词浮将上来:挺帅的,空降,有背景。
  还有几次球队里的接触,显然不是一眼望到底的角色。
  下午再开会,李清一就释然许多。
  说到底,眼前这位是自己领导的领导的领导,差着几个级别,看这意思,断不会在公开场合表现私交,况且,他俩也没什么私交。
  李清一把注意力转移到会上来,后来的会就没那么难熬了。
  下午五点,会议准时结束。
  今天没轮到李清一报选题,她得到散会的指令,手上动作行云流水,把会议材料和笔一股脑夹进记录本里,也没跟人多做交流,就溜出了会议室。
  其他人相继起身,桌椅碰撞声响,杨劲当然不便即刻离去,总编在他面前低眉顺眼地汇报什么,社长也候在一边。
  总编继续说:“按照您上次的指示,对上次出版事故,我们没再执行罚款。特殊时间,确实应该加强激励——对了,上次出事的小编辑就是她——”说着,看向李清一座位,一把空椅子。
  “啊,已经走了……我们杂志年轻编辑挺多的,典型的新手编辑,想法多,语言风格贴近读者,但是心浮,做事不稳妥。事后我跟她说,让她加强业务学习,让领导重新建立对她的信任感……”
  杨劲看着那把空椅子,没说话。
  社长插空问:“杨局长,您也是刚刚接触我们杂志,这种视角非常宝贵,加上杂志转制之后,要正式面对市场检验,未来一年的选题也非常关键,您对今天的选题有什么意见,还请您指出来,我来通知他们改进……”
  杨劲翻转手背,瞄了眼时间:“我本来想听完所有选题,再发表看法。目前看来,今天的选题,没有新意,有种教导主任训话的感觉,耳提面命式的内容,以前的家长或许会买账,可是家长买学校的账,不是买杂志内容的账。”
  一语中的,杂志多年来的发行渠道,都是以教育系统内部订阅为主。
  “现在体制改革了,这种系统的力量会越来越弱,杂志迟早要直面市场,直面每一个单独的学生、家长。纸媒辉煌期已经过去了,去年国内几大都市报的经营数据,想必您二位都有关注,所以明年的选题是一次试水,不必做颠覆性改动,起码要有一个方向,有那么一两个点,能吸引到受众,让他们主动掏出钱包。”
  杨劲这番话,有几个专业术语,外行铁定说不出来。
  社长和总编心下都叠了个小褶,表面自然称是。
  杨劲回到办公室,忍不住掏出手机,看了一眼篮球群。有人在讨论新出的手机,加上几句胡乱调侃,这个气氛,铁定当天晚上没有安排活动。
  他鬼使神差调出微信通讯录,翻到李清一的好友申请,点了“接受”。然后迅速锁屏,收拾桌面,准备下班。
  当晚开车到家,杨劲再次拿出手机,新加的好友没有留言。
  他点开game over的朋友圈,限时三天,空空如也。头像也不是自拍,是个卡通动物。
  太阳刚落山,长夜漫漫,无所事事的感觉居然很陌生。
  他给小灰灰打了个电话,那厮也窝在家里,说刚吃完饭,意外地问:“小舅舅,今天是回来早了还是出去晚了?吃饭了吗?”
  杨劲反问:“你的篮球小伙伴呢?今天不打球了?”
  小灰灰不以为意:“今天哪有活动啊,不是明天吗——不是吧,小舅舅,你还玩上瘾了?那明天来呗?”
  “你们除了篮球,还有别的活动吗?小范围的,私底下约那种,比如……”
  “有啊!有一阵子打麻将上瘾,还组织去过2次夜场,再有就是谁过生日吃个饭,还有单纯的吃饭,也没啥名目……噢,对了,还组织旅游呢。”
  “女生也打麻将吗?”
  “女生不打麻将,哦对了,芸芸偶尔会来,不过她也是看得多打得少。”
  “那吃饭怎么不叫上你们?”
  “谁?你说女生啊?吃个饭还分性别吗?吃饭就是群里喊一嗓子,谁爱来随意。”
  “哦……”杨劲莫名陷入沉思。
  作者有话要说:  明天入v,明天更3章。
  后面内容还没想好怎么放,请先关注作者weibo:晋江吓我一跳
  有骗粉嫌疑…溜了
  第19章
  第二天, 选题大会继续召开, 员工早早就位,领导相继入席。
  其他人发言时, 李清一低头认真做笔记。
  她新洗了头发, 白板t恤罩了件竖条纹吊带裙,乖巧清爽,毫无攻击力。
  很难将此人跟球场上大开大阖、大吼大叫的无性别生物联系起来。
  按理说,众人的目光如有停留,应该在发言人身上。但李清一总觉出些许异样, 抬起头来, 刚好对上杨劲的目光。
  杨劲无视他人, 直直地看着她。
  会议刚刚开始,大家都在精神饱满地或看或听, 众人的目光交错、汇聚, 没人留意这二人短暂的四目相对。
  杨劲的目光直截了当:我认识你,你是那个打篮球的疯婆子。
  李清一迎上去,毫无怯意:才看见我?装得挺好, 请继续。
  但这个旗鼓相当的对视, 只维持了五六秒,因为会服来倒水,穿制服的女孩恭敬地伸出手来, 在杨劲面前做了个“请”的手势,拿走了杨劲的杯子。
  李清一低下头去,这才意识到, 在这个场合,这张桌前,两人完美诠释了“云泥之别”一词。
  随之而来的,是与那次罚款有关的记忆。
  批.斗大会开了好几次,责任划分和处罚办法也公布了,最后还是上座这位男士一句话,免去了对一线小编辑的罚款,也顺带解除了其他同事的连带责任,卸去了李清一心中的一块大石头。
  轮到李清一发言。她思路早已理好,手上是几个常规栏目,只能规规矩矩地报选题,她刚说了几句话,就见杨劲变换坐姿——原本靠坐,倾身前来,把脸转向她。
  这个动作立刻引起了他人注意。
  总编立刻提醒:“清一,你大点声儿。”
  李清一稍作停顿,把呼吸调匀,才继续汇报选题。
  常规选题报完,李清一提出一个调整栏目的设想:把原本用来填充版面的小栏目撤掉,增设教师的教学故事。
  她强自镇定,把自己的想法尽量充分表达出来,说这个栏目占用两个胚(page),以师生的故事、教学的感悟、班级趣事为主要内容,看似是闲篇,实际上故事类文章更吸引读者,老师和学生都会喜欢。
  她补充说:换一个角度来看,新设版面也与整个杂志的风格和“减负”的风向一致,倡导积极的态度和生动的氛围,又不是生硬的说教。
  针对这个栏目,她本来准备了几段话。读到一半时,她撒开稿子,把想法切换成大脑自动生成的语言,把想法娓娓道来。
  针对这个栏目,其他人各自提问,没有颠覆性的反对意见。
  李清一最后说:“栏目名字还没想好,也请大家帮忙斟酌。”
  说完扫视一圈,再次与杨劲目光相遇——
  “杨局长,您看……”
  社长凑过头来,充满期待地看向杨劲。
  李清一还没品出味道来,杨劲就收回目光,冲社长点了点头。
  前面的选题中规中矩,李清一这个新栏目,总算跟杨劲前一天的要求靠了点边儿,社长于晦暗中发现一处亮光,欣然去找杨劲确认。
  选题大会第二天,李清一完成汇报,心中重担卸下,后面的人再发言,她也能稍微走个神儿,想点别的。
  这几天,她把手机里的聊天软件都设置成不提示新消息,来电也静音了。但是她知道,这个时候群里肯定炸锅了。
  每到此刻,时间的流逝活像一只慢性子的蜗牛。
  她已经脑补散会后的流程:夹起笔记本就走,先上楼关电脑,然后把球服、球鞋装进包里,趁晚高峰没来,去坐公交车。
  先在球场外跟小强汇合,二人去小超市订两箱矿泉水,喊两个男生过来搬,去球场的路上顺便踩踩点儿,看看有没有适合打完球聚餐的饭店。
  办完这些事到球场,其他人也应该都到了。
  思路顺畅、计划完备、万地一失。
  只等着社长的一声“散会”。
  社长果然不负众望,散会指令下得干脆利落。
  所有人蠢蠢欲动要离席时,稳坐的杨局长有不同意见:“等下——社长。”说完欠了欠身子,表示对社长的尊重:“报了新栏目的留下来,栏目名字还要是先确定一下。我们一起商量——”说着左右各看一眼,社长和总编哪敢反驳。
  其他人无声作鸟兽散,留下李清一和芽姐。
  芽姐四点半要接孩子放学,这两天开选题会,她早就耐不住,人虽然坐着,心已浮在半空。
  她手里也有一个新增设的栏目,是为配合广告投放设的,并不是她的主观提议,名字也早确定了。
  “各位领导,我那个栏目……”
  杨劲意外发现还有人没走,只好翻到记录本的前几页,才发现这位叫杨芽的编辑确实也有一个新栏目。
  栏目名字基本确定了,没什么好讨论了,杨劲注视杨芽,频频点头,连说了三个“好”字,芽姐装了弹簧一样,欠起屁股:“那各位领导,我先走了?”
  只差发射指令。
  3v1,李清一坐在他们三人对面。
  “来,说说你的想法吧。”
  杨劲臂展开,搭在桌面上,占了社长和总编的桌面,却不以为意。
  夏日傍晚,夕阳带了热度,烙铁一样,从三人背后的窗射进来,在桌面投下三个斜斜长长的影子。
  杨劲坦然地看着李清一。
  语气是一种坦然,眼神是另一种坦然。
  似乎对时间的流逝喜闻乐见,又在细致观察李清一,从她的回应里寻找不耐烦的因子。
  </div>
  </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