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节
  苏茴不在家的时候,他们做饭,厨房有的东西他们都可以用,只不过他们细粮、肉之类的动的很少。
  这一次也不知道是谁起了兴致,要一起做饺子。
  他们准备了三种馅料,一种是白菜玉米馅,一种是鸡蛋馅,最后种就是特别省事的肉酱馅。
  张保国揉的面,张卫国擀的皮,四个人一起包的饺子。
  两个大的在厨房,是因为第一锅要出来了,他们紧盯着,外面就交给两个弟弟了,大威闻着味道,在桌子下面蹭他们的腿,嗷呜嗷呜的叫着讨食。
  张安国包的有模有样的,不讲究几个褶子,一个个整齐好看,张定国包的一个个滚圆滚圆,肚子里面全都是料,看上去都会替饺子皮担心会不会撑破的程度。
  说他包的是饺子,看外表,更像是缩小版的包子。
  “妈妈,你回来啦!”张安国欢呼一声,扬起自己的手:“我们包饺子,你看,这是我包的,最好看!”他圆圆的脸蛋上算是骄傲。
  张定国也很骄傲,献宝似的指着自己的杰作:“妈妈,你看这个,是我包的,我包的个子大,一口吃不下!”
  苏茴失笑的摸了摸他们的头:“我看到了,不错,继续加油。”
  不错这两个字让他们一起笑了起来,极为相似的脸上全是满足。
  苏茴把两只被她拧断了脖子的野鸭子拿进了厨房。
  张保国正在吃饺子尝味。
  “怎么样?”
  张保国呼着气吞下:“好吃!不过味道有点点淡了,要再加点盐。”
  张卫国阻止:“不用不用,淡淡的正好,我们可以蘸酱吃啊。”
  苏茴撸起袖子:“我来,你们把这两只鸭子处理了。”
  张卫国一点也不怵,在他眼里,这都是肉啊,肉有什么血不血腥的。
  兄弟两个熟练的打了热水,给鸭子去毛,剖开肚子,拿出内脏。
  “妈,这两只鸭子怎么处理?”
  “做烟熏鸭,我在调料,等下泡一会儿。”
  张保国应声,从井里打了热水清洗干净,张卫国熟练的把鸭毛等东西收好埋到土里。
  等到他们收拾好,饺子也做好了。
  第二天上午去学校,下午苏茴就去了镇上,准备给他们带新的小人书和点心回去,在她回去的路上,她看到了张成业,他架着牛车往村里走,车上装了一些被褥,边上还有两个陌生的老汉跟着,车上明明还有空位,却让他们在路上走,这可不是一贯敬老爱幼的张成业会做的事。
  所以,这是关韶理说的人来了?
  第45章
  张成业的心情不太好,只是无论是知青,还是他们,都不是他能选择要不要的。
  上面分配下来了,他们只能接收。
  收到临时通知,他先把人领回了牛、棚那里,交代了几句。
  他有着一份恻隐之心,毕竟年纪一大把的人了,所以他在离开前交代了几句。
  今天他把人领回来,明天按照惯例,会有人下来组织一个pi斗大会,让他们上去做检讨,接受人民的批评和建议。
  提前做好准备,写好检讨书,想好检讨词,乖乖的,可以少吃一些苦头。
  新来的两个人,带了简单的被褥,没有床板之类的,这些张成业也不会提供,而牛、棚里面现有的这些简陋的家具,也是他们自己慢慢的拼凑出来的。
  大家都是因为这样那样的原因来到这个地方,原来的五个人对着两个陌生人不了解,经历过这些事,警戒心都很高,不过也没有完全置之不理。
  他们这里两个房间本来就是男方住的那一间大一些,现在多挤两个人进来,也能挤得下,不过如果再来人,真的就没办法了。
  他们得到了他们五个人赠送的一些干草,铺在地上,这就是他们的床了。
  把自己的被褥放在一边,一起先分着吃了一顿蒸红薯。
  五个人的量,现在七个人吃,原先能吃个六分饱,现在大家都吃的只有四五分了。
  这个时候晚上是有些凉的,要盖着被子,他们两个拿出了一件旧衣服披在身上充当被子,闻着浓郁的味道,在这陌生的地方,两个人觉得这一晚过的特别漫长。
  想着今天,想着明天,想着他们的未来,他们还有未来吗?
  一大早,张成业就吹响了哨子叫人集合了,没多久,镇上有人来了,拿着个铜锣,敲的震天响,这个架势,大家都不陌生。
  这种集合是全村人都召集的,不过小孩子不在其中,而大人,大部分都不乐意让小孩子参与这种“热闹”。
  苏茴也是,她把三个小的留在家里,交代他们不要出去,带着张保国到了集合的地方。
  这是他们村的会议中心,上面有个台子,平时开会,分粮食等等都是在这里,而今天这里变成了pi斗台。
  原身是经历过的,不过苏茴这还是头一回,她和张保国站在众多村民之间,一点也不起眼,看着那些镇上的人,在台上大声宣读他们的罪状,然后大家一起跟着喊口号,气氛狂热的简直像个传销现场。
  来人有三个,一个敲锣打鼓,一个在台下,最后一个在台上,在站的几人侧边大声宣读罪状,宣读完毕之后,就让他们做检讨,新人是重点,其他的老人也不能忽视,让大家批评,怎么批评呢?
  那就是大声的唾骂,给他们扔点烂叶子之类的,表示他们还需要继续改造,弄得一身狼狈,镇上来人才满意了。
  “这样的坏、分、子,我们绝不能轻易姑息,人民群众的眼睛是火亮的,我们要照亮一切,主席说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我们就要用我们的眼睛,把这星星之火掐灭在火星点的时候,打倒一切反、动、派……”
  怪不得赵夏兰在见到她的时候问她有没有带东西,她说没有给她塞了一把烂叶子,看来大家都很明白啊。
  张成业带头,表示人民群众会严格督促他们改造思想……
  文学倾举着自己的检讨书,低垂着头,别人怎么说,都是一副听着的样子,烂叶子丢到身上,也没有反应,一副魂游天外的样子。
  这不陌生,更羞辱的都经历过了,他一开始还不死心,但是除了让自己被批评的越多,带累的亲朋越严重之外没有其他的结果,他已经认命了。
  这一场会到了接近中午的时候才结束,张成业请来人去家里吃个便饭,他们三个没有留下,带着检讨书回去了,一再交代,定期让他们写检讨,督促他们改造……
  七个人身上挂满了菜叶子,黏糊糊的,粘在身上,恶心的很。
  他们互相搀扶着回去了,村民们三三两两回去做饭,议论着台上的人。
  “刚才镇上的干部说这两个人,一个是首都大学数学系的教授,一个是首都大学历史系的教授,都是文化人。”
  有的人就说:“读那么多书有什么用?你看大学的老师……”
  “以后看见了躲着走知道吗?”家长严厉的警告小孩:“不然你的腿就给我小心了!”
  还有的会私下里抱怨:“这什么事啊,白耽搁半天功夫,这跟我们有什么关系……”
  他们七个回去后,先擦洗了一遍身体,匆匆吃了红薯垫肚子,他们一大早的就没吃东西。
  大家都没有心情说话,没多久新来的文学倾两人就晕了了。
  身体和精神都遭遇了重大的打击,能到现在才生病,说明他们之前的底子确实不错,底子差的,还没到达目的地,就已经在半路上去了。
  这种事情张成业也熟练了,拿了药,让他们两个先把病养好,他也给了口粮,省着点,够到分粮的时候,到时候把欠下的补回来就成。
  他们来这里真的是两袖清风,除了被褥和衣服,身上一毛钱都没有。
  苏茴没有行动,她打算先观察观察对方,她要看看,他值不值得她伸出援手。
  另外,文学倾他知道这里有人得了托付会照顾照顾他,他会怎么做?
  两个人都比较坚强,发烧了几天,吃了药,好歹是熬过来了,熬过来之后,就在其他人的指点下,干活。
  第一次去打扫猪圈的时候,两个人差点就吐了,死死地忍住。曾何几时,他们哪能想到自己居然会落得这么个下场?
  还有什么好说的,只能怪自己识人不清,不止连累了自己,还带来了自己的家人和亲朋。
  对于这两个新人,牛棚的众人态度都不冷不淡,该帮的帮,该指点的指点,但是说有多交心,那也没有。
  谁也不知道他们两个的底细,他们已经这样了,经不起更大的风浪。
  他们五个,也是经历了许多,慢慢相处,才有现在这个情分的。想要打开心房,还要慢慢来。
  至于必要的帮忙,那是必须的,不抓紧时间帮他们更快适应下来,到缺衣少粮的时候,他们就是一个整体。
  他们干活也算工分,但是这个工分到了分粮食的时候是打了折扣的,总之就是吃不饱,吃饱了那还叫改造吗?
  所以他们会利用所有的空闲时间在山上找吃的,找的最多的就是各种野菜。
  现在多了两个人,不努力多找一些,到了开春的时候,就要揭不开锅了。
  苏茴在观察了一段时间之后,没发现什么问题,就开始帮忙了,自己不出面,只是在他们两个上山去找吃的时候,在文学倾前进的地方故意发出一些动静,吸引他过去,或许会有几个野鸡蛋,或许是一窝山薯……
  至于露面这个问题,她决定要再看看。
  跟她有同样的还有谢睿,因为那里来了新人,接下来都没有再过去那附近。
  双方不约而同的选择了观察。
  他们两个也算是有韧性的,活累,从没叫过一声苦。
  顿顿吃红薯野菜,也从没说过什么,吃不饱就喝水,直到一个多月后,收到了自己儿子寄来的包裹,文学倾才终于掉了泪。
  包裹上的东西不多,是张成业去代收的,检查了一遍,没什么违禁的东西,才交给他。
  包裹不大,就一身夏天的衣服,两身冬天的,都很旧了,另外还有一双鞋,一小袋的玉米面,半斤面粉。
  张成业在检查的时候,发现了衣服角落的异样,那应该放着一些钱,他当做没发现,给了文学倾,
  他们的信件和包裹,都是要检查的,在检查途中被拿走点什么也是很常有的事儿,就像那白面,看袋子,原先装的应该不止这么些,但是到了这里,就只有这半斤了。
  信张成业也看过了,内容很少,只是问候父亲是否安好,然后说他那边还好,平安,勿念,其余的什么都没有,就这么一封信,让文学倾在被窝里默默流泪,也像是一剂强心针,让麻木的他多了一丝生气。
  与他相比,跟他一起到这地方的同事就没有音信了,他出事之后,他的老婆宣布跟他离婚,子女纷纷跟他断绝了关系,学生也避之唯恐不及,已经成为了一个孤家寡人。
  ……
  在一场大雨过后,气温降了下来,一件衣服已经不能抵抗这个气温,有那些怕冷的老人和孩子纷纷纷纷拿出了冬天的衣服。
  今年的年景不错,大米红薯还来了个小丰收。
  苏茴家院子后面就是自留地,基本上都种了红薯,收获的时候,张根来帮忙了。
  看到收成,他都忍不住夸赞。
  这里原先是山脚,满是灌木和草丛,第一年整理出来种上红薯,没想到收获比那些肥田也不差,看来老二媳妇伺候的很尽心。
  这些,加上年底分的,足够他们吃了,不用他补贴,本来他都准备好了,要分一些给他们的。
  秋季,大家伙也从山上得到了足够的馈赠,各种山货野果,家家户户都收了不少,在没有足够的粮食的时候可以充当主粮。
  随着冬小麦等作物下种,日子就比较清闲了。
  </div>
  </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