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节
  王十八大悦,悉心讨好庚娘。黄昏,王十八曳女求欢,庚娘推托身体不适,王十八颓然而返,自去找少妇陪睡。
  一更天末,王十八夫妇争吵不休,不知何由。只听得少妇说“公子所作所为,大伤天理,就不怕上苍责罚,降下雷霆碎脑吗?”王十八大怒,反手给了少妇一个巴掌。少妇豁出去了,叫道:“打死我算了,省得给杀人贼为妻。”王十八怒吼如狂,一脚将少妇踢出,只听得咕咚一声响,少妇掉入水中,众船客纷纷哗然,都说“淹死人了。”
  未几,一行人抵达金陵,王十八导引庚娘至家,登堂拜见母亲。老夫人神色讶然,说道:“儿媳妇怎么变了模样?”王十八道:“旧妻堕水而死,重新娶了一个。”两人回到房中,王十八又欲侵犯女子,庚娘笑道:“公子三十多岁男子,怎么如此不明事理?普通人家娶妻,尚须一杯薄酒;汝家殷富,难道连酒也没有?清醒相对,成何体统?”
  王十八连连点头,备酒对酌,庚娘执杯,殷勤相劝。王十八酒到杯干,渐渐迷醉,推辞不饮,庚娘手持巨碗,妩媚撒娇,王十八不忍拒绝,又喝了三四碗酒,烂醉如泥,脱光衣服,催促庚娘上床。
  庚娘熄灭灯烛,借小解出屋,觅得一把钢刀,暗中以手按住王十八脖颈,王十八迷糊中笑着去捉她臂腕,口中昵昵有声。庚娘用力切砍,王十八一时不死,号叫爬起,庚娘再次挥刀,连砍数刀,王十八这才毙命。
  老夫人听到声响,出来询问,庚娘又将她杀了,搏斗中惊动王十八弟弟王十九,庚娘自知不免,挥刀自杀。刀口迟钝,急切间砍不进肉,开门外奔,王十九随后追逐,庚娘已跳入水池。
  王十九呼告家人,将庚娘捞起,却是死去多时,尸体色丽如生。家人检查王十八遗体,见窗户上放着一封书信,拆开阅读,原来是庚娘生前所写,信中备述冤屈。众人皆赞庚娘烈女,筹资替她出殡。天明,围观者数千人,见庚娘遗容,纷纷朝拜。一日之间,募得百两黄金,于是将庚娘埋葬南郊。众人中有好事者,为庚娘献珠冠,进袍服,陪葬品十分丰盛。
  当初,金大用落水之后,抓住一片木板漂浮,得以不死。天将拂晓,随波进入淮河,被小舟所救。小舟由富商尹翁出钱建造,专门搭救溺水者。金大用苏醒后,亲自去尹府致谢,尹老先生热情接待,款待优厚,又挽留他住下,教授儿子学问。金大用以家人生死未明,将往探望,故犹豫难决。
  过一会,下人来报:河上捞起两具尸体,一为老翁,一为老妇。金大用怀疑就是父母,疾奔验查,果真如此。
  尹老先生代他够买棺木,金大用正哀恸间,下人又来报:救起一名溺妇,自称金公子之妻。
  金大用挥涕惊出,女子已至,并非庚娘,乃王十八身旁那名少妇。少妇见面哭泣,请他收留自己。金大用说:“我方寸已乱,哪有余暇替你着想?”少妇愈发悲伤。
  尹老先生得知缘故,笑道:“此乃天意,送上门的媳妇也客气?赶快续弦成亲。”金大用道:“父母初丧,正宜守孝。况且大仇未报,身边留着一名弱女子,始终是拖累。”少妇道:“果如公子所言,假使庚娘还活着,难道因为报仇居丧,也要将她抛弃?”尹老先生点头道:“此话有理,这样吧,先收养她,至于成不成亲,以后再说。”金大用嗯了一声,算是默许。
  尹老先生出钱替金大用办理父母后事,出殡那天,少妇身着素衣孝服,哀哀哭泣,如丧考妣。父母既已入土为安,金大用怀藏利刃,将赴广陵,少妇制止他,说道:“贱妾姓唐,祖居金陵,与王十八同乡。他以前说自己是广陵人,全是谎话。且江湖水寇,多半是他同党,此去广陵,非但不能报仇,反而是自取其祸。”金大用徘徊不知所谋。忽然传来烈女子诛杀仇敌一事,淮河一带人人知晓,烈女子姓甚名谁,如何惩凶,俱说得绘声绘色。
  金大用闻言为之一快,但听闻庚娘自杀,转瞬间便即悲伤,跟唐小姐说“幸亏没有污辱你。家有烈妇如此,何忍负心再娶?”少妇说“咱们之间已有约定,我说什么也不离开公子,只要能留在公子身边,情愿给你做妾。”
  其时有一位副将军袁公,与尹老先生是故交。袁将军打算西征,路过尹府,偶见金大用,大为赞赏,聘请他为记室。不久,流寇犯边,袁将军讨贼有功,一帮手下俱受嘉奖,金大用亦因掌管文书信件得体,官授游击,衣锦还乡,与唐小姐合卺成亲。
  居家数日,金大用携妻前往金陵,拜祭庚娘坟墓。途经镇江,欲登金山,船行中流,一小艇迎面而来,艇中二人,一为老妪,一为少妇,少妇面容秀丽,颇似庚娘。舟行飞快,少妇自窗中窥视金大用,神情动作,无一不与庚娘酷似。
  金大用惊疑不敢追问,情急智生,叫道:“看群鸭儿飞上天耶!”少妇闻言,亦叫道:“馋狗儿欲偷吃猫腥耶!”原来这两句话是当年二人闺中密语。
  金大用大惊,划桨驶近小舟,凝目一瞧,少妇果真便是庚娘。青衣小婢搀扶庚娘过舟,夫妻二人抱头痛哭,伤感行旅。
  唐小姐以嫡妻之礼拜见庚娘。庚娘惊问缘由,金大用简略述说经过。庚娘拉着唐小姐手,说道:“同舟一话,心常不忘。不曾想吴越一家矣。蒙姑娘代葬翁婆,理应致谢,哪能让你向我行礼?”彼此序过年龄,唐小姐小庚娘一岁,二人遂以姐妹相称。
  在此之前,庚娘既葬,墓中不知时日,忽闻一人呼唤“庚娘,汝夫不死,自当团圆。”遂如梦初醒。伸手探摸,四面皆壁,始悟身死已葬。只觉闷闷,也没什么痛苦。有恶少垂涎葬品丰厚,发冢破棺,方将搜刮,见庚娘复活,相共骇然。庚娘担心众恶少相害,说道:“幸亏你们前来,使我重见天日。头上发簪首饰,任凭拿去。只求将我卖入寺庙为尼,既能获利,我也不会泄露此事。”
  众恶少道:“娘子贞烈,人神共敬。我等只因贫穷无计,才作出此般不仁之举。只要姑娘答应不揭发,又怎忍心将你卖入庵中?”
  庚娘道:“我自愿为尼,不怪你们。”一名恶少道:“镇江耿夫人,寡妇无子,若见娘子,必大喜。”庚娘谢之。自拔珠宝,悉数赠予众盗贼。盗不敢接,庚娘再三坚持,众人才肯拜领。
  一干人载着女子出发,至耿夫人家,胡乱编了个借口,说是乘船遇风迷路,恳求老夫人收留庚娘。
  耿夫人,巨富之家,守寡独居。见庚娘大喜,视如己出。这一日母女二人自金山归来,老天有眼,得与金大用重逢。庚娘缅述原委,金大用感慨莫名,当下登舟拜母,耿夫人款之若婿,邀请至家,挽留数日才放他离去。
  尔后两家往来不绝。
  第一百二十回 狐妾
  莱芜刘洞九,为官汾州。独坐府中,闻亭外笑语渐近,入室查看,见四女子:一四十许,一约三十,一二十四五,末后一垂髫者,十二三岁,四女并立几前,相视而笑。
  刘洞九素知官府多狐妖,并没放在心上。少间,垂髫少女自怀中拿出一条红巾,戏抛刘公面上。刘洞九捡起来扔到窗间,仍不理睬。四女一笑而去。
  一日,年长妇女前来,跟刘公说:“舍妹与君有缘,请不要嫌弃她。”刘洞九含糊敷衍。女遂去。俄顷,女子领着一名婢女,簇拥垂髫少女而来,俾女与刘公并肩而坐,说道:“一对好伴侣,今夜圆花烛。好好伺候刘郎,我去矣。”
  刘公审视少女,光艳无俦,遂与之欢好。问其行踪,少女道:“我身上沾染狐气,看起来不太像人,其实是人。妾乃前官之女,受狐妖蛊惑而死,葬于园内。众狐女以法术令我复活,遂飘然若狐。”刘公闻言,以手探寻少女.臀际。
  少女察觉,笑道:“你以为狐妖都有尾巴?”转身道:“慢慢摸,摸到算你本事。”自此,少女长留不去。但凡行坐,则与婢女形影不离。家人对她很是尊敬,以小夫人之礼侍奉。每逢婢女奴仆拜谒,赏赐颇丰。
  不久后刘公寿辰,宾客烦多,摆下三十余桌酒席,需要众多厨师。事先聘请的大厨只来了一两名,刘公不胜恚怒,少女知道此事,说道:“勿忧。大厨既不够用,索性将来者一并遣散,妾虽才短,置办三十桌酒席,亦不算难。”刘公喜,命将鱼肉姜桂,悉数移至内院,家人但闻刀切砧板,碎音不绝。门内设一木几,仆人将碗碟置放其上,转视,则菜肴已满。十余人络绎穿梭,流水般将酒菜送入大厅,来来往往,取之不尽。
  最后,传菜的前来索要汤饼,少女在房中说“主人未尝叮嘱,仓促间去哪准备?”继而又道:“别急,待我去借。”少顷,少女呼唤仆人来取汤饼,视之,三十余碗,并放几上,热气蒸腾。
  客人散去,少女对刘公说:“可出金银,赔偿某家汤饼。”刘洞九派仆人前去某府,其家果然丢失汤饼,正自惊异,仆人已至,疑惑始解。
  一晚,夫妻夜酌,刘公思念家乡美酒。少女道:“这不难,我替你取来。”遂出门去,未几返回,说道:“门外整整一坛,足够喝三四天。”
  刘公视之,果得酒,真是家中瓮头春。过数日,大夫人遣二仆前来拜访,途中一仆说:“闻狐夫人犒赏优厚,此去得赏金,可买一件皮衣。”少女未卜先知,已提前知道此事,跟刘公说:“家人将至,可恨奴仆无礼,须小小惩戒一番。”明日,二仆刚入城,头大痛,至府,抱头哀号,互相商量着买药治病。刘洞九笑道:“不用治疗,时间一到,自会痊愈。”
  众人怀疑他们得罪了小夫人,仆人自思:初来乍到,行礼尚未解下,错在何处?无处诉苦,惟有跪地乞求原谅,少女隔着珠帘说:“你叫夫人便罢了,为什么要加一个狐字?”仆人乃悟,不住叩头。少女又说:“既欲得皮裘,为什么言语无礼?”隔一会才道:“病好了。”语毕,仆人病情若失,不再头痛,告辞离去,少女忽自帘内掷出一只包裹,说道:“此一羔羊裘也,拿走吧。”仆人解开包裹视察,得五两白银,刚好够买一件羊皮裘衣。
  刘公询问家中消息,仆人说:“没别的事,就是窖藏一坛美酒,不翼而飞。”刘公推算失酒日期,正是少女取酒之夜。家人闻言,愈发对小夫人敬若神明,呼之“圣仙”。
  刘公为少女描绘画像,其时张道一为提学使,与刘公是老乡,闻说少女奇异,特上门拜访,百般恳求,死活要见少女一面。少女拒之。刘公示以画像,张道一强行拿走,回去后挂在墙壁,朝夕祝祷:“以卿之丽质,跟谁不可?何必要托身于张洞九这老匹夫?下官哪一点比他差,为什么不肯惠顾?”少女在府中对刘公说:“张公无礼,当小惩之。”
  一日,张道一又在祝祷,似觉额头被人用戒尺打了一下,疼痛难忍。心中大惧,反卷起画像,派仆人送还,物归原主。刘公询问原因,仆人隐瞒真相,只是随口扯谎,刘公笑道:“你家主人头上还痛不痛?”仆人知道不能隐瞒,无奈告以实情。
  无何,女婿亓生来访,请求面见小夫人,少女推辞了,亓生再三坚持,刘公说:“婿非外人,何必拒绝?”少女道:“女婿拜见,必有礼品赐赠,但他为人胃口太大,我自忖不能满足,还是不见面最好。”
  刘公道:“如若不见,女婿面子上须不好看。”
  少女叹气道:“好吧,十日后叫他来见我。”
  到了约定日期,亓生入室,隔帘作揖,口中致以问候。见少女仪容婉约,不敢细看。当即告退,至数步之外,还是忍不住回眸注视。少女说道:“女婿回头了!”言毕大笑,笑声烈烈,有如鹰鸣。
  亓生闻之,双腿发软,摇摇欲坠,如丧魂魄,良久方才定神,自语道:“适闻笑声,如听霹雳,竟不觉身为己有。”
  少顷,婢女奉了少女命令,赠给亓生二十两黄金,亓生收下了,对婢女说:“圣仙日与老丈人居住,难道不知我生性挥霍,不习惯使用小钱?”少女闻言说道:“我怎么不知?只是囊中告罄。上次跟同伴去汴梁,城池为河伯占据,库藏金银皆被水淹,虽入水捞起些许,但女婿贪得无厌,这点家当怎能填饱?况且他福薄,纵能厚赠,亦担当不起。”
  少女凡事能先知,遇有疑难,与之商议,无不迎刃而解。一日,夫妻并坐,少女仰天大惊道:“大劫将至,为之奈何!”刘公惊问家眷平安,少女道:“大都无恙,唯独二公子性命堪忧。此处不久将为战场,君当求职远去,免遭祸劫。”
  刘公听从建议,向上官乞求,获准运粮前往云贵,路途遥远,闻者尽皆担心,惟有少女一人祝贺。无何,姜瓖叛乱,汾州沦为贼窟。刘公次子自山东来,适逢变乱,不幸被害。城池陷落,官僚悉数遇劫,只有刘公外出,得以幸免。
  盗祸平息,刘公返回汾州,不久后因卷入大案,牵连受罚,家道没落,贫穷不能自给。当权者趁火打劫,百般勒索,刘公烦忧欲死。少女说:“不用担心,床下三千金,可以应急。”刘公大喜,问:“哪偷来的?”少女道:“天下无主之物,取之不尽,还用得着偷吗?”刘公借此计谋,脱身回归故里,少女一路追随。
  尔后数年,少女忽然离去,留下一个包裹,打将开来,里面放着一面白色小旛,长二寸许,那是办理丧事用的,众人以为不祥。不久后,刘公果然去世。
  第一百二十一回 雷曹
  乐云鹤,夏平子二人,少年同乡,长大同窗,相交莫逆。夏平子年少聪慧,十岁成名,乐云鹤虚心向其请教学问,夏平子亦倾囊相授,乐云鹤文思日进,渐渐与夏平子齐名。两人虽有才华,但仕途潦倒,多次参加科举,屡试不中。
  无何,夏平子病逝,家贫不能下葬,乐云鹤一力承担,替朋友料理后事。夏平子撒手人寰,留下一对孤儿寡母无人照看,乐云鹤时常接济。每得升米,必分一半留给夏家母子,二人赖以存活。士大夫知道此事,争相传颂乐生美德。
  乐生家产无多,又要代夏生照料妻儿,生活窘迫。经常叹气:“平子兄才如汪洋,尚且碌碌埋没,何况于我!人生富贵,须及时抉择,年年厮混,有负此生,终究不是办法。狗马死去,尸体尚能填充沟壑,难道我连畜生也不如?还是早作打算为妙。”于是弃文从商,买卖半年,家资小康。
  一日,乐生路过金陵,于旅舍休息,见一人筋骨隆起,身躯高长,彷徨店内,神色黯然,脸有戚容。乐生问:“兄台,要不要来点吃的,我请客。”那人闻言,并不搭理。乐生将面前食物推给他,那人毫不客气,以手抓食,顷刻便吃完。乐生又叫了好几份饭菜,那人来者不拒,眨眼吃光。
  乐生见他饭量巨大,叫道:“老板,割一只火腿,蒸饼有没有?给我来一百个。”不大会酒席送上,那人狼吞虎咽,转瞬间又将猪肉蒸饼吃得干干净净。拍拍肚皮,致谢道:“三年以来,从未吃过这么饱。”乐生道:“君乃壮士,何以漂泊至此?”那人道:“罪遭天谴,不可说,不可说。”问其故里,那人道:“陆无屋,水无舟,朝住村头,暮宿荒野。”乐生闻言,暗暗惊奇,整装欲行,那人跟随在后,恋恋不去。
  乐生道:“我走了,不用再送。”
  那人道:“君有大难,一饭之恩,不忍见死不救。”乐生愈发惊讶,遂与之同行。途中请他共餐,那人推辞道:“无须客气,我一年只吃几次饭。”
  次日渡江,风波大作,舟船颠覆,两人悉数掉入水中。俄尔风定,那人背负乐生,踏浪而出,将他放入一艘客船,又破浪而去,过不大会,手拉一叶小舟返回,扶持乐生入舟,嘱咐他静坐勿动,再次跃入江心,以两臂夹货,掷入舟中,尔后重复跳入水中捞取货物,数入数出,列货满舟。乐生致谢道:“蒙你救命,已是感激不尽。至于货物沉江,真没敢奢望失而复得。多谢,多谢。”检视货物,并无遗失,喜不自禁,放舟欲行,那人告退辞别,乐生苦苦挽留,两人遂同舟共济。
  乐生笑道:“此次灾难,只丢失一件金簪,万幸,万幸。”那人道:“金簪定在江心,我这就替你找回。”乐生劝道:“江流湍急,没必要为了一只簪子,以身犯险。”语未毕,那人早已跳入水中不见。乐生惊愕良久,忽见那人含笑而出,将金簪奉还,说道:“幸不辱命。”
  江上行人见状,无不骇异。
  两人回到家中,寝食不离。那人每隔十多天才吃一次饭,每次吃饭,吞嚼菜肴无数。一日,那人又来辞别,忽听得窗外雷声轰鸣,天色昏暗欲雨,乐生道:“不知云是何状?雷又是何物?若能上天行走,该有多好。”那人笑道:“君欲作云中游耶?”未几,乐生困倦,伏榻小睡。既醒,觉身躯摇晃,不在榻上,睁眼打量,则身处云层,周身白云如絮,一惊而起,头脑昏迷,有如晕船。脚踏白云,轻飘飘似踩棉花。仰视星斗,近在咫尺。疑是做梦,凝神细瞧,头顶繁星闪烁,镶嵌天边,如莲子藏于蓬中。大星如瓮,中星如瓶,小星如痰盂,以手摇撼,大星坚不可动,小星动摇,似乎能够摘下。
  乐生大喜,摘下一颗小星,藏于袖内。拨开云雾俯瞰,只见云海苍茫,地底城郭如豆。自我寻思:要是失足摔落,哪里还有性命?俄尔见二龙夭矫,驾车而来,龙尾轻挥,劈啪作响,如皮鞭颤鸣。
  车上放着一件器皿,直径数丈,贮满清水,数十人各持杯碗,探手入皿,取水装满,遍洒云间,那壮士亦在其中。众人忽然发现乐生,齐声责怪。那壮士解释道:“这是我朋友。”随手递给他一个瓷碗,说道:“拿去洒水。”
  其时民间大旱,乐生接过瓷碗,满满装了一大碗水,排开云层,认准故乡方向,尽情挥洒。
  未几,壮士对乐生说:“我本雷曹,前误行雨,受罚三年,如今期限已满,从此你我无缘再见。”说话间以驾车之绳坠落云端,绳长万尺,嘱咐道:“抓住绳索下滑,送你归家。”乐生摇头道:“此举太过危险,我不敢。”壮士安慰道:“无妨,只管攀爬,别怕。”
  乐生无奈,只得拽住绳索滑落,下行飞快,瞬息便已脚踏实地。四顾凝视,身在村外。绳索渐渐收回云层,不复得见。
  那时节田地久旱,十里外雨落数寸,唯独乐生家乡,大雨磅礴,沟渠皆满。当下乐生返回家中,探手入袖,摘星仍在。取出来放在书桌,星星黑暗如石,入夜,则光明焕发,映照四壁。乐生大喜,珍而重之将宝贝藏好。每有佳客到访,饮酒之时,乐生必拿出星星把玩,正眼凝视,瑞气千条,精光夺目。
  一夜,乐妻对星梳发,忽见星光缩小如萤火,流动横飞,妻子正觉奇怪,冷不防星星飞入口中,咳之不出,竟已下咽。妻子愕然奔走,忙将此事告诉丈夫。乐生闻言,亦啧啧称奇。
  当晚乐生就寝,梦中见夏平子前来,说道:“我本天上少微星,蒙公子照顾妻小,永不敢忘。此次又被乐兄从天上带回,可说有缘。今为君之子嗣,以报大德。”乐生三十无子,得梦甚喜。
  不久后妻子果然怀孕,临盆之时,光辉满屋,星芒四射,乐生大悦,为了纪念好友,特地将儿子取名“星儿”。
  星儿机警非常,十六岁便进士及第。
  第一百二十二回 赌符
  韩道士,居于县城天齐庙。为人多幻术,百姓尊其为仙。先父与之交好,每次路过县城,必登门造访。一日,先父与先叔进城,路遇韩道士,蒙他赠予钥匙,说道:“两位先去庙中开门稍坐,我很快就来。”语毕,扬长而去。
  先父从其言,至庙推门而入,韩道士早已在家等候。诸如此类奇事,多不胜数。
  在此之前,我有一位族人,嗜好赌博,经先父介绍,亦与韩道士相识。适值大佛寺来一僧人,专事赌博,赌性甚豪,族人闻言大喜,带上全副家前去拜访。两人开赌,族人大亏,血本无归。心中不服,变卖田产,再次开赌,一夜输得精光。族人郁郁不得志,顺路拜见韩道士,精神惨淡,语无伦次。道士询问缘由,族人据实以告。
  韩道士笑道:“常赌必输。若你能戒赌,我可以替你翻本。”族人道:“果真如此,我即刻用铁杵砸碎骰子。”韩道士取出一张纸符,命族人贴腰佩戴。嘱咐道:“翻本后立即收手,勿要得陇望蜀。”又送给他一千文铜钱,说道:“给你做赌本,赢钱后仍须偿还。”
  族人大喜而往,僧人检验赌资,不屑一顾,笑道:“就这么几枚铜板,一把就输完,懒得跟你赌。”族人再三坚持,说道:“那么就赌一把好了。”僧人微笑答允。族人以千钱为赌注,僧人掷骰,并无胜负,轮到族人掷骰,却是旗开得胜。僧人不服,以两千钱为赌注,又败;此后赌注越下越大,渐渐增至一万钱,族人投掷骰子,明明是输点,只要一吆喝,立刻变成赢点,如此有赢无输,计算所得,不但已经翻本,而且还获利不少。
  族人心想:“再赢几千文铜钱,岂不更妙?”想到此处,继续下注,但此后霉运笼罩,再无赢利。心中奇怪,目光在腰畔一瞥,纸符不知何时已不翼而飞。
  族人大惊罢手,将桌上铜钱一把卷起,匆匆回到庙内,取出一千文铜钱偿还道士,细细点数,所赢铜钱不多不少,刚好够本。致歉道:“弄丢了仙长灵符,实在不好意思。”韩道士笑道:“灵符在此,我一再叮嘱你不要心生贪念,可是你偏偏不听,只好自己将灵符收回。”
  第一百二十三回 李司鉴
  李司鉴,永年县举人。于康熙四年九月二十八日,打死其妻李氏。地方官上报广平府,上司命将凶手擒拿,交给永年县令审判。
  李司鉴被押往衙门,路过街道时,忽然跑到肉架下,抢走一把屠刀,奔入城隍庙,登上戏台,面对神像跪倒。自言自语:“神仙怪我不当听信奸人,在乡党颠倒是非,罚我割耳。”语毕,挥刀将左耳割落,抛掷台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