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成农家老太后 第11节
虽然后续临时邀请的先生都还在路上,南江书院还是按照招生时的说明,开始迎接第一届新生入学,正式开学,就是这样一来,书院中现有的先生们,所承担的教学任务都很繁重。
倒是负责打杂与后勤的工作人员,有李家庄的那些雇工家庭打底,在原有的基础上扩增起来,十分方便,不用再去外面聘请。
学院此次招收的三百多名学生中,七到十岁的蒙童最多,四到七岁的幼学班学生较少,大多还都是来自李家庄。
毕竟是新开办的书院,还是第一次听说书院会招收这么小的孩子,就算不反对,真正疼宠孩子的人家,也不敢冒然将自家如此年幼的孩子送过来,让其住到书院里。
会被送到书院住校的幼童,大多都有着这样、那样的家庭原因,其中不乏孤儿。
这点倒是与陈凤琪事先预计的一样,所以对于这种情况,她并没感到失望,现有的两个幼学班,五十多名学生,就能足够满足她开办幼学班的初衷。
在当前的时代中,虽已出现活字印刷技术,但是印刷成本还是较高,这也就导致书籍的价格始终居高不下。
早在决定创办书院时,陈凤琪就已经考虑过这个问题,在家里的资金有限,让学生低价乃至免费入学的情况下,如何尽量节省各方面的成本,早就在她的考虑之中。
所以她做了两手准备,一个是联系县学与县里其它私塾里的学生帮忙抄写,另一方面,则是着手自建印刷厂。
首届学生上课所用的教材书,都是这些手抄本,在人工抄写的价格低廉,从厂家直接大批采购纸墨的价格也比较优惠的情况下,综合成本远比从书店采购,或是请印刷厂印制的价格低。
这些教材除既有读书人常用的那些外,还有陈凤琪默写出来后,用来教孙子、孙女的那些,读书人常用的那些,主要供应给那些已经启蒙,有一定基础的学生。
陈凤琪默写的千字文、三字经、鱼翁对韵等书,则是用来给幼学与启蒙班的学生学习。
幼学班主要是以寓教寓乐的方式帮助孩子树立三观,培养孩子的生活习惯,认识简单的字与算数,能学的内容较少。
蒙学班要学的内容更多的同时,对学生的作业与成绩要求也相对更为严格与正规。
考虑到这些孩子中,有绝大多数,都不可能有机会走上科举那条独木桥,陈凤琪给书院制订的是以实用为原则的教育方针。
不会一味的只教他们死读书,在以科举为方向的主课之外,还会教他们算术、地理、文书的规范书写、古今律法等内容。
如此以来,就算他们将来无法考取功名,也能凭借这些实用知识找到一份合适的工作,摆脱百无一用是书生固有属性。
只是书院正式开课的初期,这些课程目前还无法正式上线,因为相关的教材,陈凤琪还在编写,她规划的印刷作坊,目前也还在筹建中。
考虑到书院中的教材用量大,再印的次数肯定也多,陈凤琪决定采用雕版印刷的技术,已经请人帮忙开始制作雕版,与此同时,她也有让帮忙打听掌握有活字印刷技术的老师傅。
陈凤琪本身虽然知道活字印刷技术的原理,但她本身并没有经验,更谈不上去教别人,不想费时耗力的反复试验,直接聘请有经验的老师傅更便利。
怀着新奇与兴奋的激动心情开始上幼学后,乐姐儿的反应很符合她的年龄与性,阳阳则是不到第三天,就忍不住找陈凤琪提出自己的意见。
“奶奶,我不想上幼学班,玉姨她们教的那些,我都会了,而且那些小孩都很笨,还爱好哭,特别吵闹,我想去上蒙学班。”
看着小小的一只豆丁,皱得眉头一本正经的抱怨其他小孩,陈凤琪心中感到好笑,面上却端着温和而又不失严肃的神情,认真的为他解释道。
“这就是奶奶特意创办书院的目的,不去书院,你每天能接触的,只有身边这些人,只有当你进入学院,接触更多的同龄人后,才会发现人与人的不同与多样性。”
“你现在只发现他们笨、好哭,只要你能融入其中,耐心的观察,就能发现他们每个人都是什么性格,有什么特长与优点,你要多向其学习,也会发现哪些性格与行为不好,警惕自身要引以为戒。”
听到陈凤琪的话,阳阳皱着包子脸,实在想不明白,那些笨蛋身上能有什么值得他学习的特长与优点,半知半解的点头,是为了答应陈凤琪,要从别人身上发现缺点,好引以为戒。
陈凤琪能理解小孙子的处境与想法,越是如此,她越是坚持要将这个小家伙按在幼学班,让他多接触同龄人,加深他的某些认知。
让阳阳早点接受这世上的大多数人都很平庸的事实,也时也认清他的处境,纵然他自身智慧出众,也要与旁人共处、共事,就算是那些看似平庸之人,其实在某些方面也有过人之处,不能一概而论。
等到临时加建的学生宿舍与先生家属住宅,将要完工时,后面又陆续聘请的十余位先生,都已经携家带口的踏上前来高台县的旅程。
这十余位先生,有的是在四年前的那场大动荡中,就被贬的人,也有近两年陆续遭贬的人,有的人曾主政一方,有的曾是工部、刑部的官员,其中有两位甚至是曾带兵上过战场的武将。
要不是陈凤琪这位东家的想法总是出人意料,现在的高院长再怎么有心照拂某些人,也不会想到,还能将这种身份敏感的人,都往书院里安置。
哪怕这些人要么是家无恒产,本就两袖风,丢了职位,也就丢了经济来源,有的则是被抄家、没收全部家产,虽侥幸保全性命,没有被流放,或是被罚入贱籍,却生活困顿。
而他们这些人的人品与能力,高院长早就了解,从刘承业那里知道这些人的艰难处境后,在没有什么办法帮助他们时,只能干看着。
既然陈凤琪鼓励他抛开要顾虑,尽量给书院多招揽些真正有能力的人,高院长为完成东家交待的任务得同时,终于还是下定决心,通过某些渠道,联系上那些或在四处漂零,或是在乡下结庐而居的人。
以高院长的切身感受来讲,这南江书院纵然给不了那些人富贵,却能让他们获得一处安宁的栖身之处,收入虽然不算多,却能满足养家糊口的生活所需,还能教书育人,实现自身价值。
前往高台县方向的一艘客船中,一个十三四岁的少年走进其中一间面积狭小的客房,恭敬的说道。
“爹,我刚才打听过了,这艘船明天会在平江县码头暂停,不能直接抵达高台县,不过平江县与高台县相邻,陆路过去,只需半天时间就能到高台。”
留着短须的中年男子点点头,坐在一旁中年妇人难掩担忧的说道。
“这人生地不熟的,也不知道南江书院那边会不会派人过来接?”
中年男子许君延苦笑着回道。
“听说那南江书院是高台县的一户乡绅,为方便培养自家后辈,新开办的,由于准备不足,才会出现人手严重不足的情况,否则我也没机会被聘上,估计不会有人接。”
中年妇人闻言,想想也是,那乡绅不是什么有底蕴的大户,肯定不会事事考虑那么周到,看着男子心疼的说道。
“夫君是为了我们,才会接下这份聘请,千里迢迢的辛苦奔波到此,若是不适应这边的环境,该如何是好?”
“娘子不必担忧,介绍我来这南江书院的故友,为人十分可靠,他既大力推荐,想来那南江书院,应该真是个好去处。”
就是一想到因为他的缘故,连累他的妻儿跟着颠沛流离,许君延就感到惭愧不已。
十三四岁的少年,虽曾经历过家庭变故,因上有父母庇佑,还没那么深刻的体会到世事的艰难,难掩期待的接过话道。
“爹,您在书院授课的话,我和弟弟能不能也跟着在书院里读书?”
许君延很为儿子的向学之心感到高兴,笑着点头道。
“那是当然,对了,我都忘了说,不仅你们兄弟,到时候,连你小妹都能在书院中正式入学,南江书院还开设的有女学班,邀请两位当年在江南颇有名气的才女授课。”
听到这话,顿让坐在他们旁边的女孩双眼一亮,面露惊喜之色,许夫人却道。
“听你这么一说,我怎么觉得,这南江书院似乎跟其它书院不同呢?”
许君延微笑着自嘲道。
“就凭我目前的处境,若非这南江书院与众不同,东家肯定不会考虑聘请我来当先生的。”
此话一出,顿让室内氛围为之一凝,许君延随即意识到不妥,赶紧描补道。
“连对家中女孩的学习都这么重视,想来东家应该是个开明大义的,这对我们来说,肯定是件好事。”
话虽这么说,直到次在平江县码头下船时,许家人心中还是难免有些忐忑,不过随着他们登上陆地,一眼就看到有个少年在不远处高举着木牌,上面写有‘许君延先生’五个字,本有些沉重的心情,顿时轻松大半。
发现有人来接,许夫人想的是,看来那南江书院的东家,是个讲究的人家,许君延注意的则是那名举牌少年,那是袁家五少爷?
第十八章 吃惊
虽然时隔四年多,正值少年的袁文义,已经从当初的小少年模样,变成个高体壮,一身英气的少年,许君延还是一眼认出,那应该就是他曾在恩师家中见过的袁五少爷,因为对方的长相与他师兄如出一辙。
只是心中再怎么激动,许君延也知道现在不适合攀旧,当年袁家成年男丁都被判处流放,其他女眷与未成年的孩子都被没入奴籍。
在当时那非常敏感的时期里,幸运一些的人,若得到亲朋故旧在私底下的照应,就算被罚入贱籍,也会被人在暗地里赎出,好好安置,不幸被卖到外地,失去音讯的,就只能是生死由命,看各人的际遇。
许君延自己与恩师一家,是前后脚被发落的,因他只是一个受牵连的小人物,没有真正犯下什么罪过,得到处罚力度也相对较小,只是被罢官抄家,好歹保全了一家人,不至于像袁家那般,家破人亡、骨肉离散。
虽是它乡遇故,许君延也只能按捺住心中的激动,没有上前相认,而是带着家人上前介绍自己就是对方要接的人。
看到许君延,袁文义也愣了一下,他对许君延的名字并不熟悉,但对许君延这个曾多次出入袁府的人,还是有印象的。
只是现在的他,在经历过家庭巨变后,早已褪去当年的天真不知世事,又在李家受到过多方面的教育和历练,已经知道人情世故,心机谋略都不缺。
所以看到许君延一家,他丝毫没有与对方攀旧情的想法,只是不卑不亢的拱手道。
“见过许先生、许夫人,小子袁文义,在南江书院任后勤管事一职,奉东家太太之令,来此迎接许先生一家,诸位一路辛苦了。”
“东家太太有心了,有劳袁管事辛苦过来接我们,在下感激不尽。”
边接过许君延身上三个最为沉重的大包袱,袁文义边笑着回道。
“许先生不必客气,书院现已正式开课,却极缺先生这样的人才,我们再怎么敬重,都不为过。”
“小子先带送先生与您的家人去马车那边安置好行礼,再找地方用个饭,此地距离南江书院不算太远,请诸位再坚持一下,早点到地方,诸位才能得到更好的休息。”
许君延下意识想要拒绝让对方帮忙搬行李,却见袁文义扛起那些让他累得寸步难行的大包袱,仿佛毫不费力的样子,只得咽下未尽之言,转身接过妻女手上的包袱,帮他们减轻些负担。
许家这几年生活极其困难,来平江的那张贵宾级待遇的船票,是为他介绍这份工作的故友给资助的,家里省下的那点微薄积蓄,能省一文是一文,所以下船时,他们没请码头上的力工帮忙搬运行李,而是全家自己动手。
候在码头外的有三辆马车,将许家的行李放好后,留下一个车夫看车后,袁文义便带着许家人与其中两个车夫,一起去附近的饭馆吃饭。
“东边来的船要后天才到,袁管事今天不一起回去吗?”
听到其中一个车夫这么问,袁文义摇摇头道。
“这长途客船有时到得早,有时到得晚,现在打听到的消息还做不得数,我要一直在这随时侯着才行,以免错过去了。”
“说得也是,还是袁管事考虑得周到,难怪东家太太这么信重您,就是这出门在外,实在太不方便了点,还是我们李家庄的条件好。”
出外在门肯定都不方便,不如自家自在,所以许君延没有将车夫的这话放在心上,而是注意到二人话中透露出的另一个信息。
“原来袁管事接下来,还要留在这里等着接其他先生?”
不是说书院已经正式开课了吗?怎么听着,除了他这个临时急聘的先生外,还有其他先生没到?
袁文义微笑着解释道。
“书院本已聘请的有十来位先生,因为今年是第一次招生,没有经验,发现报名的学生远比预计的多,东家太太和高院长只好赶紧联系人,请他们帮忙多介绍些有真材实学的先生,我的任务,就是在这边负责迎接你们几位走水路过来的先生。”
这些先生都是分别从不同的地方过来的,大多都不在江南这一带,距离较远,虽然都已提前寄信给书院,通知书院自己的行程路线及大概的抵达时间,但是在这交通并不发达的大环境中,计划总是赶不上变化,只能靠等。
新开的书院没有底蕴,也没有口碑,招生困难很正常,在已有十来位先生的情况下,听说这南江书院的学生,竟然多到需要临时聘请多位先生的地步,让许君延感到十分意外。
“不知书院中现有多少学生?”
这不是什么秘密,所以袁文义坦然回道。
“书院现有三百八十名学生,为避免浪费资源,书院采取末位淘汰制,每隔三个月,就会综合评一次,刷掉学习态度不认真、品性有缺的学生,从那些报过名,却没能获得入学资格的孩子中,选出相应的人数补上。”
看来这南江书院虽是新开办的,规模却不小,管理方面也很有章程,这让许君延对自己接下来的工作环境充满好感与期待。
“看来这江南文风盛行之名,果然是名不虚传,仅高台这一偏僻县城中的百姓,竟然也都如此支持后辈进学。”
听到他的感慨,一名车夫笑着回道。
“先生有所不知,我们这些普通百姓虽然支持后辈进学,但是家境贫困,纵是有心也无力,若非东家太太仁慈,不仅让我们这些庄上雇工的子女免费入学,对庄外的孩子入学,收费也很低廉,县里能让孩子进学的人家可不多。”
想到介绍他来南江的故友提到过,开设南江书院的只是一家普通乡绅,不是什么大富大贵的大户人家,许君延不禁有些担忧。
“如此说来,书院的运营岂不是都要靠东家补贴,如此规模,恐怕东家也难以承担吧。”
“许先生不必担忧,对于这些问题,东家太太与高院长早有考量,书院只会发展得越来越好,不至于出现难以维系的现象。”
袁文义听高院长提起过,在高台县创办的书院若能赚钱,肯定轮不到他们李家庄,只有像这样,所有人都知道南江书院招的学生越多,东家赔进去的钱越多,才不会惹人注意。
然而以太太的本事,就算书院明面上赔钱,她也有办法从其它方面找补回来,就像太太不惜本钱的规划出几大生活区域,建造出那么多、那么好的房子,以相当于免费的方式租赁给雇工,让他们可以带着家属入住。
倒是负责打杂与后勤的工作人员,有李家庄的那些雇工家庭打底,在原有的基础上扩增起来,十分方便,不用再去外面聘请。
学院此次招收的三百多名学生中,七到十岁的蒙童最多,四到七岁的幼学班学生较少,大多还都是来自李家庄。
毕竟是新开办的书院,还是第一次听说书院会招收这么小的孩子,就算不反对,真正疼宠孩子的人家,也不敢冒然将自家如此年幼的孩子送过来,让其住到书院里。
会被送到书院住校的幼童,大多都有着这样、那样的家庭原因,其中不乏孤儿。
这点倒是与陈凤琪事先预计的一样,所以对于这种情况,她并没感到失望,现有的两个幼学班,五十多名学生,就能足够满足她开办幼学班的初衷。
在当前的时代中,虽已出现活字印刷技术,但是印刷成本还是较高,这也就导致书籍的价格始终居高不下。
早在决定创办书院时,陈凤琪就已经考虑过这个问题,在家里的资金有限,让学生低价乃至免费入学的情况下,如何尽量节省各方面的成本,早就在她的考虑之中。
所以她做了两手准备,一个是联系县学与县里其它私塾里的学生帮忙抄写,另一方面,则是着手自建印刷厂。
首届学生上课所用的教材书,都是这些手抄本,在人工抄写的价格低廉,从厂家直接大批采购纸墨的价格也比较优惠的情况下,综合成本远比从书店采购,或是请印刷厂印制的价格低。
这些教材除既有读书人常用的那些外,还有陈凤琪默写出来后,用来教孙子、孙女的那些,读书人常用的那些,主要供应给那些已经启蒙,有一定基础的学生。
陈凤琪默写的千字文、三字经、鱼翁对韵等书,则是用来给幼学与启蒙班的学生学习。
幼学班主要是以寓教寓乐的方式帮助孩子树立三观,培养孩子的生活习惯,认识简单的字与算数,能学的内容较少。
蒙学班要学的内容更多的同时,对学生的作业与成绩要求也相对更为严格与正规。
考虑到这些孩子中,有绝大多数,都不可能有机会走上科举那条独木桥,陈凤琪给书院制订的是以实用为原则的教育方针。
不会一味的只教他们死读书,在以科举为方向的主课之外,还会教他们算术、地理、文书的规范书写、古今律法等内容。
如此以来,就算他们将来无法考取功名,也能凭借这些实用知识找到一份合适的工作,摆脱百无一用是书生固有属性。
只是书院正式开课的初期,这些课程目前还无法正式上线,因为相关的教材,陈凤琪还在编写,她规划的印刷作坊,目前也还在筹建中。
考虑到书院中的教材用量大,再印的次数肯定也多,陈凤琪决定采用雕版印刷的技术,已经请人帮忙开始制作雕版,与此同时,她也有让帮忙打听掌握有活字印刷技术的老师傅。
陈凤琪本身虽然知道活字印刷技术的原理,但她本身并没有经验,更谈不上去教别人,不想费时耗力的反复试验,直接聘请有经验的老师傅更便利。
怀着新奇与兴奋的激动心情开始上幼学后,乐姐儿的反应很符合她的年龄与性,阳阳则是不到第三天,就忍不住找陈凤琪提出自己的意见。
“奶奶,我不想上幼学班,玉姨她们教的那些,我都会了,而且那些小孩都很笨,还爱好哭,特别吵闹,我想去上蒙学班。”
看着小小的一只豆丁,皱得眉头一本正经的抱怨其他小孩,陈凤琪心中感到好笑,面上却端着温和而又不失严肃的神情,认真的为他解释道。
“这就是奶奶特意创办书院的目的,不去书院,你每天能接触的,只有身边这些人,只有当你进入学院,接触更多的同龄人后,才会发现人与人的不同与多样性。”
“你现在只发现他们笨、好哭,只要你能融入其中,耐心的观察,就能发现他们每个人都是什么性格,有什么特长与优点,你要多向其学习,也会发现哪些性格与行为不好,警惕自身要引以为戒。”
听到陈凤琪的话,阳阳皱着包子脸,实在想不明白,那些笨蛋身上能有什么值得他学习的特长与优点,半知半解的点头,是为了答应陈凤琪,要从别人身上发现缺点,好引以为戒。
陈凤琪能理解小孙子的处境与想法,越是如此,她越是坚持要将这个小家伙按在幼学班,让他多接触同龄人,加深他的某些认知。
让阳阳早点接受这世上的大多数人都很平庸的事实,也时也认清他的处境,纵然他自身智慧出众,也要与旁人共处、共事,就算是那些看似平庸之人,其实在某些方面也有过人之处,不能一概而论。
等到临时加建的学生宿舍与先生家属住宅,将要完工时,后面又陆续聘请的十余位先生,都已经携家带口的踏上前来高台县的旅程。
这十余位先生,有的是在四年前的那场大动荡中,就被贬的人,也有近两年陆续遭贬的人,有的人曾主政一方,有的曾是工部、刑部的官员,其中有两位甚至是曾带兵上过战场的武将。
要不是陈凤琪这位东家的想法总是出人意料,现在的高院长再怎么有心照拂某些人,也不会想到,还能将这种身份敏感的人,都往书院里安置。
哪怕这些人要么是家无恒产,本就两袖风,丢了职位,也就丢了经济来源,有的则是被抄家、没收全部家产,虽侥幸保全性命,没有被流放,或是被罚入贱籍,却生活困顿。
而他们这些人的人品与能力,高院长早就了解,从刘承业那里知道这些人的艰难处境后,在没有什么办法帮助他们时,只能干看着。
既然陈凤琪鼓励他抛开要顾虑,尽量给书院多招揽些真正有能力的人,高院长为完成东家交待的任务得同时,终于还是下定决心,通过某些渠道,联系上那些或在四处漂零,或是在乡下结庐而居的人。
以高院长的切身感受来讲,这南江书院纵然给不了那些人富贵,却能让他们获得一处安宁的栖身之处,收入虽然不算多,却能满足养家糊口的生活所需,还能教书育人,实现自身价值。
前往高台县方向的一艘客船中,一个十三四岁的少年走进其中一间面积狭小的客房,恭敬的说道。
“爹,我刚才打听过了,这艘船明天会在平江县码头暂停,不能直接抵达高台县,不过平江县与高台县相邻,陆路过去,只需半天时间就能到高台。”
留着短须的中年男子点点头,坐在一旁中年妇人难掩担忧的说道。
“这人生地不熟的,也不知道南江书院那边会不会派人过来接?”
中年男子许君延苦笑着回道。
“听说那南江书院是高台县的一户乡绅,为方便培养自家后辈,新开办的,由于准备不足,才会出现人手严重不足的情况,否则我也没机会被聘上,估计不会有人接。”
中年妇人闻言,想想也是,那乡绅不是什么有底蕴的大户,肯定不会事事考虑那么周到,看着男子心疼的说道。
“夫君是为了我们,才会接下这份聘请,千里迢迢的辛苦奔波到此,若是不适应这边的环境,该如何是好?”
“娘子不必担忧,介绍我来这南江书院的故友,为人十分可靠,他既大力推荐,想来那南江书院,应该真是个好去处。”
就是一想到因为他的缘故,连累他的妻儿跟着颠沛流离,许君延就感到惭愧不已。
十三四岁的少年,虽曾经历过家庭变故,因上有父母庇佑,还没那么深刻的体会到世事的艰难,难掩期待的接过话道。
“爹,您在书院授课的话,我和弟弟能不能也跟着在书院里读书?”
许君延很为儿子的向学之心感到高兴,笑着点头道。
“那是当然,对了,我都忘了说,不仅你们兄弟,到时候,连你小妹都能在书院中正式入学,南江书院还开设的有女学班,邀请两位当年在江南颇有名气的才女授课。”
听到这话,顿让坐在他们旁边的女孩双眼一亮,面露惊喜之色,许夫人却道。
“听你这么一说,我怎么觉得,这南江书院似乎跟其它书院不同呢?”
许君延微笑着自嘲道。
“就凭我目前的处境,若非这南江书院与众不同,东家肯定不会考虑聘请我来当先生的。”
此话一出,顿让室内氛围为之一凝,许君延随即意识到不妥,赶紧描补道。
“连对家中女孩的学习都这么重视,想来东家应该是个开明大义的,这对我们来说,肯定是件好事。”
话虽这么说,直到次在平江县码头下船时,许家人心中还是难免有些忐忑,不过随着他们登上陆地,一眼就看到有个少年在不远处高举着木牌,上面写有‘许君延先生’五个字,本有些沉重的心情,顿时轻松大半。
发现有人来接,许夫人想的是,看来那南江书院的东家,是个讲究的人家,许君延注意的则是那名举牌少年,那是袁家五少爷?
第十八章 吃惊
虽然时隔四年多,正值少年的袁文义,已经从当初的小少年模样,变成个高体壮,一身英气的少年,许君延还是一眼认出,那应该就是他曾在恩师家中见过的袁五少爷,因为对方的长相与他师兄如出一辙。
只是心中再怎么激动,许君延也知道现在不适合攀旧,当年袁家成年男丁都被判处流放,其他女眷与未成年的孩子都被没入奴籍。
在当时那非常敏感的时期里,幸运一些的人,若得到亲朋故旧在私底下的照应,就算被罚入贱籍,也会被人在暗地里赎出,好好安置,不幸被卖到外地,失去音讯的,就只能是生死由命,看各人的际遇。
许君延自己与恩师一家,是前后脚被发落的,因他只是一个受牵连的小人物,没有真正犯下什么罪过,得到处罚力度也相对较小,只是被罢官抄家,好歹保全了一家人,不至于像袁家那般,家破人亡、骨肉离散。
虽是它乡遇故,许君延也只能按捺住心中的激动,没有上前相认,而是带着家人上前介绍自己就是对方要接的人。
看到许君延,袁文义也愣了一下,他对许君延的名字并不熟悉,但对许君延这个曾多次出入袁府的人,还是有印象的。
只是现在的他,在经历过家庭巨变后,早已褪去当年的天真不知世事,又在李家受到过多方面的教育和历练,已经知道人情世故,心机谋略都不缺。
所以看到许君延一家,他丝毫没有与对方攀旧情的想法,只是不卑不亢的拱手道。
“见过许先生、许夫人,小子袁文义,在南江书院任后勤管事一职,奉东家太太之令,来此迎接许先生一家,诸位一路辛苦了。”
“东家太太有心了,有劳袁管事辛苦过来接我们,在下感激不尽。”
边接过许君延身上三个最为沉重的大包袱,袁文义边笑着回道。
“许先生不必客气,书院现已正式开课,却极缺先生这样的人才,我们再怎么敬重,都不为过。”
“小子先带送先生与您的家人去马车那边安置好行礼,再找地方用个饭,此地距离南江书院不算太远,请诸位再坚持一下,早点到地方,诸位才能得到更好的休息。”
许君延下意识想要拒绝让对方帮忙搬行李,却见袁文义扛起那些让他累得寸步难行的大包袱,仿佛毫不费力的样子,只得咽下未尽之言,转身接过妻女手上的包袱,帮他们减轻些负担。
许家这几年生活极其困难,来平江的那张贵宾级待遇的船票,是为他介绍这份工作的故友给资助的,家里省下的那点微薄积蓄,能省一文是一文,所以下船时,他们没请码头上的力工帮忙搬运行李,而是全家自己动手。
候在码头外的有三辆马车,将许家的行李放好后,留下一个车夫看车后,袁文义便带着许家人与其中两个车夫,一起去附近的饭馆吃饭。
“东边来的船要后天才到,袁管事今天不一起回去吗?”
听到其中一个车夫这么问,袁文义摇摇头道。
“这长途客船有时到得早,有时到得晚,现在打听到的消息还做不得数,我要一直在这随时侯着才行,以免错过去了。”
“说得也是,还是袁管事考虑得周到,难怪东家太太这么信重您,就是这出门在外,实在太不方便了点,还是我们李家庄的条件好。”
出外在门肯定都不方便,不如自家自在,所以许君延没有将车夫的这话放在心上,而是注意到二人话中透露出的另一个信息。
“原来袁管事接下来,还要留在这里等着接其他先生?”
不是说书院已经正式开课了吗?怎么听着,除了他这个临时急聘的先生外,还有其他先生没到?
袁文义微笑着解释道。
“书院本已聘请的有十来位先生,因为今年是第一次招生,没有经验,发现报名的学生远比预计的多,东家太太和高院长只好赶紧联系人,请他们帮忙多介绍些有真材实学的先生,我的任务,就是在这边负责迎接你们几位走水路过来的先生。”
这些先生都是分别从不同的地方过来的,大多都不在江南这一带,距离较远,虽然都已提前寄信给书院,通知书院自己的行程路线及大概的抵达时间,但是在这交通并不发达的大环境中,计划总是赶不上变化,只能靠等。
新开的书院没有底蕴,也没有口碑,招生困难很正常,在已有十来位先生的情况下,听说这南江书院的学生,竟然多到需要临时聘请多位先生的地步,让许君延感到十分意外。
“不知书院中现有多少学生?”
这不是什么秘密,所以袁文义坦然回道。
“书院现有三百八十名学生,为避免浪费资源,书院采取末位淘汰制,每隔三个月,就会综合评一次,刷掉学习态度不认真、品性有缺的学生,从那些报过名,却没能获得入学资格的孩子中,选出相应的人数补上。”
看来这南江书院虽是新开办的,规模却不小,管理方面也很有章程,这让许君延对自己接下来的工作环境充满好感与期待。
“看来这江南文风盛行之名,果然是名不虚传,仅高台这一偏僻县城中的百姓,竟然也都如此支持后辈进学。”
听到他的感慨,一名车夫笑着回道。
“先生有所不知,我们这些普通百姓虽然支持后辈进学,但是家境贫困,纵是有心也无力,若非东家太太仁慈,不仅让我们这些庄上雇工的子女免费入学,对庄外的孩子入学,收费也很低廉,县里能让孩子进学的人家可不多。”
想到介绍他来南江的故友提到过,开设南江书院的只是一家普通乡绅,不是什么大富大贵的大户人家,许君延不禁有些担忧。
“如此说来,书院的运营岂不是都要靠东家补贴,如此规模,恐怕东家也难以承担吧。”
“许先生不必担忧,对于这些问题,东家太太与高院长早有考量,书院只会发展得越来越好,不至于出现难以维系的现象。”
袁文义听高院长提起过,在高台县创办的书院若能赚钱,肯定轮不到他们李家庄,只有像这样,所有人都知道南江书院招的学生越多,东家赔进去的钱越多,才不会惹人注意。
然而以太太的本事,就算书院明面上赔钱,她也有办法从其它方面找补回来,就像太太不惜本钱的规划出几大生活区域,建造出那么多、那么好的房子,以相当于免费的方式租赁给雇工,让他们可以带着家属入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