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4节
新厂的伸缩门是宋援朝从南方定制的,材料轻便外观美观,虽然目前还没能达到后世的自动型伸缩门的程度,开启还是需要人力,可放在厂门口人们走过瞧见目光无不为之吸引。
厂房有四层,一层面积在2000多平米左右,再加上配套的两幢小楼,组成了整个厂区。
四层厂房,一楼是中转仓库和操作区域,二楼至四楼是车间,目前已经在试运行的是位于二楼的饮料车间,而三楼和四楼设备还没全部到位,三四楼的车间未来是作为方便面生产车间使用的。
两幢小楼,一幢是设备楼,包括锅炉房、食堂、浴室、更衣室等等,另一幢就是办公楼了。
办公室的面积并不大,毕竟这里只是分厂和分公司,司特公司的总部如今还是在金陵,所以这边不需要太多的办公区域。
麻雀虽小五脏俱全,在厂区里转了一圈,宋援朝对于目前的进度颇为满意,抽时间和在场的技术人员和一些从总部调来的管理人员开了个会,听了听工作进展,指出了一些目前存在的问题等,忙碌了一天后这才离开。
回到家天已经黑了,林燕她们也早就回来了。
正好是吃饭时间,宋援朝洗了手和大家在餐厅用了晚饭,吃完后宋援朝正要去书房打个电话却被林燕给叫住了。
“援朝,和你说点事儿……”
宋援朝重新坐了下来,问林燕什么事。
林燕告诉他,昨天妈来电话了,说这么多天没见到孩子心里想了,想让她们去金陵住几天,顺便和罗琳一起把孩子带过去。
“这是应该的,妈去了金陵后好几个月都没见着孩子了,这事也怪我,一忙起来就忘了。”宋援朝拍拍自己的额头,责怪自己道:“怪我怪我,这样吧,这个周末我们就和孩子一起过去?对了,罗琳那边应该没什么问题,你单位能抽出时间么?”
林燕笑着告诉宋援朝这没问题,时间久了不行,三四天的假还是可以的,如果宋援朝没意见的话,这周五就去金陵,住上几天等下周二再回来。
宋援朝当然没问题,随口问了她是不是和罗琳已经商量好了?林燕一听就笑了,点头告诉他的确是商量好了,就是担心宋援朝抽不出时间来,所以提前和他说一声。
第544章 隔代亲
听林燕这么说,宋援朝忍不住就笑了起来。
不过话说回来的确也是,现在林燕和罗琳还有两个孩子都在沪海,陈玉琴和林道远在金陵,虽然两地不是很远,平日里也经常打电话沟通,可也有些时日没见着孩子了。
做奶奶(外婆)的想孙子和外孙子了,这是很自然的事,宋援朝想了想对林燕说,如果妈那边方便的话,接她老人家来沪海住段日子也不错,反正家里地方大住得下。
听宋援朝的话,林燕眼睛一亮,觉得这个建议不错,不过这得征求两个老人的意见,现在林道远在金陵一个人呆着也孤单,让妈过来常住肯定不行,陈玉琴估计也不放心爸爸,但一个月来住几天应该没问题。
夫妻两人就着这话题聊了一会儿,定好了具体出发的时间。
事说完,林燕起身准备上楼照看孩子去,正要走的时候突然想起了什么,回头对宋援朝说了一句话,宋援朝听后愣了愣,点点头表示明白。
林燕走后,宋援朝坐在书房里并没有马上打电话,而是点起了一支烟抽着。
片刻后他微微摇头,轻叹一声。
林燕告诉宋援朝,这几天李晓芸的情绪明显不太好,似乎还在为张勇的事过不去心里这个坎。
林燕希望宋援朝有时间可以劝劝李晓芸,毕竟李晓芸是宋援朝看着长大的,和自己的妹妹没什么区别,张勇的事给了李晓芸一个很大的打击,尤其是事后罗阳把张勇留给李晓芸的东西交给她后,李晓芸的心里就更难受了。
张勇现在已经在香江了,也暂时安顿了下来。
虽然走的急,但张勇并不缺钱,这些年他做生意赚了不少钱,哪怕比不上香江那些富豪,可也算是个有钱人。
何况张勇走后,他在沪海的生意还在,虽然不如他亲自操持的时候,每个月依旧能给他带来不少可观进项。
这些收入哪怕张勇在香江无所事事呆着都能保证他的衣食无忧,但张勇是一个从来不甘寂寞的人,哪怕去了香江也是如此。
原本张勇是打算在香江熟悉一段日子后看看有什么可以做的事,可问题在于现在香江的政策已经改变了,当年秦正国去香江的时候当地政策还很宽松,拿身份证很是容易,而现在原本宽松的政策已经取消,再加上张勇他们不是正常入境,哪怕有秦正国帮忙要按正规途径拿身份证也不是件简单的事。
没有身份证别说做事了,就算上大街也是提心吊胆的。
对于这个问题秦正国已经想办法在帮忙解决了,先帮他们搞了一张假身份证,虽然这玩意在专业人士那边靠不住,可能糊弄普通人,马马虎虎能解决一点问题。
要想真正解决身份不是简单的,需要时间和其他复杂的程序,至少短时间解决不了。所以秦正国通过一些渠道给张勇他们先搞了个东南亚某国华侨的身份,护照上的照片是真的,护照也是真的,但是名字是其他信息全是假的,说白了这种护照是通过特殊渠道搞来的“真”护照,只要使用得当基本没什么问题。
可这种护照还是有很大的弊端,最大的弊端就是原本护照的真正持有人。所以要洗白这样的身份还需要想其他的办法,最好的办法就是拿这护照去第三国然后在第三国办理移民,从而拿到真正属于自己的身份。
但是这样的操作很是繁琐,也需要张勇他们离开香江前往第三国。对此秦正国亲自去了香江和张勇他们聊了聊,征询了他们的意见。
张勇很快就做出了决定,考虑到目前国内情况,他知道很长一段时间自己肯定是不可能回来的,权和利弊之下同意按这样的方式操作,用移民的方式彻底改头换面拿到新的身份。
既然决定下来了,张勇他们就不会在香江久留,很快就会从香江启程前往南美某国,然后再从那边取得移民资格后彻底更换身份。
也就是说张勇马上就要离开香江前往大洋彼岸,他这么一走以后再见面的机会非常渺茫,相隔如此遥远,别说是李晓芸了,恐怕宋援朝想再见他也不是件容易的事。
这件事李晓芸还不知道呢,宋援朝特意暂时瞒着她,为了避免林燕说了漏了嘴宋援朝连林燕也都没告诉。
其实张勇走时候给李晓芸留下的东西已经表明了他的态度,但直到最后一刻李晓芸猜发现自己在张勇和罗阳两个人中,心里最终选择的人是谁,只可惜晚了一步,造化弄人这不能不说是一个遗憾。
林燕让宋援朝开导一下李晓芸,可面对这样的情况宋援朝真不知道怎么去开导她。
感情这种事别说女孩子了,哪怕是宋援朝自己都会钻牛角尖,后世的时候他不就是如此么?所以这样的开导对他来说异常困难,要从感情纠结中走出来,也许只有靠李晓芸自己才行。
摇摇头,把这件事暂时抛到了一边,宋援朝打算等过些日子再和李晓芸好好聊聊,目前说这些只有徒增她的伤感,没别的好处。
何况,李晓芸那边还有罗阳陪着呢,张勇的意外退出对于罗阳来说未免不是一件坏事,也许时间是治愈创伤的最好良方,希望李晓芸能在罗阳的陪伴下渐渐想明白这些吧。
一转眼,很快就到了周五。
宋援朝和林燕、罗琳还有两个孩子一起从沪海返回金陵。
考虑到路程的原因,再加上带着孩子,还有罗琳的身份敏感,宋援朝他们没有坐火车回去,而是开着车从沪海回了金陵。
虽然现在还没有四通八达的高速,但从沪海去金陵的国道还是修的不错,一路上开的速度也不慢。
早上出发,中午在半路上休息了下,吃了点东西,下午四点过后就到了金陵,宋援朝进城后先给家里打了个电话,因为他的车子没通行证,所以不打电话的话根本就进不去,等到了地方附近路口已经有人等着了,见到宋援朝的车来后就迎了上来,递给了他一张临时办理的通行证,宋援朝接过后往车前手套箱上一放,谢过来人继续开车往里走。
片刻后,车子稳稳停在了林道远的小楼前,听到车来的声音陈玉琴已经从屋里出来了,车刚停下,她就迫不及待地急急走了过来。
“来了来了!我的大孙子大外孙子总算来了,可想死我了……”好些日子没见孩子了,陈玉琴这些日子是一天要念叨个好几回,哪怕前脚刚给林燕她们打了电话,后脚又担忧孩子在沪海过的好不好,晚上两个孩子的奶喂了没有?孩子是不是和以前一样爱哭什么的,唠叨的翻来覆去林道远脑袋都大了。
林燕她们带和孩子过来,最高兴的其实不是陈玉琴而是林道远,他现在巴不得女儿儿媳妇和两个孩子天天在老伴身边,这样的话就能少听陈玉琴唠叨了。
在燕京的时候,陈玉琴和林燕她们住在一起,林道远那时候多轻松呀?上班回到家能安安静静地在书房里写点东西,或者思考一些问题什么的,可现在没想到老伴一来他反而没了清静,和陈玉琴一起生活了大半辈子的林道远怎么都没想到,自己的老伴有一天会唠叨的他头脑发胀敬而远之。
见到孩子,陈玉琴笑的嘴都合不拢了,而且这么多日子没见孩子,小孩子长的特别快。
分别的时候两个娃娃还咿咿呀呀半句话都说不来呢,现在毛毛都能说上话了,就连阳阳也能喊人了,听着孩子脆生生的说话声,陈玉琴一张老脸开心的如同花儿一般绽放。
一手一个抱起孩子,小心肝小宝贝的一通亲,亲热的不要不要的,看着母亲这副样子,林燕和一旁的罗琳对视一眼,两人忍不住都偷笑了起来。
在门口亲热了一阵,陈玉琴才想起招呼大家进屋。
这地方宋援朝自然不陌生,不过林燕和罗琳还是头一回来,进了屋后好奇地打量着四周,还在陈玉琴的带领下去看了看已经帮她们收拾出来的房间。
“宋同志,您喝茶。”
“谢谢您张姐。”宋援朝正在客厅里刚坐下,一旁就传来张姐的声音,张姐笑盈盈地把一杯茶放在宋援朝面前的茶几上,宋援朝连忙起身道谢。
“不客气,这是我应该做的。”张姐笑着回答道,同时目光朝着二楼方向看了一眼:“昨天晚上开始陈阿姨就念叨着你们要来了,可高兴了。”
“呵呵,隔代亲就是这样,她有好些日子没见着孩子了。”宋援朝笑着说道。
张姐点点头,接着问:“今天准备了不少菜,就等着你们来呢,不过小林同志和小罗同志的口味我不是很清楚,您知道她们有什么忌口么?如果有的话还麻烦您告诉我一声。”
“这个您放心,她们都没什么忌口。”
“好的,那我就放心了,您先坐,我先去厨房那边忙了,再过会儿首长就应该回来了,等他到了我们就开饭?”
“好的,辛苦您了。”宋援朝客气地回到,张姐快步朝着厨房走了去,客厅又剩下了宋援朝一个人。
第545章 培养
林道远是傍晚才回来的,作为领导他每天忙的很,很晚到家是常有的。
不过今天女儿、儿媳带着孩子过来,他特意提前安排好工作就早早回了家,和他一起回来的还有小邵。
和宋援朝在客厅里聊了几句,林道远就急急上楼看孩子去了。
两个小家伙一来就把两位老人的心给抓走了,哪怕林道远也是如此,虽然他不像陈玉琴那样嘴里老是念叨着,可心里却一直想着,现在孩子来了,怎能不第一时间去看看呢。
“邵哥,抽烟。”递了支烟给小邵,小邵道了声谢接过。
“你们的分厂马上就要投产了?”抽了口烟,小邵问。
“下个月正式投产,目前还在做最后的准备。”宋援朝点头道。
“速度真够快的,从拿地到建成再到投产半年都不到吧?”
宋援朝笑道:“不快不行呀,这天已经开始热了,接下来就是饮料的旺季,如果不能抢这一段时间,今年的计划就得推到年后了。快速消费品就是这样,抢的就是时间。”
小邵点头表示理解,接着问:“方便面呢?也打算下月投产?”
“这个没这么快,方便面和饮料不一样,毕竟这是新品,工艺也相对复杂些。按照计划金陵总厂这边先试生产,分厂那边得晚些,不过最晚不会超过八月底,也就是说九月左右就能正式上市了。”
“这个时间来得及?我可是听说梁溪那边已经有厂子开始生产这类产品了。”小邵关切地问了一句。
“这个我也听说了。”宋援朝点点头,梁溪那边的确有一家厂子上马了方便面产品,就在半个月前产品已经正式上市了,而且销售非常不错。
不过宋援朝对此并没有太过担忧,因为他提前让人把对方的产品给买来研究了下,看后心里踏实了许多。
对方的方便面和沪海食品四厂的方便面没什么太多区别,工艺甚至包装都是大同小异,这样的方便面属于初级产品,和司特公司研发的新款方便面还相差甚远。
而且梁溪这家厂子不是什么大厂,只是一家小企业,他们的设备也都是国内生产的设备。
说到设备,今年年初沪海和苏省两地联合研制了国内第一条自动化方便面生产线,这条生产线是根据进口生产线为蓝本自主研发的,虽然产量和其他方面不如进口生产线,但也算是填补了国内的空白。
梁溪这家厂子之所以会搞方便面产品,正是因为他们厂长无意之间知道了这条生产线的诞生,再经过市场调查后觉得方便面市场大有可为,这才力排众议上马了方便面这个新品。
从这点来讲对方是有想法的,而且选择的方向也非常恰当,产品在推出市场后获得的良好反应也证明了这点。
不过对宋援朝来说,这样的一家小厂子并不会对司特公司造成威胁,毕竟对方的产品从本质上远不如司特公司研发的新式方便面,而且产量也远不如司特公司,从方便面市场来看,这是一个长久而广阔的市场,未来的消费量是非常惊人的,仅仅一家小厂根本不可能成为市场的主流,司特公司看重的是整个大市场,而不是眼前短期的利益。
简单和小邵介绍了下方便面的差异和司特公司未来的市场策略,小邵释然笑了起来:“我原本还有点为你担心呢,既然你对这些都早就考虑过了,也有了计划,这个担心也就没这个必要了。”
“话可不能这么说,邵哥您能百忙之中还挂念我这边的事我心里就非常感谢了。”宋援朝摆手道。
“援朝,我问您个事。”
“您说。”
小邵想了想道:“您觉得未来司特公司的发展计划是怎样的?目前除金陵外在其他三地的设厂之后司特公司还有没有其他发展的想法?比如在其他城市建厂?”
小邵的话让宋援朝一愣,这样的询问还是小邵头一次问宋援朝,之前小邵虽然也关心司特公司的情况,但更多的只是替林道远关注而已,作为林道远的秘书,小邵这么做是他的本职工作。
可今天他问这个问题,宋援朝感觉到这是小邵自己想问的,而且还带着一丝期待。
宋援朝想了想坦然告诉小邵,目前在燕京、沪海、山城三地设厂只是一个初步开始,快速消费品和其他产品不一样,靠的是市场的覆盖率和占有率,司特公司接下来的动作会很大,三地设厂只是一个开始而已。
厂房有四层,一层面积在2000多平米左右,再加上配套的两幢小楼,组成了整个厂区。
四层厂房,一楼是中转仓库和操作区域,二楼至四楼是车间,目前已经在试运行的是位于二楼的饮料车间,而三楼和四楼设备还没全部到位,三四楼的车间未来是作为方便面生产车间使用的。
两幢小楼,一幢是设备楼,包括锅炉房、食堂、浴室、更衣室等等,另一幢就是办公楼了。
办公室的面积并不大,毕竟这里只是分厂和分公司,司特公司的总部如今还是在金陵,所以这边不需要太多的办公区域。
麻雀虽小五脏俱全,在厂区里转了一圈,宋援朝对于目前的进度颇为满意,抽时间和在场的技术人员和一些从总部调来的管理人员开了个会,听了听工作进展,指出了一些目前存在的问题等,忙碌了一天后这才离开。
回到家天已经黑了,林燕她们也早就回来了。
正好是吃饭时间,宋援朝洗了手和大家在餐厅用了晚饭,吃完后宋援朝正要去书房打个电话却被林燕给叫住了。
“援朝,和你说点事儿……”
宋援朝重新坐了下来,问林燕什么事。
林燕告诉他,昨天妈来电话了,说这么多天没见到孩子心里想了,想让她们去金陵住几天,顺便和罗琳一起把孩子带过去。
“这是应该的,妈去了金陵后好几个月都没见着孩子了,这事也怪我,一忙起来就忘了。”宋援朝拍拍自己的额头,责怪自己道:“怪我怪我,这样吧,这个周末我们就和孩子一起过去?对了,罗琳那边应该没什么问题,你单位能抽出时间么?”
林燕笑着告诉宋援朝这没问题,时间久了不行,三四天的假还是可以的,如果宋援朝没意见的话,这周五就去金陵,住上几天等下周二再回来。
宋援朝当然没问题,随口问了她是不是和罗琳已经商量好了?林燕一听就笑了,点头告诉他的确是商量好了,就是担心宋援朝抽不出时间来,所以提前和他说一声。
第544章 隔代亲
听林燕这么说,宋援朝忍不住就笑了起来。
不过话说回来的确也是,现在林燕和罗琳还有两个孩子都在沪海,陈玉琴和林道远在金陵,虽然两地不是很远,平日里也经常打电话沟通,可也有些时日没见着孩子了。
做奶奶(外婆)的想孙子和外孙子了,这是很自然的事,宋援朝想了想对林燕说,如果妈那边方便的话,接她老人家来沪海住段日子也不错,反正家里地方大住得下。
听宋援朝的话,林燕眼睛一亮,觉得这个建议不错,不过这得征求两个老人的意见,现在林道远在金陵一个人呆着也孤单,让妈过来常住肯定不行,陈玉琴估计也不放心爸爸,但一个月来住几天应该没问题。
夫妻两人就着这话题聊了一会儿,定好了具体出发的时间。
事说完,林燕起身准备上楼照看孩子去,正要走的时候突然想起了什么,回头对宋援朝说了一句话,宋援朝听后愣了愣,点点头表示明白。
林燕走后,宋援朝坐在书房里并没有马上打电话,而是点起了一支烟抽着。
片刻后他微微摇头,轻叹一声。
林燕告诉宋援朝,这几天李晓芸的情绪明显不太好,似乎还在为张勇的事过不去心里这个坎。
林燕希望宋援朝有时间可以劝劝李晓芸,毕竟李晓芸是宋援朝看着长大的,和自己的妹妹没什么区别,张勇的事给了李晓芸一个很大的打击,尤其是事后罗阳把张勇留给李晓芸的东西交给她后,李晓芸的心里就更难受了。
张勇现在已经在香江了,也暂时安顿了下来。
虽然走的急,但张勇并不缺钱,这些年他做生意赚了不少钱,哪怕比不上香江那些富豪,可也算是个有钱人。
何况张勇走后,他在沪海的生意还在,虽然不如他亲自操持的时候,每个月依旧能给他带来不少可观进项。
这些收入哪怕张勇在香江无所事事呆着都能保证他的衣食无忧,但张勇是一个从来不甘寂寞的人,哪怕去了香江也是如此。
原本张勇是打算在香江熟悉一段日子后看看有什么可以做的事,可问题在于现在香江的政策已经改变了,当年秦正国去香江的时候当地政策还很宽松,拿身份证很是容易,而现在原本宽松的政策已经取消,再加上张勇他们不是正常入境,哪怕有秦正国帮忙要按正规途径拿身份证也不是件简单的事。
没有身份证别说做事了,就算上大街也是提心吊胆的。
对于这个问题秦正国已经想办法在帮忙解决了,先帮他们搞了一张假身份证,虽然这玩意在专业人士那边靠不住,可能糊弄普通人,马马虎虎能解决一点问题。
要想真正解决身份不是简单的,需要时间和其他复杂的程序,至少短时间解决不了。所以秦正国通过一些渠道给张勇他们先搞了个东南亚某国华侨的身份,护照上的照片是真的,护照也是真的,但是名字是其他信息全是假的,说白了这种护照是通过特殊渠道搞来的“真”护照,只要使用得当基本没什么问题。
可这种护照还是有很大的弊端,最大的弊端就是原本护照的真正持有人。所以要洗白这样的身份还需要想其他的办法,最好的办法就是拿这护照去第三国然后在第三国办理移民,从而拿到真正属于自己的身份。
但是这样的操作很是繁琐,也需要张勇他们离开香江前往第三国。对此秦正国亲自去了香江和张勇他们聊了聊,征询了他们的意见。
张勇很快就做出了决定,考虑到目前国内情况,他知道很长一段时间自己肯定是不可能回来的,权和利弊之下同意按这样的方式操作,用移民的方式彻底改头换面拿到新的身份。
既然决定下来了,张勇他们就不会在香江久留,很快就会从香江启程前往南美某国,然后再从那边取得移民资格后彻底更换身份。
也就是说张勇马上就要离开香江前往大洋彼岸,他这么一走以后再见面的机会非常渺茫,相隔如此遥远,别说是李晓芸了,恐怕宋援朝想再见他也不是件容易的事。
这件事李晓芸还不知道呢,宋援朝特意暂时瞒着她,为了避免林燕说了漏了嘴宋援朝连林燕也都没告诉。
其实张勇走时候给李晓芸留下的东西已经表明了他的态度,但直到最后一刻李晓芸猜发现自己在张勇和罗阳两个人中,心里最终选择的人是谁,只可惜晚了一步,造化弄人这不能不说是一个遗憾。
林燕让宋援朝开导一下李晓芸,可面对这样的情况宋援朝真不知道怎么去开导她。
感情这种事别说女孩子了,哪怕是宋援朝自己都会钻牛角尖,后世的时候他不就是如此么?所以这样的开导对他来说异常困难,要从感情纠结中走出来,也许只有靠李晓芸自己才行。
摇摇头,把这件事暂时抛到了一边,宋援朝打算等过些日子再和李晓芸好好聊聊,目前说这些只有徒增她的伤感,没别的好处。
何况,李晓芸那边还有罗阳陪着呢,张勇的意外退出对于罗阳来说未免不是一件坏事,也许时间是治愈创伤的最好良方,希望李晓芸能在罗阳的陪伴下渐渐想明白这些吧。
一转眼,很快就到了周五。
宋援朝和林燕、罗琳还有两个孩子一起从沪海返回金陵。
考虑到路程的原因,再加上带着孩子,还有罗琳的身份敏感,宋援朝他们没有坐火车回去,而是开着车从沪海回了金陵。
虽然现在还没有四通八达的高速,但从沪海去金陵的国道还是修的不错,一路上开的速度也不慢。
早上出发,中午在半路上休息了下,吃了点东西,下午四点过后就到了金陵,宋援朝进城后先给家里打了个电话,因为他的车子没通行证,所以不打电话的话根本就进不去,等到了地方附近路口已经有人等着了,见到宋援朝的车来后就迎了上来,递给了他一张临时办理的通行证,宋援朝接过后往车前手套箱上一放,谢过来人继续开车往里走。
片刻后,车子稳稳停在了林道远的小楼前,听到车来的声音陈玉琴已经从屋里出来了,车刚停下,她就迫不及待地急急走了过来。
“来了来了!我的大孙子大外孙子总算来了,可想死我了……”好些日子没见孩子了,陈玉琴这些日子是一天要念叨个好几回,哪怕前脚刚给林燕她们打了电话,后脚又担忧孩子在沪海过的好不好,晚上两个孩子的奶喂了没有?孩子是不是和以前一样爱哭什么的,唠叨的翻来覆去林道远脑袋都大了。
林燕她们带和孩子过来,最高兴的其实不是陈玉琴而是林道远,他现在巴不得女儿儿媳妇和两个孩子天天在老伴身边,这样的话就能少听陈玉琴唠叨了。
在燕京的时候,陈玉琴和林燕她们住在一起,林道远那时候多轻松呀?上班回到家能安安静静地在书房里写点东西,或者思考一些问题什么的,可现在没想到老伴一来他反而没了清静,和陈玉琴一起生活了大半辈子的林道远怎么都没想到,自己的老伴有一天会唠叨的他头脑发胀敬而远之。
见到孩子,陈玉琴笑的嘴都合不拢了,而且这么多日子没见孩子,小孩子长的特别快。
分别的时候两个娃娃还咿咿呀呀半句话都说不来呢,现在毛毛都能说上话了,就连阳阳也能喊人了,听着孩子脆生生的说话声,陈玉琴一张老脸开心的如同花儿一般绽放。
一手一个抱起孩子,小心肝小宝贝的一通亲,亲热的不要不要的,看着母亲这副样子,林燕和一旁的罗琳对视一眼,两人忍不住都偷笑了起来。
在门口亲热了一阵,陈玉琴才想起招呼大家进屋。
这地方宋援朝自然不陌生,不过林燕和罗琳还是头一回来,进了屋后好奇地打量着四周,还在陈玉琴的带领下去看了看已经帮她们收拾出来的房间。
“宋同志,您喝茶。”
“谢谢您张姐。”宋援朝正在客厅里刚坐下,一旁就传来张姐的声音,张姐笑盈盈地把一杯茶放在宋援朝面前的茶几上,宋援朝连忙起身道谢。
“不客气,这是我应该做的。”张姐笑着回答道,同时目光朝着二楼方向看了一眼:“昨天晚上开始陈阿姨就念叨着你们要来了,可高兴了。”
“呵呵,隔代亲就是这样,她有好些日子没见着孩子了。”宋援朝笑着说道。
张姐点点头,接着问:“今天准备了不少菜,就等着你们来呢,不过小林同志和小罗同志的口味我不是很清楚,您知道她们有什么忌口么?如果有的话还麻烦您告诉我一声。”
“这个您放心,她们都没什么忌口。”
“好的,那我就放心了,您先坐,我先去厨房那边忙了,再过会儿首长就应该回来了,等他到了我们就开饭?”
“好的,辛苦您了。”宋援朝客气地回到,张姐快步朝着厨房走了去,客厅又剩下了宋援朝一个人。
第545章 培养
林道远是傍晚才回来的,作为领导他每天忙的很,很晚到家是常有的。
不过今天女儿、儿媳带着孩子过来,他特意提前安排好工作就早早回了家,和他一起回来的还有小邵。
和宋援朝在客厅里聊了几句,林道远就急急上楼看孩子去了。
两个小家伙一来就把两位老人的心给抓走了,哪怕林道远也是如此,虽然他不像陈玉琴那样嘴里老是念叨着,可心里却一直想着,现在孩子来了,怎能不第一时间去看看呢。
“邵哥,抽烟。”递了支烟给小邵,小邵道了声谢接过。
“你们的分厂马上就要投产了?”抽了口烟,小邵问。
“下个月正式投产,目前还在做最后的准备。”宋援朝点头道。
“速度真够快的,从拿地到建成再到投产半年都不到吧?”
宋援朝笑道:“不快不行呀,这天已经开始热了,接下来就是饮料的旺季,如果不能抢这一段时间,今年的计划就得推到年后了。快速消费品就是这样,抢的就是时间。”
小邵点头表示理解,接着问:“方便面呢?也打算下月投产?”
“这个没这么快,方便面和饮料不一样,毕竟这是新品,工艺也相对复杂些。按照计划金陵总厂这边先试生产,分厂那边得晚些,不过最晚不会超过八月底,也就是说九月左右就能正式上市了。”
“这个时间来得及?我可是听说梁溪那边已经有厂子开始生产这类产品了。”小邵关切地问了一句。
“这个我也听说了。”宋援朝点点头,梁溪那边的确有一家厂子上马了方便面产品,就在半个月前产品已经正式上市了,而且销售非常不错。
不过宋援朝对此并没有太过担忧,因为他提前让人把对方的产品给买来研究了下,看后心里踏实了许多。
对方的方便面和沪海食品四厂的方便面没什么太多区别,工艺甚至包装都是大同小异,这样的方便面属于初级产品,和司特公司研发的新款方便面还相差甚远。
而且梁溪这家厂子不是什么大厂,只是一家小企业,他们的设备也都是国内生产的设备。
说到设备,今年年初沪海和苏省两地联合研制了国内第一条自动化方便面生产线,这条生产线是根据进口生产线为蓝本自主研发的,虽然产量和其他方面不如进口生产线,但也算是填补了国内的空白。
梁溪这家厂子之所以会搞方便面产品,正是因为他们厂长无意之间知道了这条生产线的诞生,再经过市场调查后觉得方便面市场大有可为,这才力排众议上马了方便面这个新品。
从这点来讲对方是有想法的,而且选择的方向也非常恰当,产品在推出市场后获得的良好反应也证明了这点。
不过对宋援朝来说,这样的一家小厂子并不会对司特公司造成威胁,毕竟对方的产品从本质上远不如司特公司研发的新式方便面,而且产量也远不如司特公司,从方便面市场来看,这是一个长久而广阔的市场,未来的消费量是非常惊人的,仅仅一家小厂根本不可能成为市场的主流,司特公司看重的是整个大市场,而不是眼前短期的利益。
简单和小邵介绍了下方便面的差异和司特公司未来的市场策略,小邵释然笑了起来:“我原本还有点为你担心呢,既然你对这些都早就考虑过了,也有了计划,这个担心也就没这个必要了。”
“话可不能这么说,邵哥您能百忙之中还挂念我这边的事我心里就非常感谢了。”宋援朝摆手道。
“援朝,我问您个事。”
“您说。”
小邵想了想道:“您觉得未来司特公司的发展计划是怎样的?目前除金陵外在其他三地的设厂之后司特公司还有没有其他发展的想法?比如在其他城市建厂?”
小邵的话让宋援朝一愣,这样的询问还是小邵头一次问宋援朝,之前小邵虽然也关心司特公司的情况,但更多的只是替林道远关注而已,作为林道远的秘书,小邵这么做是他的本职工作。
可今天他问这个问题,宋援朝感觉到这是小邵自己想问的,而且还带着一丝期待。
宋援朝想了想坦然告诉小邵,目前在燕京、沪海、山城三地设厂只是一个初步开始,快速消费品和其他产品不一样,靠的是市场的覆盖率和占有率,司特公司接下来的动作会很大,三地设厂只是一个开始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