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节
  同样觉得委屈的林远槐,也跟着哭了起来。
  两人的算数可不是白学的,自从和大哥学了数数后,林远槐和林远柏时常会拿出来练练。
  这不,那日刚开始晒柿饼时,他俩就去数了数,笸箩里一共晒着二十六个柿子,想起那甜糯糯的滋味,两人便惦记上了,心想着等柿饼做好了,肯定会有自己吃的。
  第一天,林远槐和林远柏摸了摸柿子,已经不粘手了。
  第二日,两人出去玩之前数了数,还是二十六个。
  第三日,好像已经能闻到甜甜的香味了,两人继续数了数,嗯,依旧二十六个没错。
  第四日,柿子压的扁扁的,红红的颜色,可真好看啊,林远柏和林远槐忍不住吸了吸口水,实在很想吃了怎么办?
  第五日,才吃过早饭,铁蛋就在院墙外大喊着抓蝈蝈去喽,林远槐和林远柏立马冲了出去,把数柿饼的事抛到了脑后。
  第六日,第七日,依旧和第五日一样,两人跟着铁蛋他们,捉蝈蝈,编草笼,装蝈蝈,赛蝈蝈,玩的不亦乐乎。
  第八日,突然惊觉,他们已有好多天没去看过柿饼了,于是两个小家伙很快就来到了笸箩架子前。
  哪知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那许多许多的柿饼呢,怎么只剩六个了啊?
  于是,本着不能吃亏的原则,两人把剩下的柿饼全扫到了怀里,而后找个地方去分着吃了。
  林远柏是越说越伤心,很快又扯着嗓子干嚎了起来,林远槐也紧随其后。
  老林头和吴氏:“……”
  林大柱跟林二柱:“……”
  说得好像他们当大人的偷偷吃独食似的。
  虽心里这样想,可为嘛脸有些红怎么回事?
  ……
  第33章 去县城
  第二日一大早,林远枫和林远松,就背着竹篓去了后山。
  两人前几天就去过一回,看到许多野柿子已经黄了,这会儿过去采摘正正好。
  从家里去山上,大概一个多时辰就能走个来回,一天下来,走个三、四趟是肯定没有问题的。
  两人下山时,还特地割了野草盖在上头,免得被人瞧到背篓里的野柿子。
  而林大柱兄弟三人,则架着长木梯,把后院柿子树上已经黄了的果子采摘了下来。
  柿子树的枝杆特别松脆,摘柿子时,人可不能爬到树上去,所以每次摘柿子,都特别的费劲。
  不过这回可不一样,因为现下树上的柿子还是硬邦邦的,且做柿饼的果子本就不用担心会伤了外皮,所以,没多会儿,兄弟三人就摘了不少的柿子下来。
  老林头和吴氏找出晒席,这是家里晒稻谷用的,这会儿拿它们晒柿饼刚刚好。
  先用笤帚扫去上头的灰,再用热水一遍遍擦了,都是吃进嘴的东西,可得弄得干净些,不然到时准跑了生意。
  就这样,在接下来的一段时间里,林大柱兄弟几个,还有林远枫和林远松,都在忙着做柿饼的事。
  家里几个小的也时不时会加入进去,这不,就连四岁的春燕和春草,也常帮着给柿饼翻个呢。
  周氏刘氏,还有冯氏跟春梅,她们四人依旧忙着手里的绣活,这段时间,带翻盖的笔袋和扇套卖的不错。
  上次林三柱送货过去时,高掌柜特地叮嘱多做一些,周氏几人当然乐意,都是差不多的绣活,可比起荷包帕子,扇套和笔袋的价格可要多出好几文呢。
  这段时日,老林头和吴氏包下了做饭的事,老夫妻俩一个烧火,一个煮饭烧菜,两人有说有笑,仿佛回到了刚分家的那会儿。
  如今整个家里,最没参与感的怕就是林远秋了。
  可这也是没办法的事,在这里念书可不比现代,每个星期能休息上两天,这边除了每半个月放一天的旬假,别的长一些的假期,除了农忙假,怕就是年假了。
  其余时候,林远秋每日都得早早起床去族学晨读,晨读结束,给半个时辰的早饭时间,然后再回班舍继续上课,再之后半个时辰的中饭时间,而后差不多到了酉时才能下学了,每日就跟个小陀螺似的。
  林远秋觉得,在古代,小孩子念书还挺不容易的,就拿自己来说,六岁的年纪,这在现代还是幼儿园的年龄,到了这里就是正正式式的读书人了,听王师母说,那些大户人家的男孩子,大多四岁就开始启蒙,自此想睡个懒觉都难。
  想想都可怕。
  最让林远秋佩服的还是王夫子,居然一人可以同时教好几门课业,除了先前的蒙养教学和明字,以及如今的四书,现下又增加了算学,真是样样都拿手。
  且有一日林远秋去找王夫子时,居然还看到他抱了一把九弦琴出来,想来正准备抚上一抚呢。
  当时看到林远秋诧异的目光,王师母笑道,“这有啥,除了抚九弦琴,你家夫子还会骑射呢。”
  说这话时,林远秋看到,王师母看向王夫子的眼光里,满满的都是崇拜。
  ……
  农忙假过后,族学又多出了九名新生,都是十岁上下的年纪。
  原先十五人,加上如今的九人,二十四名学生同坐在一个班舍里,顿时拥挤了不少。
  新来的学生才开始蒙学,课业进程自然与林远秋他们不同。
  王夫子把娃儿们分开两批授学,先是林远秋他们的四书,等讲学小半个时辰之后,接下来就轮换到了九名新生,由王夫子领着跟读三字经。
  而林远秋他们十五人,则开始习字。
  离着族学不远,有好几棵大樟树种着,这会儿樟树叶在秋风的吹拂下,发出沙沙的声响,如同给此刻念着书的孩童们,打着拍子。
  林远秋从书袋里拿了毛边纸出来,这是他特地让爹帮他买来练字的,比起宣纸,毛边纸要便宜许多。
  此外,毛边纸还有一个最大的好处,那就是涩行效果好,且纸质温润写起来也顺手,不会洇墨,这也是林远秋前世练习书法时的首选用纸,特别是写篆书,老辣的笔法,再配上质朴的纸张,拙味就出来了。
  打开毛边纸,铺在课桌上,而后再拿出小陶碗和装墨汁的瓷瓶,虽已有了砚台,可林远秋还是喜欢带着磨好的墨汁,省得又是砚台又是墨条,还有水,装在书袋里实在不方便。
  如今磨墨的事,都是林远秋亲力亲为,每晚睡觉之前,他会先磨上两砚台的墨汁,等倒进瓷瓶装好后,才上炕睡觉。
  倒出一小半的墨汁在陶碗里后,林远秋拿出毛笔,沾墨调锋,而后运笔于纸上。
  许是年纪还小,使出的笔力还不够,在王夫子眼里觉得林远秋写的不错的字,在林远秋自己看来,还有些稚嫩,其实两者之间并没有冲突,王夫子说好,那是对一个六岁孩童而言,而林远秋,心理年纪已过而立,再对比前世自己的书法,自然有些看不上眼了。
  只是这也是没办法的事,有些东西必须得经过时间的积淀,唯一可能的捷径,怕只有多写多练多花时间了。
  而现下,林远秋觉得,自己能将字写得工整清楚,就是好的。
  如今他们已学到了《论语》的颜渊篇,说起来进程也算蛮快的了。
  林远秋也算摸到了王夫子的教学步骤,应该是先带着大家把四书全部简略的浏览一遍,而后再一篇篇深入讲解。
  林远秋特地准备了一本课堂笔记,为的就是记下文章中词句的释义。
  都说好记性不如烂笔头,记下课堂笔记之后,自己在家研读起来,就方便了许多。
  等抽了空,林远秋准备好好理一理前世好的学习方法,都说好的学习方法有事半功倍的效果,他完全可以把好的方法用到学习中来。
  翻到论语颜渊篇,仔细把文章看过一遍后,林远秋就蘸墨提笔,一字一句写了起来。
  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颜渊曰:“请问其目。”子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
  书写时,林远秋特意没再去看书,他想试着能不能把整篇文章默写下来。
  只可惜有些繁体字自己还是缺少了熟悉,没等一张毛边纸写完,林远秋就被“宾”字给卡住了。
  前世他写书法时,虽用的也是繁体,可这个“宾”字在诗词中的出现率实在太低,所以这会儿有些记不起来,
  林远秋仔细回想了一遍,他记得“宾”字的中间位置好像是个“少”来着,对,应该就是少了一点的“少”字,然后少字的下面,是个繁体的“贝”字。
  按着记忆,林远秋终于把字给写了出来,而后照着书本对了一遍,嗯,自己没有写错。
  ……
  到了十月,柿子熟了,小高山的村民又开始日日忙于摘柿子,卖柿子。
  林大柱和林二柱也隔三差五挑着柿子去镇上贩卖。
  之所以会隔三差五的去,实在是因为家里的新鲜柿子本就不多,若是天天都去的话,不出三天,肯定就全卖光光了。
  这不,两兄弟还一改先前不搭牛车的习惯,特地等着人最多的时候,大模大样的挑着柿子出了门,而后把柿子筐往牛车上一放。
  目的就是,为了让大家有个他们家今年也卖过柿子的印象。
  这么做也是实在没办法,不然全村人都会纳闷,今年你们家怎么一个柿子都不卖啦?
  还有,你们家的柿子呢?
  所以,没法子,该造的假象必须得造。
  这不,后院的那几棵柿子树,在摘柿子做柿饼时,老林头特地让留下树顶的那些柿子,这样远远望过来,他家的柿子树看着才不会光秃秃的,引起旁人的注意。
  今年后山的野柿子,除了长在树顶实在太高的那些,其他的基本都被林远枫和林远松摘回了家。
  正因为如此,所以这会儿,老林头家的柿饼用“饼满为患”来形容都不为过。
  这几日,除了周氏妯娌三人依旧做着绣活,如今家里其他人,都在忙着翻晒柿饼呢。
  之所以要这么做,还是担心柿饼存的时间太久,怕长出绿毛来,好在这样的情况是有,不过没发现几个。
  对于怎么卖柿子,家里已经商量好了,是老林头拿的主意,决定还是直接拿到县城去卖。
  这样做最主要的好处就是,在县城基本不会碰到熟人,再则,自家这么多柿饼,镇上的点心铺子肯定吃不下。
  直接把柿饼卖给点心铺子,是林三柱拿的主意,用他的话说,那就是这种吃食,也只能在点心铺子才卖得出它的身价,不然布袋口打开,人往西市一蹲,怎么看怎么埋汰。
  到时就是再好吃的东西,也卖不出价格来。
  大家一听,觉得实在有理,于是卖柿子的事就这样定下来了。
  十月二十八这日,天才破晓,就见有一辆马车驶进了村,而后直接在村西头的老林头家停了下来。
  很快,从马车厢里跳下一个人来,正是林三柱,为了雇马车,昨晚他特地歇在了镇上。
  而听到马蹄声的林大柱,很快打开了院门,紧接着,一个个装的满满的布袋被林二柱、林远枫、林远松,还有老林头,给搬了出来,林三柱也跑去帮忙。
  一刻钟后,马车掉头出了村,车厢里除了装着的十几袋柿饼,还有林大柱林二柱,以及林三柱,头一趟去县城卖柿饼,兄弟三人决定一起去,这样相互之间也好有个照应。
  马车路过村口时,林冬的牛车还没出发,车上正坐着几位准备去镇上的村人。
  看到马车过来,众人都有些好奇,刚刚看到马车进村时,他们就想看看是谁来着,可惜马车跑的太快,他们啥都没瞧见。
  这会儿,车上装着好几百斤的柿饼,加之村路有些坑洼,马车的速度自然慢下不少。
  一阵晨风吹过,掀开了车窗上的帘幔,林大柱的脸一晃而过,等村人们都反应过来后,马车已经出了村路,到了平坦的官道上了。
  车夫一扬马鞭,马车嗒嗒嗒的跑了起来,很快消失在众人的视野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