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2节
之前俩孩子见着他就哭闹,还骂他,新婚第二日,他不想去老院子挨骂,便把早就准备好的金锁让黎大忠带去老院。
陶竹仔细打量了他的神色,劝道:“俩孩子小,不懂事,以后好好教肯定会变好的。看大忠哥就知道了。”
“嗯,我不急。”
白柚笑了下,他既然选择了黎大忠,那当然也要接受俩孩子。
黎大忠是好人,待俩孩子极好,他不想在孩子的事情上和黎大忠起冲突。
受过亡夫家的折磨,现在他只求他男人能待他好,只要黎大忠待他一心一意,旁的他都愿意让。
陶竹瞧着白柚脸上的笑,莫名想到了黎荞的话。
之前黎荞说,哪怕他一辈子不生孩子也没关系,大不了过继一个。
可看白柚这情况,白柚愿意接纳俩孩子,俩孩子却觉得白柚抢走了黎大忠,因此哭着闹着要韩小雁这个亲娘,这个现状,白柚得付出不少心力去解决……
若不是自己亲生的,那总会有隔阂吧。
哪怕黎家人愿意把自己的孩子过继给他们夫夫,但孩子自己会怎么想呢?
想到此,他不由低头看了眼自己的肚子。
调理这么久了,连燕窝、鲍鱼都吃上了,黎荞也很努力,可怎么还没动静?
晚上,陶竹比平日里热情了不少,他不想让黎荞去猜他为什么热情,就直接表明他有些郁闷。
是真的郁闷。
他想不想生是一回事。
但能不能生,那就是另外一回事了。
黎荞听了他这话,立马掰着手指给他算时间:“明年咱们得去府城,后年得去京城,山高路远,若你真怀孕了,那得多辛苦?”
“这两年内一定不要有孩子,等咱们安定下来之后再说。”
陶竹:“……”
是哦。
这两年内他的确不能怀孕,不然到时候他不仅要受罪,也不能照顾这人的衣食起居。
他还得和这人一起拿下院试的案首呢。
这么一想,陶竹不郁闷了,笑着去亲黎荞。
孩子什么的,往后稍稍。
他还没和这人过够二人世界呢。
白柚和黎大忠成亲的第三日,沈画来了。
因为今日不是白柚的大喜日子,于是他忍不住又哭了,眼睛红通通跟兔子似的。
陶竹看的有些心疼,他觉得沈画就是有钱版、娇气版的郑浅浅,整个人白白嫩嫩,可可爱爱,性子也好,多好一小哥儿啊,结果现在却被徐家人嫌弃。
陪了沈画一日,沈画走时依旧蔫蔫的,陶竹回到家,晚上睡觉时和黎荞说起此事,不住的叹气。
“我让他和徐瑛挑明,他不敢,他怕徐瑛也是这么想的。”
“白柚实在是看不下去了,他让你以后多留意留意,想给沈画寻个比徐瑛更好的。”
“……好。”
黎荞应了下来。
不过,就目前来说,他寻不到比徐瑛更好的。
此次去府城考试,虽然认识了不少人,但在方方面面都能和徐瑛相比的,一个都没有。
而以他目前的社交圈来说,至少在明年院试前,他不会认识更多的人。
因为接下来一年,他要苦读。
再加上此时没网络不能在网上交友,他去哪儿寻优质青年呢。
黎荞把陶竹的交代放在心里,白日里还是以读书为主。
此前他把三史三传对照着注释书认认真真读了一遍,一边读一边记笔记,他记的笔记很有用,现在帮了他大忙。
像是三史,这三本书都是纪传体史书。
纪传体史书的优点很明确,但缺点也很明确,它不能记录一个历史事件的全部过程,同一件事会出现在多个篇章中,前前后后能出现好几次。
也不能记录历史事件与历史事件之间的关系。
于是黎荞便自己做笔记,把这些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全都单独整理出来。
他把某个历史人物的生平,功与过,对后世的影响,一点点从这三本史书中摘出来。
历史事件也是如此,某个历史事件发生的原因,发生的过程,当时的意义,对后世的影响等,也都摘出来,单独记到他的笔记本上。
他将这些进行归纳整理,到目前为止,他整理出的笔记厚度快赶得上三史的厚度了。
这种法子虽然辛苦些,但对他而言很有效果,想查询某个人物某个事件,他直接翻自己的笔记就行,方方面面,全都记得清清楚楚。
而且,还能够加深对原文的理解和背诵。
靠着他自己的笔记,他的苦读颇有成效,再加上他现在是二级异能者,记忆力比一级时更好,所以他每天的苦读都很有效果。
学习日日有成效,这种满足感和成就感刺激着他,让他忍不住更努力。
在黎荞专心苦读时,夏天来了。
天气炎热了起来。
今年雨水不如前两年足,麦收时雨水少,这是好事,可等麦子收完了还不下雨,那就是坏事了。
此时灌溉基本上靠人力,人们用水桶从河里、水井里挑水,然后担到自家的田地里去浇灌干涸的庄稼。
一整日下来,人们的肩膀被挑担磨的通红,但田地却是没浇灌多少。
粒粒皆辛苦,这五个字并不只是说说而已,背后是无数的汗水和精疲力竭。
黎荞的龙骨水车在他一次又一次的“试验”中,已经做出来了。
此时他的龙骨水车派上了用场。
像是朱家村的那些特等田和上等田,靠着龙骨水车,只需要几个人就能灌溉。
但是,没有靠近河边的田地就只能靠水井了。
这两年三柳村家家户户都挣了不少银子,有银子之后,村人们都买了牛车。
没办法,冬日里要往红薯作坊运送红薯,只靠着板车速度太慢,影响他们挣钱。
所以,每家每户都把牛车给安排上了。
有了牛车,不用再跟从前似的用挑担担着水去灌溉,可以用牛车拉着水桶去灌溉。
村人对此很满意。
但黎荞不满意。
他当即给黎谷安排了新任务:打井。
在田地里多打几口井,那灌溉的时候就能少走几步路。
不过,想要更省力一些,还是得挖河。
像是土坯砖路旁边就可以挖个小河,这样附近的农人就能省些力气了。
当然,还有他自家的田地。
但挖河这种事需要知会江知县,于是,挑了个不太炎热的日子,黎荞和陶竹去县城找江知县。
江知县最近挺忙的,黎荞陶竹去的时候他不在平城,他去隔壁永兴县了。
随着圣上为粉条写的小作文传开,外地的大商人嗅到了商机,有些腿脚快的已经来了平城,要进行实地考察。
而且,府城那些把粉条贩去外省的大商人也有了反馈,说粉条虽然贵,但在外省卖的不错。
普通小百姓肯定是吃不起的,但贵人们富人们吃得起,也舍得吃。
在这种情况下,明知府想要大干一场。
之前因为不能给粉条找来销路,所以,在种红薯的时节,明知府没有让其他四县大规模种红薯。
现在粉条不愁销路了,明知府便让其他四县多种些红薯。
农人自家的田地如果种上了其他庄稼,那就在家里的菜地里、不属于公家的荒地里种一些。
此时种还不算晚,多种一些,那冬日就能多挣一些钱。
红薯种上之后,明知府让其他四县直接照搬平城的经验建红薯作坊,挑选工人。
所以,江知县得挨个去其他四县进行指导。
今年过后,粉条不仅仅是平城的特产,还是整个河西府的特产,代表着河西府的脸面,因此,不管是江知县还是明知府,对红薯作坊和工人的要求都很高。
但可惜的是,并不是每个知县都跟江知县这般野心勃勃,想要干出一番事业来。
当知县也很好嘛,土皇帝,只要不出大错,虽然不会升官,但也不会往下降。
因此,江知县在永兴县的指导工作进行的不太顺畅,原本七八日就能完事,结果硬生生拖了十余天还没回平城。
江知县不在,黎荞陶竹只能回村。
罢了,反正挖河不是一日能挖出来的,他还是先专注打井吧。
不仅给自家打,给村子里也打几口,让村人也省省力气。
当黎荞忙着寻打井队时,刚和黎大山成亲两个月的郑浅浅怀孕了。
成亲两个月就有了身孕,黎大山和郑浅浅都很高兴,如同郑浅浅在府城时念叨的那般,他要赶紧和黎大山生个宝宝,好沾一沾黎荞的喜气。
看,果然有宝宝了。
黎荞对此只能说这俩人就该成为夫夫,成亲之后不仅小日子过的蜜里调油,孩子也出现的这么及时。
非常圆满。
但他和陶竹是真的不急,眼下专注打井,若是灌溉的问题不解决,那到了秋日红薯就不能大丰收了。
红薯不能大丰收,可是要影响他和陶竹的收入的。
陶竹仔细打量了他的神色,劝道:“俩孩子小,不懂事,以后好好教肯定会变好的。看大忠哥就知道了。”
“嗯,我不急。”
白柚笑了下,他既然选择了黎大忠,那当然也要接受俩孩子。
黎大忠是好人,待俩孩子极好,他不想在孩子的事情上和黎大忠起冲突。
受过亡夫家的折磨,现在他只求他男人能待他好,只要黎大忠待他一心一意,旁的他都愿意让。
陶竹瞧着白柚脸上的笑,莫名想到了黎荞的话。
之前黎荞说,哪怕他一辈子不生孩子也没关系,大不了过继一个。
可看白柚这情况,白柚愿意接纳俩孩子,俩孩子却觉得白柚抢走了黎大忠,因此哭着闹着要韩小雁这个亲娘,这个现状,白柚得付出不少心力去解决……
若不是自己亲生的,那总会有隔阂吧。
哪怕黎家人愿意把自己的孩子过继给他们夫夫,但孩子自己会怎么想呢?
想到此,他不由低头看了眼自己的肚子。
调理这么久了,连燕窝、鲍鱼都吃上了,黎荞也很努力,可怎么还没动静?
晚上,陶竹比平日里热情了不少,他不想让黎荞去猜他为什么热情,就直接表明他有些郁闷。
是真的郁闷。
他想不想生是一回事。
但能不能生,那就是另外一回事了。
黎荞听了他这话,立马掰着手指给他算时间:“明年咱们得去府城,后年得去京城,山高路远,若你真怀孕了,那得多辛苦?”
“这两年内一定不要有孩子,等咱们安定下来之后再说。”
陶竹:“……”
是哦。
这两年内他的确不能怀孕,不然到时候他不仅要受罪,也不能照顾这人的衣食起居。
他还得和这人一起拿下院试的案首呢。
这么一想,陶竹不郁闷了,笑着去亲黎荞。
孩子什么的,往后稍稍。
他还没和这人过够二人世界呢。
白柚和黎大忠成亲的第三日,沈画来了。
因为今日不是白柚的大喜日子,于是他忍不住又哭了,眼睛红通通跟兔子似的。
陶竹看的有些心疼,他觉得沈画就是有钱版、娇气版的郑浅浅,整个人白白嫩嫩,可可爱爱,性子也好,多好一小哥儿啊,结果现在却被徐家人嫌弃。
陪了沈画一日,沈画走时依旧蔫蔫的,陶竹回到家,晚上睡觉时和黎荞说起此事,不住的叹气。
“我让他和徐瑛挑明,他不敢,他怕徐瑛也是这么想的。”
“白柚实在是看不下去了,他让你以后多留意留意,想给沈画寻个比徐瑛更好的。”
“……好。”
黎荞应了下来。
不过,就目前来说,他寻不到比徐瑛更好的。
此次去府城考试,虽然认识了不少人,但在方方面面都能和徐瑛相比的,一个都没有。
而以他目前的社交圈来说,至少在明年院试前,他不会认识更多的人。
因为接下来一年,他要苦读。
再加上此时没网络不能在网上交友,他去哪儿寻优质青年呢。
黎荞把陶竹的交代放在心里,白日里还是以读书为主。
此前他把三史三传对照着注释书认认真真读了一遍,一边读一边记笔记,他记的笔记很有用,现在帮了他大忙。
像是三史,这三本书都是纪传体史书。
纪传体史书的优点很明确,但缺点也很明确,它不能记录一个历史事件的全部过程,同一件事会出现在多个篇章中,前前后后能出现好几次。
也不能记录历史事件与历史事件之间的关系。
于是黎荞便自己做笔记,把这些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全都单独整理出来。
他把某个历史人物的生平,功与过,对后世的影响,一点点从这三本史书中摘出来。
历史事件也是如此,某个历史事件发生的原因,发生的过程,当时的意义,对后世的影响等,也都摘出来,单独记到他的笔记本上。
他将这些进行归纳整理,到目前为止,他整理出的笔记厚度快赶得上三史的厚度了。
这种法子虽然辛苦些,但对他而言很有效果,想查询某个人物某个事件,他直接翻自己的笔记就行,方方面面,全都记得清清楚楚。
而且,还能够加深对原文的理解和背诵。
靠着他自己的笔记,他的苦读颇有成效,再加上他现在是二级异能者,记忆力比一级时更好,所以他每天的苦读都很有效果。
学习日日有成效,这种满足感和成就感刺激着他,让他忍不住更努力。
在黎荞专心苦读时,夏天来了。
天气炎热了起来。
今年雨水不如前两年足,麦收时雨水少,这是好事,可等麦子收完了还不下雨,那就是坏事了。
此时灌溉基本上靠人力,人们用水桶从河里、水井里挑水,然后担到自家的田地里去浇灌干涸的庄稼。
一整日下来,人们的肩膀被挑担磨的通红,但田地却是没浇灌多少。
粒粒皆辛苦,这五个字并不只是说说而已,背后是无数的汗水和精疲力竭。
黎荞的龙骨水车在他一次又一次的“试验”中,已经做出来了。
此时他的龙骨水车派上了用场。
像是朱家村的那些特等田和上等田,靠着龙骨水车,只需要几个人就能灌溉。
但是,没有靠近河边的田地就只能靠水井了。
这两年三柳村家家户户都挣了不少银子,有银子之后,村人们都买了牛车。
没办法,冬日里要往红薯作坊运送红薯,只靠着板车速度太慢,影响他们挣钱。
所以,每家每户都把牛车给安排上了。
有了牛车,不用再跟从前似的用挑担担着水去灌溉,可以用牛车拉着水桶去灌溉。
村人对此很满意。
但黎荞不满意。
他当即给黎谷安排了新任务:打井。
在田地里多打几口井,那灌溉的时候就能少走几步路。
不过,想要更省力一些,还是得挖河。
像是土坯砖路旁边就可以挖个小河,这样附近的农人就能省些力气了。
当然,还有他自家的田地。
但挖河这种事需要知会江知县,于是,挑了个不太炎热的日子,黎荞和陶竹去县城找江知县。
江知县最近挺忙的,黎荞陶竹去的时候他不在平城,他去隔壁永兴县了。
随着圣上为粉条写的小作文传开,外地的大商人嗅到了商机,有些腿脚快的已经来了平城,要进行实地考察。
而且,府城那些把粉条贩去外省的大商人也有了反馈,说粉条虽然贵,但在外省卖的不错。
普通小百姓肯定是吃不起的,但贵人们富人们吃得起,也舍得吃。
在这种情况下,明知府想要大干一场。
之前因为不能给粉条找来销路,所以,在种红薯的时节,明知府没有让其他四县大规模种红薯。
现在粉条不愁销路了,明知府便让其他四县多种些红薯。
农人自家的田地如果种上了其他庄稼,那就在家里的菜地里、不属于公家的荒地里种一些。
此时种还不算晚,多种一些,那冬日就能多挣一些钱。
红薯种上之后,明知府让其他四县直接照搬平城的经验建红薯作坊,挑选工人。
所以,江知县得挨个去其他四县进行指导。
今年过后,粉条不仅仅是平城的特产,还是整个河西府的特产,代表着河西府的脸面,因此,不管是江知县还是明知府,对红薯作坊和工人的要求都很高。
但可惜的是,并不是每个知县都跟江知县这般野心勃勃,想要干出一番事业来。
当知县也很好嘛,土皇帝,只要不出大错,虽然不会升官,但也不会往下降。
因此,江知县在永兴县的指导工作进行的不太顺畅,原本七八日就能完事,结果硬生生拖了十余天还没回平城。
江知县不在,黎荞陶竹只能回村。
罢了,反正挖河不是一日能挖出来的,他还是先专注打井吧。
不仅给自家打,给村子里也打几口,让村人也省省力气。
当黎荞忙着寻打井队时,刚和黎大山成亲两个月的郑浅浅怀孕了。
成亲两个月就有了身孕,黎大山和郑浅浅都很高兴,如同郑浅浅在府城时念叨的那般,他要赶紧和黎大山生个宝宝,好沾一沾黎荞的喜气。
看,果然有宝宝了。
黎荞对此只能说这俩人就该成为夫夫,成亲之后不仅小日子过的蜜里调油,孩子也出现的这么及时。
非常圆满。
但他和陶竹是真的不急,眼下专注打井,若是灌溉的问题不解决,那到了秋日红薯就不能大丰收了。
红薯不能大丰收,可是要影响他和陶竹的收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