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0章
“我也是这么认为的,斯大林同志。”莫洛托夫面带笑容的道,“现在的南斯拉夫肯定迫切的需要苏联的支持,对帝国主义进行声讨。其实处在我们的角度上,这是一件好事。”
斯大林满意的点头,对这个答案非常的满意,做出了自己的决定,“这毫无疑问是帝国主义对南斯拉夫内政的干涉,在道义上苏联绝对会站在南斯拉夫一边,对这种敌视进行声讨,不过为了世界大战尚未结束的大局,我会在波茨坦会议上和丘吉尔、杜鲁门进行交涉。”
这个意思已经非常明白了,斯大林不会因为这一次的难民越境问题,就破坏已经决定好了的波茨坦会议,相反要在波茨坦会议上为南斯拉夫主持公道。
莫洛托夫心里明白,对于桀骜不驯的铁托,斯大林其实心里乐于看对方的窘迫,甚至为这一次的突发事件心里叫好,只是表面上不会说出来。
如果是苏联内部出现了大批反对派逃到了美国人的地盘上,那么这一次斯大林肯定会借着这一次的波茨坦会议,对美国施压把反对派弄过来。
但这是南斯拉夫的事情,斯大林在波茨坦会议上的谴责就仅仅在于道义上,说实话他巴不得这些反对派不要回来,只要这些反对派存在一天,铁托就不敢对苏联过于不尊重。
离开克里姆林宫的莫洛托夫,准备了两份声明,对于即将召开的波茨坦会议采取欢迎态度,发往贝尔格莱德的声明,则站在了铁托的角度上,认为这是对新生南斯拉夫的颠覆,什么帝国主义的敌视啊,什么阶级感情啊,反正也不要钱随便写。
稍晚时候,亚历山大卡多根就拿着苏联人的声明,再次来到爱德华·布里奇斯请教。
“就像是我说的,现在这是美国人的问题,苏联人保持了谴责的权利。”爱德华·布里奇斯彻底的放下了心,有时候确实应该让子弹飞一会。
第82章 解职令
“我也从这一次的突发事件当中学到了耐心。”先习惯性的拍了一下马屁,亚历山大卡多根像是想起来什么一般道,“这样看来艾伦的运气真是不错,可以免于被处罚了。”
“从他回到伦敦之后,以及所开展的工作来看,确实处在过度忙碌当中,只能年轻真好,有着用不完的精力。”爱德华·布里奇斯莞尔一笑,有些羡慕的道,“这才多长时间,几乎就跑遍了盟军的辖区,当然事情做的多,自然出现失误的可能性就越大。”
做得越多错的越多,这种情况在伦敦也是存在的,爱德华·布里奇斯在公务员系统当中多年,自然对此一清二楚。
“年轻人总是有些理想的,只要这种理想不危险就行了。”亚历山大卡多根在一旁道。
“理想?啊,当然是很重要的!”爱德华·布里奇斯险些口误说了实话,但马上继续道,“艾伦很早就被老威尔逊带到了国外,接触一些不合时宜的想法的可能,倒不是没有。但是从目前看来非常令人欣慰,英属印度的经历不是白来的。”
殖民地公务员是大英帝国公务员体系重要的组成部分,谁让大英帝国是殖民帝国呢,不说别人,他身边这个外交部常任秘书亚历山大卡多根,就是殖民地公务员的一个代表人物。
殖民地公务员当中,英属印度的公务员又是其中最庞大的集团,英属印度十万公务员和他们的家庭,分量甚至不比本土的公务员小,数量上就已经接近了本土公务员的一半。
如果不是英属印度的公务员群体重要,巴伦爵士也不会在爱德华·布里奇斯这里被格外看重,这不是他对巴伦爵士格外偏爱,而是谁做到内阁秘书的位置,都会做出一样的选择。
就艾伦威尔逊的失误来说,爱德华·布里奇斯从最近的汇报来看,无非就是精力过于旺盛,刚到欧洲想要进步心切,出现了一定的疏忽。
这都是可以原谅的,要说有心之举是不会的,不过和海得拉巴君主阿里汗有些暗箱操作,倒不是不可能,因为从到达汉堡的那一船粮食来看,艾伦威尔逊应该是在某些地方,正在帮助阿里汗做一些事。
这一番讨论,决定了艾伦威尔逊没有被这一次的难民越境波及到。内阁秘书和外交部常任秘书已经决定了,这就是一场无法预测的孤立事件,出现这样的事情谁都不想,但出现了也只能坦然面对。
大英帝国在这件事上没有责任,这是美国的问题,苏联可以保留追究的权利。但大英帝国愿意为此努力,让团结的同盟国不要因此互相指责。
至于艾伦威尔逊的处理决定,就是由他和美国方便保持联络,协助后续的处理。
“这不好吧!”艾伦威尔逊在被亚历山大卡多根点拨了之后,心里也有些不好意思起来。
这和让狼看着羊群有什么区别?他其实心里明白难民越境的后果,心里和明镜一般。
正是因为明白这件事的后果,他才要这么做,一方面是激起苏联的敌意。但好像没什么作用,苏联已经传来消息,要在波茨坦会议上提出抗议。
另外一个方面,就会是南斯拉夫的问题了,有这么一群强大的反对者在国外。铁托不管是愿意还是不愿意,都必须向苏联靠拢。
这么做的原因只有一个,目前的苏联还过于弱小,而且原本的欧洲冷战对峙,苏联阵营确实是被美国阵营包围的,甚至就算是南斯拉夫加入华约,也只是将地缘上的劣势拉平。
斯大林满意的点头,对这个答案非常的满意,做出了自己的决定,“这毫无疑问是帝国主义对南斯拉夫内政的干涉,在道义上苏联绝对会站在南斯拉夫一边,对这种敌视进行声讨,不过为了世界大战尚未结束的大局,我会在波茨坦会议上和丘吉尔、杜鲁门进行交涉。”
这个意思已经非常明白了,斯大林不会因为这一次的难民越境问题,就破坏已经决定好了的波茨坦会议,相反要在波茨坦会议上为南斯拉夫主持公道。
莫洛托夫心里明白,对于桀骜不驯的铁托,斯大林其实心里乐于看对方的窘迫,甚至为这一次的突发事件心里叫好,只是表面上不会说出来。
如果是苏联内部出现了大批反对派逃到了美国人的地盘上,那么这一次斯大林肯定会借着这一次的波茨坦会议,对美国施压把反对派弄过来。
但这是南斯拉夫的事情,斯大林在波茨坦会议上的谴责就仅仅在于道义上,说实话他巴不得这些反对派不要回来,只要这些反对派存在一天,铁托就不敢对苏联过于不尊重。
离开克里姆林宫的莫洛托夫,准备了两份声明,对于即将召开的波茨坦会议采取欢迎态度,发往贝尔格莱德的声明,则站在了铁托的角度上,认为这是对新生南斯拉夫的颠覆,什么帝国主义的敌视啊,什么阶级感情啊,反正也不要钱随便写。
稍晚时候,亚历山大卡多根就拿着苏联人的声明,再次来到爱德华·布里奇斯请教。
“就像是我说的,现在这是美国人的问题,苏联人保持了谴责的权利。”爱德华·布里奇斯彻底的放下了心,有时候确实应该让子弹飞一会。
第82章 解职令
“我也从这一次的突发事件当中学到了耐心。”先习惯性的拍了一下马屁,亚历山大卡多根像是想起来什么一般道,“这样看来艾伦的运气真是不错,可以免于被处罚了。”
“从他回到伦敦之后,以及所开展的工作来看,确实处在过度忙碌当中,只能年轻真好,有着用不完的精力。”爱德华·布里奇斯莞尔一笑,有些羡慕的道,“这才多长时间,几乎就跑遍了盟军的辖区,当然事情做的多,自然出现失误的可能性就越大。”
做得越多错的越多,这种情况在伦敦也是存在的,爱德华·布里奇斯在公务员系统当中多年,自然对此一清二楚。
“年轻人总是有些理想的,只要这种理想不危险就行了。”亚历山大卡多根在一旁道。
“理想?啊,当然是很重要的!”爱德华·布里奇斯险些口误说了实话,但马上继续道,“艾伦很早就被老威尔逊带到了国外,接触一些不合时宜的想法的可能,倒不是没有。但是从目前看来非常令人欣慰,英属印度的经历不是白来的。”
殖民地公务员是大英帝国公务员体系重要的组成部分,谁让大英帝国是殖民帝国呢,不说别人,他身边这个外交部常任秘书亚历山大卡多根,就是殖民地公务员的一个代表人物。
殖民地公务员当中,英属印度的公务员又是其中最庞大的集团,英属印度十万公务员和他们的家庭,分量甚至不比本土的公务员小,数量上就已经接近了本土公务员的一半。
如果不是英属印度的公务员群体重要,巴伦爵士也不会在爱德华·布里奇斯这里被格外看重,这不是他对巴伦爵士格外偏爱,而是谁做到内阁秘书的位置,都会做出一样的选择。
就艾伦威尔逊的失误来说,爱德华·布里奇斯从最近的汇报来看,无非就是精力过于旺盛,刚到欧洲想要进步心切,出现了一定的疏忽。
这都是可以原谅的,要说有心之举是不会的,不过和海得拉巴君主阿里汗有些暗箱操作,倒不是不可能,因为从到达汉堡的那一船粮食来看,艾伦威尔逊应该是在某些地方,正在帮助阿里汗做一些事。
这一番讨论,决定了艾伦威尔逊没有被这一次的难民越境波及到。内阁秘书和外交部常任秘书已经决定了,这就是一场无法预测的孤立事件,出现这样的事情谁都不想,但出现了也只能坦然面对。
大英帝国在这件事上没有责任,这是美国的问题,苏联可以保留追究的权利。但大英帝国愿意为此努力,让团结的同盟国不要因此互相指责。
至于艾伦威尔逊的处理决定,就是由他和美国方便保持联络,协助后续的处理。
“这不好吧!”艾伦威尔逊在被亚历山大卡多根点拨了之后,心里也有些不好意思起来。
这和让狼看着羊群有什么区别?他其实心里明白难民越境的后果,心里和明镜一般。
正是因为明白这件事的后果,他才要这么做,一方面是激起苏联的敌意。但好像没什么作用,苏联已经传来消息,要在波茨坦会议上提出抗议。
另外一个方面,就会是南斯拉夫的问题了,有这么一群强大的反对者在国外。铁托不管是愿意还是不愿意,都必须向苏联靠拢。
这么做的原因只有一个,目前的苏联还过于弱小,而且原本的欧洲冷战对峙,苏联阵营确实是被美国阵营包围的,甚至就算是南斯拉夫加入华约,也只是将地缘上的劣势拉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