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节
“不瞒你说,包括庞士元在内,我的亲卫营确切人数是一千八百七十三人。”
张虎和陈生大吃一惊,异口同声。“才这么一点人?”
“兵在精不在多。”周瑜接过了话题,解释道:“战场上生死攸关,身强力壮、训练有素的战士可以以一当十,闻鼓而进,闻金而退,如臂使指,如果强弱参差,或者有令不行,有禁不止,将领就算指挥能力再强也很难取胜。所以兵法第一条就是精选士卒,以质取胜。”
张虎、陈生点头附和,却没多少诚意,敷衍之意其明。谁不知道要用精兵,可是精兵难得,大多数情况下比的还是兵力众寡。见他们这副神情,周瑜和孙策交换了一个眼神。孙策阴了脸,眼皮也耷拉下来。周瑜接着说道:“精选士卒,除了方便作战,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
看到孙策变脸,陈张二人已经有些惴惴。他们都是降将,刚刚又离开孙策一段时间,这时候惹孙策发怒肯定没什么好果子吃。张虎强笑道:“还请周将军指教。”
“兵马未动,粮草先行。作战时,每个士卒每天六升米必须保证供应,必要时还要提供一定的酒肉,否则很难维持足够的体力。强壮者如此,老弱者也一样。以一营两千人为例,如果有一半老弱,则每天就有六十石粮食浪费了,一个月就是一千八百石。这还没算军衣、军械之类的消耗。”
陈张二人心里咯噔一下,明白孙策的意思了。不精选士卒,就不供应军粮和军械。
“眼下要围攻宛城,不是一天两天就能攻得下的,我们如果不精打细算,恐怕撑不了太久。”周瑜笑得很温和,但语气却严肃起来,敲打的意思非常明显。“我们所需的粮草辎重都要从襄阳甚至更远的地方运来,每运来一石粮,路上就要消耗三石、四石甚至更多的粮食。”
陈生吸了一口气,看看张虎,悄悄地点点头。人在矮檐下,不得不低头。周瑜已经把话说到这份上了,如果他们还不识趣,那就是给脸不要脸了。一旦孙策减少他的军粮供应,他的部下随时可能哗变。
“将军说得太对了,我们也正有此意。”
见二人识相,主动低头,孙策脸上重新浮出笑意。“你们不要误会,我不是想克扣你们的军粮,我只是想将这些辛苦运来的粮草用到实处。你们各有一营,我会按照你们现有的标准供应,可是战利品就得靠你们自己去取了,功大则多,功小则少,无功就只能看着别人大碗喝酒,大块吃肉。”
陈生、张虎尴尬不已,却也暗自松了一口气。至少孙策没有用克扣军粮强迫他们精减人马,多少留了点面子。可是事到如今,不精简也不行了,留着这些吃闲饭的老弱,不如把这些人交给孙策负担。
“将军说得有理,虽说富贵在天,却也是要自已去争取的,总不会从天上掉下来。”
“你们能这么想,我很高兴。”孙策给周瑜递了一个眼神。“公瑾,这两个营就交给你吧,尽快完成挑选,加强训练。五日后旬校,我要看到他们的进步。半个月后,我希望他们能有一番新气象。”
陈生不解。“将军,什么是旬校?”
周瑜笑了。“二位有所不知,将军新立的规矩,凡是战士,十日一校,称为旬校,胜者赏,败者罚。二位来之前,上一次旬校刚刚过去五日,五日后,你们就要参加旬校了。二位,我的脸面能不能保全,就看二位能不能大力襄助了。”
陈生、张虎顿时后悔了。早知如此辛苦,还不如在袁术身边混混呢。
邓展和董聿交换了一个眼神,摇了摇头,毫不掩饰对陈张二人的轻蔑。“贼就是贼,乌合之众,永远不可能成为真正的战士。”
陈生、张虎顿时恼了,不约而同的起身,大声说道:“请将军放心,我等一定全力以赴,在所不辞。”
第143章 分谤
随孙策从军以来,周瑜第一次独立领兵。
周瑜与孙策同年,又情如兄弟,并称双璧,但周瑜也是个很骄傲的人,看着孙策短短的几个月就成为统兵数千的将领,他再为孙策高兴,心里多少有些遗憾。只是孙策有个名将父亲,近水楼台,他也只有羡慕的份。庐江周家是世家,还出过太尉,但他父亲只是一个洛阳令,不可能像孙坚扶持孙策那样一下子就给他几千人马。
现在,孙策满足了他的愿望,给了他两个营。
周瑜不愿意放弃任何机会,接风宴后又将张虎、陈生请到自己的大帐里,命人摆上茶水和闲食,促膝长谈。他先给他们解释了眼前的形势,袁术面临的机遇和困难,接着分析了攻打宛城的计划,最后又将孙策在何家庄园外整兵训练,大破娄圭和曹操的事说了一遍。
“二位,非常之时,必待非常之人。机不可失,时不再来,你们可不要再错过了。”
张陈二人原本的确有些疑虑,担心兵少了不够用。现在听了周瑜的解释,又有孙策本人的战例在前,和袁术部下那些看起来兵力不少,战绩却不怎么样的将领一比较,就算是笨蛋也知道精兵才是明智的选择。孙策以两千多人击败娄圭万人不仅证明了精兵可以以少胜多,而且足以证明孙策绝非普通人,他不仅继承了他父亲孙坚的勇猛善战,见识更甚一筹。
看看袁术麾下,虽然将领不少,不少人甚至出自世家,可是谁有孙策的战绩辉煌?如果说袁术麾下实力的派系是孙家父子,最有前途的将领无疑就是孙策。这时候再犹豫,那就是和自己的前途过不去了。
两人向周瑜躬身施礼。“愿奉将军令,万死不辞。”
……
在陈生、张虎的全力配合下,周瑜仅用一天时间就完成了将士的挑选工作。他不仅亲自把关,还对包括队长在内的百余名军官一一见面,询问他们的统兵经历和见解,最后挑出三十余粗通文墨的人,编成一班,请尹端给他们单独授课。
尹端是从行伍间杀出来的宿将,用了十多年时间才由一个普通士卒晋升到都尉,这里面的经验教训是任何一本兵书都无法提供的。由他来给这些屯长、军侯上课,解答他们在训练、战斗中遇到的问题,效果奇佳。不少人听了几句就如梦初醒,大呼有理,几乎没有任何障碍就能运用到实际中。
白天训练,晚上听课,理论与实际相结合,这些年富力强的中下级军官充满了干劲。
与此同时,周瑜也没有放松对普通士卒士气的鼓舞。张虎、陈生两部原本一共有近五千人,周瑜挑出两千三百多人,淘汰率接近一半。张虎、陈生各领千人,周瑜自领三百余人作为亲卫营。他亲自参加训练,与士卒一起吃饭、休息。每天晚上,普通将士沉入梦乡之后,他还要逐个大帐的巡视,确保每个士卒都能得到妥善的安排才肯休息。
周瑜年轻英俊,谈吐雅俗共赏,又有世家子弟的背景,一下子赢得了士卒的拥戴,平时见面时尊称他为将军,私下里提到他都称为周郎,颇以能成为他的下属而庆幸,陈生、张虎更是有事没事就往周瑜大帐里跑,比之前在襄阳时亲切多了。
两千多人的技战术也许还有待提高,但精神面貌却是一天一个样。
孙策非常欣慰。他知道周瑜是个人才,但眼看着周瑜在自己的扶持下迅速成长,他还是很有成就感。
对周瑜满意的不仅是孙策,袁术也非常关注。他到周瑜营中看了一次,然后就几乎无日不至,恨不得住在周瑜的大营里。一边看周瑜练兵,一边骂张勋等人无能已经成了他的必修课。阎象劝了几次,他也只是暂时收敛一下,用不了多久就故态复萌。
两日后,长沙兵五千人解到。袁术不顾阎象的强力反对,将这五千人直接交给了周瑜。接到命令,周瑜很尴尬,第一时间赶到孙策大营汇报。
孙策也有些哭笑不得。袁术真是二得不轻,如果是离间计,未免太明显。如果不是离间计,那他这心也太大了。即使是张勋等人不断送俘虏回来,刘勋、乐就又分别送来了南郡和江夏的郡兵各四五千人不等,袁术现在的总兵力也不过三万,而他和周瑜的兵力加起来仅精锐战士就超过六千,全部加起来超过一万人,已经占到了近一半。如果论战力,他已经是袁术麾下当仁不让的顶梁柱。
这时候还给他增兵,别说阎象担心,换成他,他也会担心。
当然了,担心归担心,他毕竟不是阎象,袁术给他兵,他没道理不要。至于周瑜的担心,他倒是很看得开。不管是不是袁术的离间计,他都不用担心周瑜尾大不掉。
这不是因为他相信周瑜的人品,而是因为技术优势全部掌握在他手里。如果周瑜要挖黄承彦或者辎重营的工匠,他肯定会怀疑周瑜的用心,但周瑜在这方面很有分寸,他与黄承彦一直保持距离,很少私下接触。如果这样他还不能对周瑜放心,也未必太小鸡肚肠了。
“给你就收着吧。”孙策搂着周瑜的肩膀,哈哈大笑。“你这也是为我分谤啊,我求之不得。”
周瑜苦笑,更加尴尬。他是孙策的心腹,但袁术似乎并不这么认为,一直将他与孙策并列看待,提到他们两人时,也经常是周郎在前,孙郎在后。袁术一再给他增兵,很难说没有用他来制衡孙策的意思,这让他很担心孙策会有想法。
“行了,你我之间,用得着这么提防?”孙策笑笑。“收下吧,军械的事我来解决。等襄阳的一千五百口新刀送到,你拿五百去,将亲卫营装备起来。”
孙策转身走到内帐,拿出一件金丝锦甲塞到周瑜手里。“从现在开始,除了洗澡,把这个穿在身上不准脱。你的武功那么差,别被人一刀捅死了。还有,不准学我冲阵,冲动的人有我一个就够了,你要做中流砥柱、定海神针。”
周瑜捧着金丝锦甲,郑重地点了点头。
第144章 千军破
孙策快步走进辎重营,几十口又长又大的木箱一字排开,其中一口已经打开,里面排着数十口长刀,和孙策所用的形制相似,花纹也非常相近,烈火升腾中的凤凰栩栩如生,仿佛随时可能展翅飞翔。
孙策拿起一口刀,拔刀出鞘,组合成长刀,舞了两下,手感很不错。他摸了摸刃口,刃口很锋利,泛着淬火特有的颜色。看来蔡家工匠的水平见涨,淬火的水平已经很稳定了。
“看这儿。”黄月英见孙策只顾看刀,没留神刀铭,连忙提醒孙策。孙策定睛一看,这才发现吞口处刻着三个篆字,只是他一个也不认识。“这是什么?”
“千军破。”
“千军破?”孙策还是一头雾水。“为什么取这个名字?”
“不明白?”黄月英很失落。“那你总该知道为什么刀镡会是这个形状吧?”
孙策摇摇头。他真没关心过这个问题,只当是为了好看呢。
黄月英的细眉高高扬起,又耷拉下来,一声轻叹。黄承彦看在眼里,眼中全是笑意,却不肯开口。正在这时,外面走进一个人来,正是庞山民。他快步走到孙策面前,微微一笑。
“将军,我猜一猜,行吗?”
孙策点点头,嘴角挑起一抹微笑。这是襄阳帮故意的吧,串通好了,好让庞山民闪亮登场。
“将军起自江东,江东有史以来最著名的英雄就是项羽。项羽有万夫不当之勇,辟易千军,灭秦而分封十八诸侯,号西楚霸王,故刀镡形如凤羽,刀名千军破,是希望将军继前贤之烈,辅佐袁将军建桓文之功,阿楚姑娘,我说得对不对?”
黄月英咬着唇,斜睨着孙策,似笑非笑。
孙策原本没注意,庞山民一点破,他才意识到这里面大有文章。甚至庞山民所说的都是表面文章,真正的含义只能意会,不能言传。
什么辅佐袁将军建桓文之功,他们要是看得上袁术,何至于等到现在?凤凰也好,朱雀也罢,其实都是代表南方,项羽是楚人后裔,他们的期望是孙策至少要割据一方,割据吴楚,如果能像项羽一样称霸天下就更好了。
再往深处想,其实还有一重意思:自从董仲舒将阴阳五行整合进儒家学术,谶纬学说兴起,三统说就和五德说一样就成为汉代朝野都奉为圭臬的政治大纲,土德即将代替火德,舜帝后裔当代替尧帝后裔,不仅普通人坚信不疑,就连刘氏皇室也没什么异议。
袁氏就以舜帝后裔自居,“瞻乌爰止,于谁之屋”给了他们莫名的信心。乌者,鸟也。爰者,袁也。乌既象征舜帝,又是代表君权神授的三足乌,乌落在袁家屋顶上,自然是袁家该做皇帝,这是孔圣人一千年前就说好,是圣人为汉立法的具体体现,谁能违背?
这些读书人就喜欢玩这种象征主义,微言大义。虽然被事实一次又一次的打脸,他们却乐此不疲。
孙策笑笑,装听不懂。“我觉得不如叫霸王杀,像霸王一样大杀四方。”
“噗!”庞统首先没忍住,“噗嗤”一声笑了起来。黄月英狠狠地瞪了他一眼,然后也没忍住,跺跺脚,转身走了。黄承彦抬头看天,研究起了天象。庞山民尴尬不已,有种出师不利,原本想闪亮登场,没想到摔了个脸朝地的感觉。只有典韦深以为然,连连点头。
“我也觉得霸王杀好听,霸气。”
“典子固,你给我闭嘴!”走到门口的黄月英猛然转身,尖声叫道:“就叫千军破,不准改!”
典韦缩了缩肩膀,没敢再吭声。吃人的嘴软,拿人的手短,黄月英为他特制了一口千军破和一副重甲,又为他缝制了一副大号的金丝锦甲,他可不敢得罪黄月英。重甲还好说,金丝锦甲可是经常要修补的,目前只有黄月英有这手艺。
“行行,千军破就千军破。”孙策从谏如流,吩咐林风送五百口去周瑜营中,剩下的发放到亲卫营。三百义从人手一口,亲卫营每百人配三十口,黄忠等五校尉各配三十口,剩下的放在辎重营备用。武器是消耗品,每次作战都会有损耗,必须有备用件。
千军破是利器,骑战可当矛戟,近战可当长刀,可要想充分发挥威力却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孙策和典韦、黄忠、邓展等人研究了很久,研究出一套名为破锋七杀的招法,招法很简单,就是劈刺撩拨拦拿砸。研究这套破锋七杀时,邓展和黄忠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特别是邓展,他甚至为此编制了一套拳法用于基础训练,在千军破到货之前已经在近卫营推广。
军中也练拳,就是为了身体灵活,为练习兵器打基础,但邓展编制的这套拳法却不限于如此,他将自己的绝学空手入白刃进行精简,融入其中,既能作为兵器练习的基础,又能用于临阵搏杀,就算一时兵器脱手也不至于全无还手之力。
如此高强度的训练自然不是所有士卒都能承担的,即使孙策已经精选士卒,还是只有三百义从能够保质保量的完成训练,郭暾统领的亲卫营就有些吃力,其他士卒就更不敢指望了。
精兵不是天上掉下来的,不仅需要优秀的身体素养,精良的装备,更需要高强度、行之有效的训练,还要有充足的营养供应。为了能够尽快掌握千军破的用法,发挥千军破应有的威力,应对随时可能展开的攻城战,孙策想尽了一切办法筹钱。
没办法,六七百精壮汉子个个饭量过人,隔三岔五的还要加餐,没有足够的钱,他根本供应不起。几个庄园的战利品能撑一时,却维持不了太久,坐吃山空可不是长久之计,他很自然地将主意打到了那些四处攻打庄园的将领头上。只有人得胜回营,或者派人送战利品回来,他都要去打个秋风,劫点好处。
诸将被他骚扰得不轻,告状告到袁术面前,袁术听了,却大有得遇知音之感,一拍脑袋。
“伯符,你和公瑾一起并入中军吧,顺带着连雷薄、陈兰那两千人也给我操练操练。以后再看中了谁,就用我的军令去抢,看谁敢呲牙。攻宛城的时候,有你在身边,看那矮子还敢不敢伏击我。”
孙策求之不得,一口答应。
第145章 防不胜防
一支队伍逶迤而来,缓缓进入指定的区域,一辆接一辆的大车依次停好,赶车的役夫们纷纷解下牲畜身上的绳套,将它们集中起来,又搬下干草袋让牲畜自己舔食。一群辎重营的掾史赶了过来,分头检查所装的货物,清点数量,忙得不亦乐乎。
张勋勒住坐骑,不舍的看了一眼那些大车,拨转马头,向隔壁的中军大帐走去。经过一个大营时,他听到整齐响亮的呐喊声,转头一看,见一群士卒精赤着上身,只穿着军袴,五人一组,扛着一根粗大的木头,喊着号子,健步如飞。虽然已是隆冬,他们却挥汗如雨,黝黑的皮肤上闪着亮津津的汗珠,肌肉贲起,两眼有神,一看就是精悍之卒。
张勋顿时眼前一亮。一营之中有几十甚至上百个这样的悍卒不稀奇,但放眼看去全是这样的精锐就罕见了。他抬头看了一眼,却看到一面陌生的旌旗,黑地赤缘的大旗上绣着一头展翅高鸣的朱雀,红色的火焰围绕着朱雀,朱雀的眼睛金光闪闪,隔着老远就能感觉到逼人的气势,仿佛朱雀活了一般。
“这是谁的大营?”
来迎接的幕僚头也不抬,笑道:“将军,你就别看了,赶紧走吧,要是被这位孙将军看见,你又得破费。”
张勋吃了一惊。“这是孙郎的大营?他什么时候成了中军?”
“这样的精锐不做中军,谁做中军?”
张勋没吭声,又打量了两眼,轻踢战马,向前轻驰而去。来到袁军的中军大营,下了马,步行到大帐前,刚准备报进,袁术从里面走了出来,和一个书生模样的中年人有说有笑,一看到他,却立刻沉下了脸。张勋定睛一看,心里咯噔一下,连忙收起得意,躬身施礼。
“世林兄,你回去告诉曹孟德。他已经无路可逃,我之前说过的话还有效,只要他愿意跟着我,我保证不会亏待他。如果他不识相,就别怪我不客气了。还有,南阳豪强的家眷有一半已经在我手上,你们现在投降还来得及,真要逼我攻城,那你们一家人就只能在黄泉路上再相聚了。”
中年文士苦笑着,躬身施礼,转身走了。
张勋看着文士的背影,突然想起来一个人。“将军,那是南阳名士宗世林吗?”
袁术板着脸,背着手,围着张勋转了两圈。张勋觉得气氛不对,连忙再次躬身行礼。袁术在张勋背后停住,伸手掐着张勋的用力捏了捏,又在他脸上拍了拍,皮笑肉不笑。
“秋冬进补,你可真是长了一层肥膘啊。”
张虎和陈生大吃一惊,异口同声。“才这么一点人?”
“兵在精不在多。”周瑜接过了话题,解释道:“战场上生死攸关,身强力壮、训练有素的战士可以以一当十,闻鼓而进,闻金而退,如臂使指,如果强弱参差,或者有令不行,有禁不止,将领就算指挥能力再强也很难取胜。所以兵法第一条就是精选士卒,以质取胜。”
张虎、陈生点头附和,却没多少诚意,敷衍之意其明。谁不知道要用精兵,可是精兵难得,大多数情况下比的还是兵力众寡。见他们这副神情,周瑜和孙策交换了一个眼神。孙策阴了脸,眼皮也耷拉下来。周瑜接着说道:“精选士卒,除了方便作战,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
看到孙策变脸,陈张二人已经有些惴惴。他们都是降将,刚刚又离开孙策一段时间,这时候惹孙策发怒肯定没什么好果子吃。张虎强笑道:“还请周将军指教。”
“兵马未动,粮草先行。作战时,每个士卒每天六升米必须保证供应,必要时还要提供一定的酒肉,否则很难维持足够的体力。强壮者如此,老弱者也一样。以一营两千人为例,如果有一半老弱,则每天就有六十石粮食浪费了,一个月就是一千八百石。这还没算军衣、军械之类的消耗。”
陈张二人心里咯噔一下,明白孙策的意思了。不精选士卒,就不供应军粮和军械。
“眼下要围攻宛城,不是一天两天就能攻得下的,我们如果不精打细算,恐怕撑不了太久。”周瑜笑得很温和,但语气却严肃起来,敲打的意思非常明显。“我们所需的粮草辎重都要从襄阳甚至更远的地方运来,每运来一石粮,路上就要消耗三石、四石甚至更多的粮食。”
陈生吸了一口气,看看张虎,悄悄地点点头。人在矮檐下,不得不低头。周瑜已经把话说到这份上了,如果他们还不识趣,那就是给脸不要脸了。一旦孙策减少他的军粮供应,他的部下随时可能哗变。
“将军说得太对了,我们也正有此意。”
见二人识相,主动低头,孙策脸上重新浮出笑意。“你们不要误会,我不是想克扣你们的军粮,我只是想将这些辛苦运来的粮草用到实处。你们各有一营,我会按照你们现有的标准供应,可是战利品就得靠你们自己去取了,功大则多,功小则少,无功就只能看着别人大碗喝酒,大块吃肉。”
陈生、张虎尴尬不已,却也暗自松了一口气。至少孙策没有用克扣军粮强迫他们精减人马,多少留了点面子。可是事到如今,不精简也不行了,留着这些吃闲饭的老弱,不如把这些人交给孙策负担。
“将军说得有理,虽说富贵在天,却也是要自已去争取的,总不会从天上掉下来。”
“你们能这么想,我很高兴。”孙策给周瑜递了一个眼神。“公瑾,这两个营就交给你吧,尽快完成挑选,加强训练。五日后旬校,我要看到他们的进步。半个月后,我希望他们能有一番新气象。”
陈生不解。“将军,什么是旬校?”
周瑜笑了。“二位有所不知,将军新立的规矩,凡是战士,十日一校,称为旬校,胜者赏,败者罚。二位来之前,上一次旬校刚刚过去五日,五日后,你们就要参加旬校了。二位,我的脸面能不能保全,就看二位能不能大力襄助了。”
陈生、张虎顿时后悔了。早知如此辛苦,还不如在袁术身边混混呢。
邓展和董聿交换了一个眼神,摇了摇头,毫不掩饰对陈张二人的轻蔑。“贼就是贼,乌合之众,永远不可能成为真正的战士。”
陈生、张虎顿时恼了,不约而同的起身,大声说道:“请将军放心,我等一定全力以赴,在所不辞。”
第143章 分谤
随孙策从军以来,周瑜第一次独立领兵。
周瑜与孙策同年,又情如兄弟,并称双璧,但周瑜也是个很骄傲的人,看着孙策短短的几个月就成为统兵数千的将领,他再为孙策高兴,心里多少有些遗憾。只是孙策有个名将父亲,近水楼台,他也只有羡慕的份。庐江周家是世家,还出过太尉,但他父亲只是一个洛阳令,不可能像孙坚扶持孙策那样一下子就给他几千人马。
现在,孙策满足了他的愿望,给了他两个营。
周瑜不愿意放弃任何机会,接风宴后又将张虎、陈生请到自己的大帐里,命人摆上茶水和闲食,促膝长谈。他先给他们解释了眼前的形势,袁术面临的机遇和困难,接着分析了攻打宛城的计划,最后又将孙策在何家庄园外整兵训练,大破娄圭和曹操的事说了一遍。
“二位,非常之时,必待非常之人。机不可失,时不再来,你们可不要再错过了。”
张陈二人原本的确有些疑虑,担心兵少了不够用。现在听了周瑜的解释,又有孙策本人的战例在前,和袁术部下那些看起来兵力不少,战绩却不怎么样的将领一比较,就算是笨蛋也知道精兵才是明智的选择。孙策以两千多人击败娄圭万人不仅证明了精兵可以以少胜多,而且足以证明孙策绝非普通人,他不仅继承了他父亲孙坚的勇猛善战,见识更甚一筹。
看看袁术麾下,虽然将领不少,不少人甚至出自世家,可是谁有孙策的战绩辉煌?如果说袁术麾下实力的派系是孙家父子,最有前途的将领无疑就是孙策。这时候再犹豫,那就是和自己的前途过不去了。
两人向周瑜躬身施礼。“愿奉将军令,万死不辞。”
……
在陈生、张虎的全力配合下,周瑜仅用一天时间就完成了将士的挑选工作。他不仅亲自把关,还对包括队长在内的百余名军官一一见面,询问他们的统兵经历和见解,最后挑出三十余粗通文墨的人,编成一班,请尹端给他们单独授课。
尹端是从行伍间杀出来的宿将,用了十多年时间才由一个普通士卒晋升到都尉,这里面的经验教训是任何一本兵书都无法提供的。由他来给这些屯长、军侯上课,解答他们在训练、战斗中遇到的问题,效果奇佳。不少人听了几句就如梦初醒,大呼有理,几乎没有任何障碍就能运用到实际中。
白天训练,晚上听课,理论与实际相结合,这些年富力强的中下级军官充满了干劲。
与此同时,周瑜也没有放松对普通士卒士气的鼓舞。张虎、陈生两部原本一共有近五千人,周瑜挑出两千三百多人,淘汰率接近一半。张虎、陈生各领千人,周瑜自领三百余人作为亲卫营。他亲自参加训练,与士卒一起吃饭、休息。每天晚上,普通将士沉入梦乡之后,他还要逐个大帐的巡视,确保每个士卒都能得到妥善的安排才肯休息。
周瑜年轻英俊,谈吐雅俗共赏,又有世家子弟的背景,一下子赢得了士卒的拥戴,平时见面时尊称他为将军,私下里提到他都称为周郎,颇以能成为他的下属而庆幸,陈生、张虎更是有事没事就往周瑜大帐里跑,比之前在襄阳时亲切多了。
两千多人的技战术也许还有待提高,但精神面貌却是一天一个样。
孙策非常欣慰。他知道周瑜是个人才,但眼看着周瑜在自己的扶持下迅速成长,他还是很有成就感。
对周瑜满意的不仅是孙策,袁术也非常关注。他到周瑜营中看了一次,然后就几乎无日不至,恨不得住在周瑜的大营里。一边看周瑜练兵,一边骂张勋等人无能已经成了他的必修课。阎象劝了几次,他也只是暂时收敛一下,用不了多久就故态复萌。
两日后,长沙兵五千人解到。袁术不顾阎象的强力反对,将这五千人直接交给了周瑜。接到命令,周瑜很尴尬,第一时间赶到孙策大营汇报。
孙策也有些哭笑不得。袁术真是二得不轻,如果是离间计,未免太明显。如果不是离间计,那他这心也太大了。即使是张勋等人不断送俘虏回来,刘勋、乐就又分别送来了南郡和江夏的郡兵各四五千人不等,袁术现在的总兵力也不过三万,而他和周瑜的兵力加起来仅精锐战士就超过六千,全部加起来超过一万人,已经占到了近一半。如果论战力,他已经是袁术麾下当仁不让的顶梁柱。
这时候还给他增兵,别说阎象担心,换成他,他也会担心。
当然了,担心归担心,他毕竟不是阎象,袁术给他兵,他没道理不要。至于周瑜的担心,他倒是很看得开。不管是不是袁术的离间计,他都不用担心周瑜尾大不掉。
这不是因为他相信周瑜的人品,而是因为技术优势全部掌握在他手里。如果周瑜要挖黄承彦或者辎重营的工匠,他肯定会怀疑周瑜的用心,但周瑜在这方面很有分寸,他与黄承彦一直保持距离,很少私下接触。如果这样他还不能对周瑜放心,也未必太小鸡肚肠了。
“给你就收着吧。”孙策搂着周瑜的肩膀,哈哈大笑。“你这也是为我分谤啊,我求之不得。”
周瑜苦笑,更加尴尬。他是孙策的心腹,但袁术似乎并不这么认为,一直将他与孙策并列看待,提到他们两人时,也经常是周郎在前,孙郎在后。袁术一再给他增兵,很难说没有用他来制衡孙策的意思,这让他很担心孙策会有想法。
“行了,你我之间,用得着这么提防?”孙策笑笑。“收下吧,军械的事我来解决。等襄阳的一千五百口新刀送到,你拿五百去,将亲卫营装备起来。”
孙策转身走到内帐,拿出一件金丝锦甲塞到周瑜手里。“从现在开始,除了洗澡,把这个穿在身上不准脱。你的武功那么差,别被人一刀捅死了。还有,不准学我冲阵,冲动的人有我一个就够了,你要做中流砥柱、定海神针。”
周瑜捧着金丝锦甲,郑重地点了点头。
第144章 千军破
孙策快步走进辎重营,几十口又长又大的木箱一字排开,其中一口已经打开,里面排着数十口长刀,和孙策所用的形制相似,花纹也非常相近,烈火升腾中的凤凰栩栩如生,仿佛随时可能展翅飞翔。
孙策拿起一口刀,拔刀出鞘,组合成长刀,舞了两下,手感很不错。他摸了摸刃口,刃口很锋利,泛着淬火特有的颜色。看来蔡家工匠的水平见涨,淬火的水平已经很稳定了。
“看这儿。”黄月英见孙策只顾看刀,没留神刀铭,连忙提醒孙策。孙策定睛一看,这才发现吞口处刻着三个篆字,只是他一个也不认识。“这是什么?”
“千军破。”
“千军破?”孙策还是一头雾水。“为什么取这个名字?”
“不明白?”黄月英很失落。“那你总该知道为什么刀镡会是这个形状吧?”
孙策摇摇头。他真没关心过这个问题,只当是为了好看呢。
黄月英的细眉高高扬起,又耷拉下来,一声轻叹。黄承彦看在眼里,眼中全是笑意,却不肯开口。正在这时,外面走进一个人来,正是庞山民。他快步走到孙策面前,微微一笑。
“将军,我猜一猜,行吗?”
孙策点点头,嘴角挑起一抹微笑。这是襄阳帮故意的吧,串通好了,好让庞山民闪亮登场。
“将军起自江东,江东有史以来最著名的英雄就是项羽。项羽有万夫不当之勇,辟易千军,灭秦而分封十八诸侯,号西楚霸王,故刀镡形如凤羽,刀名千军破,是希望将军继前贤之烈,辅佐袁将军建桓文之功,阿楚姑娘,我说得对不对?”
黄月英咬着唇,斜睨着孙策,似笑非笑。
孙策原本没注意,庞山民一点破,他才意识到这里面大有文章。甚至庞山民所说的都是表面文章,真正的含义只能意会,不能言传。
什么辅佐袁将军建桓文之功,他们要是看得上袁术,何至于等到现在?凤凰也好,朱雀也罢,其实都是代表南方,项羽是楚人后裔,他们的期望是孙策至少要割据一方,割据吴楚,如果能像项羽一样称霸天下就更好了。
再往深处想,其实还有一重意思:自从董仲舒将阴阳五行整合进儒家学术,谶纬学说兴起,三统说就和五德说一样就成为汉代朝野都奉为圭臬的政治大纲,土德即将代替火德,舜帝后裔当代替尧帝后裔,不仅普通人坚信不疑,就连刘氏皇室也没什么异议。
袁氏就以舜帝后裔自居,“瞻乌爰止,于谁之屋”给了他们莫名的信心。乌者,鸟也。爰者,袁也。乌既象征舜帝,又是代表君权神授的三足乌,乌落在袁家屋顶上,自然是袁家该做皇帝,这是孔圣人一千年前就说好,是圣人为汉立法的具体体现,谁能违背?
这些读书人就喜欢玩这种象征主义,微言大义。虽然被事实一次又一次的打脸,他们却乐此不疲。
孙策笑笑,装听不懂。“我觉得不如叫霸王杀,像霸王一样大杀四方。”
“噗!”庞统首先没忍住,“噗嗤”一声笑了起来。黄月英狠狠地瞪了他一眼,然后也没忍住,跺跺脚,转身走了。黄承彦抬头看天,研究起了天象。庞山民尴尬不已,有种出师不利,原本想闪亮登场,没想到摔了个脸朝地的感觉。只有典韦深以为然,连连点头。
“我也觉得霸王杀好听,霸气。”
“典子固,你给我闭嘴!”走到门口的黄月英猛然转身,尖声叫道:“就叫千军破,不准改!”
典韦缩了缩肩膀,没敢再吭声。吃人的嘴软,拿人的手短,黄月英为他特制了一口千军破和一副重甲,又为他缝制了一副大号的金丝锦甲,他可不敢得罪黄月英。重甲还好说,金丝锦甲可是经常要修补的,目前只有黄月英有这手艺。
“行行,千军破就千军破。”孙策从谏如流,吩咐林风送五百口去周瑜营中,剩下的发放到亲卫营。三百义从人手一口,亲卫营每百人配三十口,黄忠等五校尉各配三十口,剩下的放在辎重营备用。武器是消耗品,每次作战都会有损耗,必须有备用件。
千军破是利器,骑战可当矛戟,近战可当长刀,可要想充分发挥威力却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孙策和典韦、黄忠、邓展等人研究了很久,研究出一套名为破锋七杀的招法,招法很简单,就是劈刺撩拨拦拿砸。研究这套破锋七杀时,邓展和黄忠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特别是邓展,他甚至为此编制了一套拳法用于基础训练,在千军破到货之前已经在近卫营推广。
军中也练拳,就是为了身体灵活,为练习兵器打基础,但邓展编制的这套拳法却不限于如此,他将自己的绝学空手入白刃进行精简,融入其中,既能作为兵器练习的基础,又能用于临阵搏杀,就算一时兵器脱手也不至于全无还手之力。
如此高强度的训练自然不是所有士卒都能承担的,即使孙策已经精选士卒,还是只有三百义从能够保质保量的完成训练,郭暾统领的亲卫营就有些吃力,其他士卒就更不敢指望了。
精兵不是天上掉下来的,不仅需要优秀的身体素养,精良的装备,更需要高强度、行之有效的训练,还要有充足的营养供应。为了能够尽快掌握千军破的用法,发挥千军破应有的威力,应对随时可能展开的攻城战,孙策想尽了一切办法筹钱。
没办法,六七百精壮汉子个个饭量过人,隔三岔五的还要加餐,没有足够的钱,他根本供应不起。几个庄园的战利品能撑一时,却维持不了太久,坐吃山空可不是长久之计,他很自然地将主意打到了那些四处攻打庄园的将领头上。只有人得胜回营,或者派人送战利品回来,他都要去打个秋风,劫点好处。
诸将被他骚扰得不轻,告状告到袁术面前,袁术听了,却大有得遇知音之感,一拍脑袋。
“伯符,你和公瑾一起并入中军吧,顺带着连雷薄、陈兰那两千人也给我操练操练。以后再看中了谁,就用我的军令去抢,看谁敢呲牙。攻宛城的时候,有你在身边,看那矮子还敢不敢伏击我。”
孙策求之不得,一口答应。
第145章 防不胜防
一支队伍逶迤而来,缓缓进入指定的区域,一辆接一辆的大车依次停好,赶车的役夫们纷纷解下牲畜身上的绳套,将它们集中起来,又搬下干草袋让牲畜自己舔食。一群辎重营的掾史赶了过来,分头检查所装的货物,清点数量,忙得不亦乐乎。
张勋勒住坐骑,不舍的看了一眼那些大车,拨转马头,向隔壁的中军大帐走去。经过一个大营时,他听到整齐响亮的呐喊声,转头一看,见一群士卒精赤着上身,只穿着军袴,五人一组,扛着一根粗大的木头,喊着号子,健步如飞。虽然已是隆冬,他们却挥汗如雨,黝黑的皮肤上闪着亮津津的汗珠,肌肉贲起,两眼有神,一看就是精悍之卒。
张勋顿时眼前一亮。一营之中有几十甚至上百个这样的悍卒不稀奇,但放眼看去全是这样的精锐就罕见了。他抬头看了一眼,却看到一面陌生的旌旗,黑地赤缘的大旗上绣着一头展翅高鸣的朱雀,红色的火焰围绕着朱雀,朱雀的眼睛金光闪闪,隔着老远就能感觉到逼人的气势,仿佛朱雀活了一般。
“这是谁的大营?”
来迎接的幕僚头也不抬,笑道:“将军,你就别看了,赶紧走吧,要是被这位孙将军看见,你又得破费。”
张勋吃了一惊。“这是孙郎的大营?他什么时候成了中军?”
“这样的精锐不做中军,谁做中军?”
张勋没吭声,又打量了两眼,轻踢战马,向前轻驰而去。来到袁军的中军大营,下了马,步行到大帐前,刚准备报进,袁术从里面走了出来,和一个书生模样的中年人有说有笑,一看到他,却立刻沉下了脸。张勋定睛一看,心里咯噔一下,连忙收起得意,躬身施礼。
“世林兄,你回去告诉曹孟德。他已经无路可逃,我之前说过的话还有效,只要他愿意跟着我,我保证不会亏待他。如果他不识相,就别怪我不客气了。还有,南阳豪强的家眷有一半已经在我手上,你们现在投降还来得及,真要逼我攻城,那你们一家人就只能在黄泉路上再相聚了。”
中年文士苦笑着,躬身施礼,转身走了。
张勋看着文士的背影,突然想起来一个人。“将军,那是南阳名士宗世林吗?”
袁术板着脸,背着手,围着张勋转了两圈。张勋觉得气氛不对,连忙再次躬身行礼。袁术在张勋背后停住,伸手掐着张勋的用力捏了捏,又在他脸上拍了拍,皮笑肉不笑。
“秋冬进补,你可真是长了一层肥膘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