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37节
曹操看了一阵,暗自摇摇头。双方的体量相差太大了,速度上却没有明确的区别,蜀军看似数量多,却没有真正有效的克敌手段,僵持得越久,损失越大,受创是必然的事。
怪不得法正不阻拦。他就是要看到益州人受创,甚至受辱。与益州大族达成全州规模的协议后,大量益州人入仕,对法正的冲击不小,近在眼前的彭羕简直就是一个活生生的威胁,摩擦时有发生。
曹操对这样的摩擦乐见其成。只有如此,他才能更好的控制他们。他也需要法正,不仅需要法正的计谋,更需要法正的狠厉。有了法正的存在,益州人才不敢掉以轻心,他才可以随时敲打敲打益州人,让他们不要太过份。
赵韪最近跳得太高,应该让他栽个跟头。
曹操用眼角余光看了一眼赵韪,看到了赵韪额头上的一片油光,不禁暗自一笑。
赵韪感觉到了曹操的余光,也感觉到了法正的幸灾乐祸,心中无名火起,却不敢发泄。原本见双方缠斗,不分上下,他觉得还有些希望,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份希望越来越渺茫,渐渐成了绝望。
吴军有两百多艘战船,仅仅两艘斗舰就和十倍数量的蜀军斗舰打成平手,双方的实力果然不在一个层次上。虽然李异还潜伏在上游的河湾里等待出击,可是他能否冲破吴军的拦截,加入战场后又能否立刻逆转形势,现在都不好说。
何况吴军大营里还有更多更大的战船没有出动,尤其是被传得无坚不摧,近乎神兵利器的抛石机。
赵韪忽然心中一惊。法正不会是用李异等人的性命来消耗吴军的铁丸吧?
赵韪下意识地看向西侧的江面。此时此刻,他无限的希望李异怯战,不要出现在战场上。战场越密集,越有利于吴军抛石机发威,十斤重的铁丸从几百步外发出来,哪怕是只挨了一枚,都可能可能打出一个大洞。在这样的战场上,几乎没有生还的机会。
赵韪很快就失望了。
伴随着激烈的战鼓声,李异的战旗出现在视野之中。
冲在最前面的是几艘狭长的蒙冲。蒙冲顺水而下,疾若奔马,直向吴军斗舰冲去。虽然船上蒙有竹蓬,看不清船上的将士,可是蒙冲绝然的冲击还是让人心头一震。若不是担心吴军的抛石机,赵韪几乎要叫起好来。
远远的,两艘蒙冲与吴军的战船撞在一起。两种战船的体型相差极大,原本应该是毫无悬念的惨烈,然而结果却让人大感意外。那两艘蒙冲既没有翻覆,也没有离开,就像是粘在了吴军斗舰上一样,牢牢的贴在了一起。
紧接着,一蓬箭雨从李异的阵中射出,正中蒙冲。
蒙冲起火,被江风一吹,火苗迅速蔓延,舔噬着吴军斗舰的船腹,又冲上了女墙,连女墙边的旗帜都被点着,熊熊燃烧。
吴军斗舰上有些乱,不少士卒奋力扑救,一时却难以奏效。更有人冒着火,用长矛向下捅刺,打算将烈焰升腾的蒙冲推开,同样难以奏效。
借着吴军慌乱的功夫,更多的蒙冲顺水而下,直扑下游的江面战场。
李异指控着座舰,向吴军斗舰冲了过去。他的座舰也是一艘中型楼船,与吴军斗舰体量相当,顺水而下,速度极快,气势惊人。
吴军看到了李异的座舰,楼船上战鼓声大作,短暂的慌乱后,两艘斗舰不约而同的选择了迎战。一艘斗舰调整方向,奋力划桨,轮桨翻起雪白的浪花,推动着斗舰逆水而上,正面迎击李异。另一艘斗舰则转了一个弯,看似逃跑,实则拉开了距离,抢占上游。
“轰!”一声巨响,两艘战船撞在了一起,吴军战船大角度倾斜,几乎倾覆,李异的座舰也被撞得歪了方向,几乎横在江中。一侧的巨桨也被撞断了好几根。李异站在飞庐之上,双手紧紧的抓着栏杆,大声下令,命令濯楫士们奋力划桨,调整船姿。
观战的双方将士不约而同的发出惊呼。
吴军斗舰虽然船体倾斜,船上场面也有些混乱,却没有退却,在战鼓声的指挥下转身,一边奋力挤压围攻上来的蜀军斗舰,一边向李异追去。双方用弓弩进行攻击,你来我往,越发激烈。
江水湍急,等李异的座舰恢复平衡,已经冲出近几百步,到达战场外围。另一艘吴军斗舰再次起动,甩开围攻的蜀军斗舰,向李异身后杀了过来。顺水而下,吴军斗舰的优势发挥得淋漓尽致,体型较小的蜀军斗舰根本不是对手,被撞得七倒八歪,有两艘斗舰直接被压入水中。
报警的战鼓声一阵急似一阵,李异听到鼓声不对,回头一看,见吴军斗舰又追了上来,大吃一惊,连忙下令调整方向。刚才的撞击中,他的座舰已经断了不少桨,如果再被撞一下,很可能失去动力,只能顺水漂流,听天由命,发挥不出主力战舰的作用,反有可能成为对方捕猎的目标。
听到急促的战鼓声,原本缠斗的吴蜀战船都注意到了上游的战况,见同伴起火,两艘吴军斗舰立刻甩开了对手,奋力划桨,企图避开蜀军蒙冲的正面冲撞。
蒙冲上速度很快,也非常灵活,没给吴军斗舰躲闪的机会,有几艘像利箭一样疾飞而至,钉在了吴军斗舰上。紧接着,船上的士卒换乘系在后面的小船,撤退之前,点燃了蒙冲。
斗舰上的吴军一边射下密集的箭雨,将这些蜀军士卒射杀在江中,一边伸下长长的铁篙,将起火的蒙冲推离。比起措手不及的同伴,他们有了相对充足的准备时间,没让火势蔓延,迅速控制住了局面。
在救火的同时,吴军斗舰向李异的座舰夹击过去。
李异前后被截,陷入了困境,接二连三的被撞中,两侧的巨桨被撞断大半,尾舵也被衔尾猛冲的吴军斗舰撞裂,互射又吃了不少亏。见形势不少,李异迅速放弃了座舰,改乘小船,直向巫溪上游而去。
见李异逃跑,谢旌也放弃了战斗,带着人向另一个方向逃去。
主将、副将先后脱离战场,蜀军士气大堕,登时溃败。
第2531章 顺水推舟
一场大战,两败俱伤。
蜀军主将临阵脱逃,座舰被俘,大量斗舰被击沉,落水失踪的将士超过三成,自然是毫无疑问的溃败。吴军虽然取得了最后的胜利,代价却不小,四艘斗舰有三艘起火,其中受损最严重的一艘被烧得半边漆黑,轮桨也因为剧烈冲撞损坏,必须进行大修。
孙权恼羞成怒。
吴军水师成军以来,战功赫赫,从来没有遭受过如此重大的挫折,被一群渔船打成重伤。
对以楼船为斗舰的吴军水师来说,蜀军的斗舰根本不配称战船,只能用来打渔。如今他们引以为豪的新式战舰被渔船打伤,以后还怎么在同伴面前抬头?
对孙权来说,这是双重的失败。一来这四艘战舰是孙策拨给他的新式战船,一战受损三艘,而且没能全胜,无疑证明了他的指挥能力有限。二来出战的四艘战船都是长沙郡国兵,本来是想打出威风,让沈弥等降将看看吴军的实力,结果却玩脱了手,实在狼狈。
孙权怒形于色,将指挥两艘斗舰与蜀军缠斗的楼船都尉寇英骂得狗血淋头。
寇英也是火爆脾气,被孙权骂急了,当场反驳,指责孙权本人反应太慢,在李异出击时没有及时派出速度更快的小型斗舰拦截,看着李异逃离战场。让大型斗舰去追小船本身就是不合理的,更何况他们还是在苦战大半个时辰之后,又被数十艘新到战场的蜀军战船围攻。
孙权激怒了,喝令将寇英推出去斩首。
话音未落,廖立起身拱手。“大王,凡事求尽善尽美固为美德,却不宜急切。寇英虽有失礼,毕竟是有功之人。若因细故被斩,岂不有伤士气,反被蜀军笑话?不如留他性命,让他检讨过失,再立新功。”
廖立说着,对孙权使了个眼色,又转身喝斥道:“寇都尉,你虽力战,毕竟未竟全功,大王责备你也是对你期望甚高。你当众失礼,是想诿过于国君吗?”
寇英也吓出一身冷汗。他是长沙国人,孙权就是他的国君,当面顶撞本已经失礼,推诿责任更是罪不可赦。他连忙跪倒,口称不敢。
孙权怒气未消,却也知道寇英不能杀。寇英是长沙郡国兵五都尉中最善战的一个,杀他等于自折一臂,会严重挫伤士气,不如让他戴罪立功。见寇英主动请罪,他也顺势下坡,以功折过,唯寇英不录功,酒肉财物赏赐也减半,其他诸将除了赏赐外,各记功劳。
寇英死里逃生,对廖立感激不己。他是长沙罗县(今长沙汩罗)人,廖立是武陵临沅(今湖南常德)人,虽不同郡,却同属楚州,离得也不算太远。经过这次变故,寇英深感有人说话的重要性,决定与廖立结交,稍后带着厚礼来拜谢。
一场危机化解于无形,孙权命令诸将各自检讨得失,准备再战。
诸将告辞出帐,孙权留下了吴奋、廖立。
“公渊,意外一战,还要劳烦你重写一份军报。”
廖立拱手道:“这是臣份内之事。只是立初来乍到,不知道这军报该如何写?”他转身看着吴奋。“还要请司马多多指点。”
吴奋摸着下巴上的短须,沉默不语,面色凝重。廖立来之前,相关的文书都是由他负责,就算不是亲笔写,也会由他过目。廖立要写军报,向他请教倒也没什么问题。只是孙权这么快就让廖立主持军中文书,让他大感意外。
廖立初来乍到,便与孙权如此默契,仅仅因为廖立是楚州名士?
见吴奋沉默,孙权心里有些紧张,一言不发。
冷静下来之后,他也很后悔。他细细反思寇英所言,也觉得当时反应太慢了,如果及时派出增援,是完全有可能截住李异、谢旌的。只要能抓住其中一人,哪怕损失再大些都是值得的。
但这些都是次要的,现在有一个更大的麻烦等着他。
如果兄长知道了这次交战的实情,会不会以此为由,剥夺我的兵权?
要想隐瞒军情,至少是暂时瞒过,必须要得到吴奋的支持。眼下有权与行在联系的人就是他和吴奋,其他人不是长沙国子民就是降将,根本没资格上书行在。
三人都不说话,大帐里的气氛变得有些古怪。吴奋最先反应过来,抬起头,见孙权、廖立都看着自己,一个眼神紧张却故作镇静,一个似笑非笑,高深莫测,不禁吓了一跳。
“哦……”他想起廖立的问题,连忙说道:“先生客气了。军中文书,无非那几个规矩,一说就明白了,哪里谈得上指点。”
廖立笑笑。“依司马之见,如何评价这场战事的得失为宜?”
“这个……”吴奋这才明白了廖立请教的真正含义,也不知道说什么才好。
在此之前,他是中军将领,属长乐卫尉,任务就是保护姑母吴太后。这次孙权出征,吴太后特别拨了五百部曲保护孙权,指定他来指挥。对前线作战,他没有经验,就算让他自己写,也是孙权拟定原则,不需要问他的意见。
不该问的却要问,自然是有些话不能说。
比如寇英情急之下的那几句反驳。
虽然没有实战经验,吴奋毕竟也看过不少战纪,参加过不少军议。父亲吴景居家时也常说些战场经历,尤其是孙权当年在交州的事。一提到这些事,吴景就叹息,说孙权与孙坚、孙策相比,临阵反应太慢,捕捉战机的能力不足,在孙氏子弟中算是个异类。
今天的水战完美的验证了这一点。如果孙权及时派出增援,李异、谢旌至少要抓住一个,甚至是两个都跑不掉。在蜀军投入大量生力军,又使用了火攻战术时,手中至少还有六艘斗舰可以派出的孙权居然什么也没做,就看着力战大半个时辰的寇英等人迎战李异。
真不知道他是怎么想的。
或许陛下不让他领兵是对的,他就不可能像孙翊、孙尚香那样成为一个真正的名将。
在孙权殷切的目光注视下,吴奋最终没敢把真实的想法说出来。
“诚如先生所说,虽然不够尽善尽美,毕竟以少胜多,还是胜绩。”
孙权暗自吁了一口气,一本正经的叹息道:“可是毕竟未能全胜,元兴以为问题出在什么地方?”
吴奋很无奈。“当是兵力不足,不能放手一击。”
孙权心满意足,连连点头。
……
“廖立。”孙策笑了一声,将军报轻轻地丢在案上。
“陛下知道此人?”沮授好奇地问了一声。
“听说过。”孙策摆摆手,没有继续讨论这个话题。“公与意下如何,是增兵,还是亲征?”
曹操亲自进驻巫县,与孙权对峙,双方兵力悬殊。一场水战,孙权虽然取胜,却未竟全功,让李异、谢旌都跑了。孙权上书请罪,请求另派大将,或者亲征。
请罪只是谦虚,另派大将也是客气,真要派人去接替孙权,孙权恐怕要哭得背过气去。
沮授抚着胡须,笑了两声。“陛下,臣倒是觉得,这未尝不是一个机会。在巫县决战,总比在鱼复于我有利。从军情处得到的消息来看,我军的楼船通过瞿塘峡的可能性几乎没有。攻击鱼复时若想发挥抛石机的威力,只有临时建造,或者由上游运来。”
孙策目光微闪,坐了起来。“公与是说,将曹操拖在巫县,先抄了他的后路?”
沮授点点头。
孙策眉梢轻扬,手指在案上轻叩了两下,笑出声来。“这倒也是个办法。只是成与不成,却不由我们说了算,曹操想走就走,我们也拦不住啊。”
“陛下所言甚是,这绝非万全之计,却不妨一试。”沮授笑道:“不成也无妨,万一成了,或许能一战而定益州。”
孙策哈哈大笑。“没错,反正雨季不能行军,闲着也是闲着,就和他们斗斗心眼吧。”
孙策叫来郭嘉,一起商量了一番,命人给孙权回复。正值雨季,江水湍急,辎重运输的难度很大,亲征不可骤行,需从长计议。考虑到孙权兵少,不足与曹操对峙,遣江陵督娄圭率部增援,协助孙权作战。
孙策特地嘱咐孙权,娄圭有谋略,凡事多向娄圭征询,必能查漏补阙,庶无大过。
文书以快船送往巫县,娄圭则整顿人马,逆流而上。
与此同时,长江进入汛期,防汛工作紧锣密鼓的展开。为了减轻辎重运输的压力,孙策留前将军朱桓驻守秭归,其余将士全部撤回洞庭湖。
孙策随即又下了一道诏书,宣布荆楚二州七郡为战区,实行战时管制。具体而言,就是各种物资要优先供应军队,尤其是粮食。秋收之后,除了留下必要的口粮之外,任何人不得买卖粮食,全部统一收购,供应军队。
其他诸如铁、竹木等战略物资也一应如是。
一石激起千层浪,这道诏书虽然没有明说秋后将大举进攻,但明眼人都看得出来,秋收之后必有一场大战,要消耗的物资也将是惊人的数字,百姓的生活必然受到影响,世家大族也要付出沉重的代价。虽不至于说影响生活质量,财富缩水却不可避免。
原本对征战非常热心的荆楚大族犹豫起来,“国虽大,好战必亡”的古训又被人提了出来,只是声音不怎么大,附和的不多。
荆楚的舆情自然瞒不过蜀军细作的耳目,一封封密信被送往巫县。吴军虽然加强了对沿途水陆关禁的控制,军情处也增派人手,四处盘查蜀国细作,展开一场看不见的暗战,揪出不少蜀国密探,依然有不少漏网之鱼,将消息陆续送到法正手中。
与荆楚的形势相呼应,关中、陇右也开始了战前动员,左都护府不仅发出了命令,还展开了实际行动,派人进入斜谷、骆谷等必经之路,侦察地形,修路铺桥,并与蜀军争夺一些关键地点。
七月中,安西大都督鲁肃接到诏书,与军师贾诩商量后,决定派别部司马赵云、张绣率骑兵三千,出陇关,屯居延,与玉门督刘宠、武威督牛辅配合,防范草原上的鲜卑人秋后进犯。又令毌丘兴率步骑五千,出屯北地富平,补上安西都督府与安北都督府防区之间的薄弱环节。
怪不得法正不阻拦。他就是要看到益州人受创,甚至受辱。与益州大族达成全州规模的协议后,大量益州人入仕,对法正的冲击不小,近在眼前的彭羕简直就是一个活生生的威胁,摩擦时有发生。
曹操对这样的摩擦乐见其成。只有如此,他才能更好的控制他们。他也需要法正,不仅需要法正的计谋,更需要法正的狠厉。有了法正的存在,益州人才不敢掉以轻心,他才可以随时敲打敲打益州人,让他们不要太过份。
赵韪最近跳得太高,应该让他栽个跟头。
曹操用眼角余光看了一眼赵韪,看到了赵韪额头上的一片油光,不禁暗自一笑。
赵韪感觉到了曹操的余光,也感觉到了法正的幸灾乐祸,心中无名火起,却不敢发泄。原本见双方缠斗,不分上下,他觉得还有些希望,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份希望越来越渺茫,渐渐成了绝望。
吴军有两百多艘战船,仅仅两艘斗舰就和十倍数量的蜀军斗舰打成平手,双方的实力果然不在一个层次上。虽然李异还潜伏在上游的河湾里等待出击,可是他能否冲破吴军的拦截,加入战场后又能否立刻逆转形势,现在都不好说。
何况吴军大营里还有更多更大的战船没有出动,尤其是被传得无坚不摧,近乎神兵利器的抛石机。
赵韪忽然心中一惊。法正不会是用李异等人的性命来消耗吴军的铁丸吧?
赵韪下意识地看向西侧的江面。此时此刻,他无限的希望李异怯战,不要出现在战场上。战场越密集,越有利于吴军抛石机发威,十斤重的铁丸从几百步外发出来,哪怕是只挨了一枚,都可能可能打出一个大洞。在这样的战场上,几乎没有生还的机会。
赵韪很快就失望了。
伴随着激烈的战鼓声,李异的战旗出现在视野之中。
冲在最前面的是几艘狭长的蒙冲。蒙冲顺水而下,疾若奔马,直向吴军斗舰冲去。虽然船上蒙有竹蓬,看不清船上的将士,可是蒙冲绝然的冲击还是让人心头一震。若不是担心吴军的抛石机,赵韪几乎要叫起好来。
远远的,两艘蒙冲与吴军的战船撞在一起。两种战船的体型相差极大,原本应该是毫无悬念的惨烈,然而结果却让人大感意外。那两艘蒙冲既没有翻覆,也没有离开,就像是粘在了吴军斗舰上一样,牢牢的贴在了一起。
紧接着,一蓬箭雨从李异的阵中射出,正中蒙冲。
蒙冲起火,被江风一吹,火苗迅速蔓延,舔噬着吴军斗舰的船腹,又冲上了女墙,连女墙边的旗帜都被点着,熊熊燃烧。
吴军斗舰上有些乱,不少士卒奋力扑救,一时却难以奏效。更有人冒着火,用长矛向下捅刺,打算将烈焰升腾的蒙冲推开,同样难以奏效。
借着吴军慌乱的功夫,更多的蒙冲顺水而下,直扑下游的江面战场。
李异指控着座舰,向吴军斗舰冲了过去。他的座舰也是一艘中型楼船,与吴军斗舰体量相当,顺水而下,速度极快,气势惊人。
吴军看到了李异的座舰,楼船上战鼓声大作,短暂的慌乱后,两艘斗舰不约而同的选择了迎战。一艘斗舰调整方向,奋力划桨,轮桨翻起雪白的浪花,推动着斗舰逆水而上,正面迎击李异。另一艘斗舰则转了一个弯,看似逃跑,实则拉开了距离,抢占上游。
“轰!”一声巨响,两艘战船撞在了一起,吴军战船大角度倾斜,几乎倾覆,李异的座舰也被撞得歪了方向,几乎横在江中。一侧的巨桨也被撞断了好几根。李异站在飞庐之上,双手紧紧的抓着栏杆,大声下令,命令濯楫士们奋力划桨,调整船姿。
观战的双方将士不约而同的发出惊呼。
吴军斗舰虽然船体倾斜,船上场面也有些混乱,却没有退却,在战鼓声的指挥下转身,一边奋力挤压围攻上来的蜀军斗舰,一边向李异追去。双方用弓弩进行攻击,你来我往,越发激烈。
江水湍急,等李异的座舰恢复平衡,已经冲出近几百步,到达战场外围。另一艘吴军斗舰再次起动,甩开围攻的蜀军斗舰,向李异身后杀了过来。顺水而下,吴军斗舰的优势发挥得淋漓尽致,体型较小的蜀军斗舰根本不是对手,被撞得七倒八歪,有两艘斗舰直接被压入水中。
报警的战鼓声一阵急似一阵,李异听到鼓声不对,回头一看,见吴军斗舰又追了上来,大吃一惊,连忙下令调整方向。刚才的撞击中,他的座舰已经断了不少桨,如果再被撞一下,很可能失去动力,只能顺水漂流,听天由命,发挥不出主力战舰的作用,反有可能成为对方捕猎的目标。
听到急促的战鼓声,原本缠斗的吴蜀战船都注意到了上游的战况,见同伴起火,两艘吴军斗舰立刻甩开了对手,奋力划桨,企图避开蜀军蒙冲的正面冲撞。
蒙冲上速度很快,也非常灵活,没给吴军斗舰躲闪的机会,有几艘像利箭一样疾飞而至,钉在了吴军斗舰上。紧接着,船上的士卒换乘系在后面的小船,撤退之前,点燃了蒙冲。
斗舰上的吴军一边射下密集的箭雨,将这些蜀军士卒射杀在江中,一边伸下长长的铁篙,将起火的蒙冲推离。比起措手不及的同伴,他们有了相对充足的准备时间,没让火势蔓延,迅速控制住了局面。
在救火的同时,吴军斗舰向李异的座舰夹击过去。
李异前后被截,陷入了困境,接二连三的被撞中,两侧的巨桨被撞断大半,尾舵也被衔尾猛冲的吴军斗舰撞裂,互射又吃了不少亏。见形势不少,李异迅速放弃了座舰,改乘小船,直向巫溪上游而去。
见李异逃跑,谢旌也放弃了战斗,带着人向另一个方向逃去。
主将、副将先后脱离战场,蜀军士气大堕,登时溃败。
第2531章 顺水推舟
一场大战,两败俱伤。
蜀军主将临阵脱逃,座舰被俘,大量斗舰被击沉,落水失踪的将士超过三成,自然是毫无疑问的溃败。吴军虽然取得了最后的胜利,代价却不小,四艘斗舰有三艘起火,其中受损最严重的一艘被烧得半边漆黑,轮桨也因为剧烈冲撞损坏,必须进行大修。
孙权恼羞成怒。
吴军水师成军以来,战功赫赫,从来没有遭受过如此重大的挫折,被一群渔船打成重伤。
对以楼船为斗舰的吴军水师来说,蜀军的斗舰根本不配称战船,只能用来打渔。如今他们引以为豪的新式战舰被渔船打伤,以后还怎么在同伴面前抬头?
对孙权来说,这是双重的失败。一来这四艘战舰是孙策拨给他的新式战船,一战受损三艘,而且没能全胜,无疑证明了他的指挥能力有限。二来出战的四艘战船都是长沙郡国兵,本来是想打出威风,让沈弥等降将看看吴军的实力,结果却玩脱了手,实在狼狈。
孙权怒形于色,将指挥两艘斗舰与蜀军缠斗的楼船都尉寇英骂得狗血淋头。
寇英也是火爆脾气,被孙权骂急了,当场反驳,指责孙权本人反应太慢,在李异出击时没有及时派出速度更快的小型斗舰拦截,看着李异逃离战场。让大型斗舰去追小船本身就是不合理的,更何况他们还是在苦战大半个时辰之后,又被数十艘新到战场的蜀军战船围攻。
孙权激怒了,喝令将寇英推出去斩首。
话音未落,廖立起身拱手。“大王,凡事求尽善尽美固为美德,却不宜急切。寇英虽有失礼,毕竟是有功之人。若因细故被斩,岂不有伤士气,反被蜀军笑话?不如留他性命,让他检讨过失,再立新功。”
廖立说着,对孙权使了个眼色,又转身喝斥道:“寇都尉,你虽力战,毕竟未竟全功,大王责备你也是对你期望甚高。你当众失礼,是想诿过于国君吗?”
寇英也吓出一身冷汗。他是长沙国人,孙权就是他的国君,当面顶撞本已经失礼,推诿责任更是罪不可赦。他连忙跪倒,口称不敢。
孙权怒气未消,却也知道寇英不能杀。寇英是长沙郡国兵五都尉中最善战的一个,杀他等于自折一臂,会严重挫伤士气,不如让他戴罪立功。见寇英主动请罪,他也顺势下坡,以功折过,唯寇英不录功,酒肉财物赏赐也减半,其他诸将除了赏赐外,各记功劳。
寇英死里逃生,对廖立感激不己。他是长沙罗县(今长沙汩罗)人,廖立是武陵临沅(今湖南常德)人,虽不同郡,却同属楚州,离得也不算太远。经过这次变故,寇英深感有人说话的重要性,决定与廖立结交,稍后带着厚礼来拜谢。
一场危机化解于无形,孙权命令诸将各自检讨得失,准备再战。
诸将告辞出帐,孙权留下了吴奋、廖立。
“公渊,意外一战,还要劳烦你重写一份军报。”
廖立拱手道:“这是臣份内之事。只是立初来乍到,不知道这军报该如何写?”他转身看着吴奋。“还要请司马多多指点。”
吴奋摸着下巴上的短须,沉默不语,面色凝重。廖立来之前,相关的文书都是由他负责,就算不是亲笔写,也会由他过目。廖立要写军报,向他请教倒也没什么问题。只是孙权这么快就让廖立主持军中文书,让他大感意外。
廖立初来乍到,便与孙权如此默契,仅仅因为廖立是楚州名士?
见吴奋沉默,孙权心里有些紧张,一言不发。
冷静下来之后,他也很后悔。他细细反思寇英所言,也觉得当时反应太慢了,如果及时派出增援,是完全有可能截住李异、谢旌的。只要能抓住其中一人,哪怕损失再大些都是值得的。
但这些都是次要的,现在有一个更大的麻烦等着他。
如果兄长知道了这次交战的实情,会不会以此为由,剥夺我的兵权?
要想隐瞒军情,至少是暂时瞒过,必须要得到吴奋的支持。眼下有权与行在联系的人就是他和吴奋,其他人不是长沙国子民就是降将,根本没资格上书行在。
三人都不说话,大帐里的气氛变得有些古怪。吴奋最先反应过来,抬起头,见孙权、廖立都看着自己,一个眼神紧张却故作镇静,一个似笑非笑,高深莫测,不禁吓了一跳。
“哦……”他想起廖立的问题,连忙说道:“先生客气了。军中文书,无非那几个规矩,一说就明白了,哪里谈得上指点。”
廖立笑笑。“依司马之见,如何评价这场战事的得失为宜?”
“这个……”吴奋这才明白了廖立请教的真正含义,也不知道说什么才好。
在此之前,他是中军将领,属长乐卫尉,任务就是保护姑母吴太后。这次孙权出征,吴太后特别拨了五百部曲保护孙权,指定他来指挥。对前线作战,他没有经验,就算让他自己写,也是孙权拟定原则,不需要问他的意见。
不该问的却要问,自然是有些话不能说。
比如寇英情急之下的那几句反驳。
虽然没有实战经验,吴奋毕竟也看过不少战纪,参加过不少军议。父亲吴景居家时也常说些战场经历,尤其是孙权当年在交州的事。一提到这些事,吴景就叹息,说孙权与孙坚、孙策相比,临阵反应太慢,捕捉战机的能力不足,在孙氏子弟中算是个异类。
今天的水战完美的验证了这一点。如果孙权及时派出增援,李异、谢旌至少要抓住一个,甚至是两个都跑不掉。在蜀军投入大量生力军,又使用了火攻战术时,手中至少还有六艘斗舰可以派出的孙权居然什么也没做,就看着力战大半个时辰的寇英等人迎战李异。
真不知道他是怎么想的。
或许陛下不让他领兵是对的,他就不可能像孙翊、孙尚香那样成为一个真正的名将。
在孙权殷切的目光注视下,吴奋最终没敢把真实的想法说出来。
“诚如先生所说,虽然不够尽善尽美,毕竟以少胜多,还是胜绩。”
孙权暗自吁了一口气,一本正经的叹息道:“可是毕竟未能全胜,元兴以为问题出在什么地方?”
吴奋很无奈。“当是兵力不足,不能放手一击。”
孙权心满意足,连连点头。
……
“廖立。”孙策笑了一声,将军报轻轻地丢在案上。
“陛下知道此人?”沮授好奇地问了一声。
“听说过。”孙策摆摆手,没有继续讨论这个话题。“公与意下如何,是增兵,还是亲征?”
曹操亲自进驻巫县,与孙权对峙,双方兵力悬殊。一场水战,孙权虽然取胜,却未竟全功,让李异、谢旌都跑了。孙权上书请罪,请求另派大将,或者亲征。
请罪只是谦虚,另派大将也是客气,真要派人去接替孙权,孙权恐怕要哭得背过气去。
沮授抚着胡须,笑了两声。“陛下,臣倒是觉得,这未尝不是一个机会。在巫县决战,总比在鱼复于我有利。从军情处得到的消息来看,我军的楼船通过瞿塘峡的可能性几乎没有。攻击鱼复时若想发挥抛石机的威力,只有临时建造,或者由上游运来。”
孙策目光微闪,坐了起来。“公与是说,将曹操拖在巫县,先抄了他的后路?”
沮授点点头。
孙策眉梢轻扬,手指在案上轻叩了两下,笑出声来。“这倒也是个办法。只是成与不成,却不由我们说了算,曹操想走就走,我们也拦不住啊。”
“陛下所言甚是,这绝非万全之计,却不妨一试。”沮授笑道:“不成也无妨,万一成了,或许能一战而定益州。”
孙策哈哈大笑。“没错,反正雨季不能行军,闲着也是闲着,就和他们斗斗心眼吧。”
孙策叫来郭嘉,一起商量了一番,命人给孙权回复。正值雨季,江水湍急,辎重运输的难度很大,亲征不可骤行,需从长计议。考虑到孙权兵少,不足与曹操对峙,遣江陵督娄圭率部增援,协助孙权作战。
孙策特地嘱咐孙权,娄圭有谋略,凡事多向娄圭征询,必能查漏补阙,庶无大过。
文书以快船送往巫县,娄圭则整顿人马,逆流而上。
与此同时,长江进入汛期,防汛工作紧锣密鼓的展开。为了减轻辎重运输的压力,孙策留前将军朱桓驻守秭归,其余将士全部撤回洞庭湖。
孙策随即又下了一道诏书,宣布荆楚二州七郡为战区,实行战时管制。具体而言,就是各种物资要优先供应军队,尤其是粮食。秋收之后,除了留下必要的口粮之外,任何人不得买卖粮食,全部统一收购,供应军队。
其他诸如铁、竹木等战略物资也一应如是。
一石激起千层浪,这道诏书虽然没有明说秋后将大举进攻,但明眼人都看得出来,秋收之后必有一场大战,要消耗的物资也将是惊人的数字,百姓的生活必然受到影响,世家大族也要付出沉重的代价。虽不至于说影响生活质量,财富缩水却不可避免。
原本对征战非常热心的荆楚大族犹豫起来,“国虽大,好战必亡”的古训又被人提了出来,只是声音不怎么大,附和的不多。
荆楚的舆情自然瞒不过蜀军细作的耳目,一封封密信被送往巫县。吴军虽然加强了对沿途水陆关禁的控制,军情处也增派人手,四处盘查蜀国细作,展开一场看不见的暗战,揪出不少蜀国密探,依然有不少漏网之鱼,将消息陆续送到法正手中。
与荆楚的形势相呼应,关中、陇右也开始了战前动员,左都护府不仅发出了命令,还展开了实际行动,派人进入斜谷、骆谷等必经之路,侦察地形,修路铺桥,并与蜀军争夺一些关键地点。
七月中,安西大都督鲁肃接到诏书,与军师贾诩商量后,决定派别部司马赵云、张绣率骑兵三千,出陇关,屯居延,与玉门督刘宠、武威督牛辅配合,防范草原上的鲜卑人秋后进犯。又令毌丘兴率步骑五千,出屯北地富平,补上安西都督府与安北都督府防区之间的薄弱环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