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节
朱允炆仔细打量着解缙,又矮又瘦,其貌不扬。
“草民解缙,叩见皇上。”
解缙跪拜高呼。
朱允炆淡然一笑,挥手道:“落座吧。”
解缙坐在椅子上,却只沾了点边。
朱允炆也不见怪,拿出袁泰的弹劾奏折,让双喜递给解缙,道:“你看过之后,再回话。”
解缙连忙接过奏折,打开一看,面色惊惧,连忙跪了下来,喊道:“臣有罪。”
朱允炆问道:“有何罪?”
解缙冷汗直冒,连忙说道:“草民不该在家母未葬之时远离,是为不孝。”
“明知不孝,为何来京师?”
朱允炆严肃地问道。
古代以孝为尊,若是你在朝为官,家中父母去世,无论你担任什么官职(文官),都需要从得知丧事的第一天开始,马上辞官回家,守制二十七个月。
有一个专用名词:丁忧。
一般情况下,朝廷不允许强召丁忧中的人为官。若实在是特殊,强行招用丁忧之人为官,则是“夺情”。
“夺情”很少被使用,一旦使用,必然会遭受文官集团的猛烈抨击。
比如大明朝最厉害的首辅张居正,便因为“夺情”被冠以“不孝”之名,后来死了,万历还拿捏着这件事,恨得张居正牙痒痒。
解缙连忙磕头,喊道:“回皇上,草民前来京师奔丧,同样是出于孝心啊。”
“哦?”
朱允炆盯着解缙。
解缙再次喊道:“太祖于草民,名为君臣,但恩如父子。草民为父奔丧,也是孝心昭昭。”
朱允炆嘴角露出了一抹笑意。
确实,朱元璋曾经在大庖西室进膳时,曾和解缙以“父子”论,鼓励解缙“知无不言、直述以闻”。
于此,才有了历史上著名的万言书《大庖西封事》。
朱允炆欣赏地看了一眼解缙,微微点头,道:“太祖器重于你,如今朕初掌大权,确实需要一些有才干的人。解缙,你入翰林院吧,做翰林侍讲吧。”
解缙惊喜,连忙拜谢:“谢皇上天恩。”
朱允炆点了点头,说道:“起来吧。”
解缙强压激动的心,站了起来。
翰林院,可谓是皇帝身边的人,而翰林院的最高长官便是翰林学士,翰林学士的实权,几乎便等同于丞相。
进入翰林院,便意味着一只脚踏入了帝国的权力中心。
“你认为,当下朝局,如何施策方为上策?”
朱允炆问道。
解缙思索一二,垂手说道:“皇上,依臣之见,应内稳朝堂,收拢百官,外行削藩,收拢兵权。”
朱允炆看了解缙一眼,道:“具体点。”
解缙肃然道:“太祖严苛,百官惊悚,纵部院大臣亦然惶惶不安。皇上仁慈,百官伏望久矣,若皇上实行宽仁之道,整肃弊政,必得人心。人心归顺,朝堂可安如泰山。”
“至于对外,太祖钦定九大塞王,虽手握重兵,然则并非拥兵自重,只赖封国之制。若想破局,并非难事。”
朱允炆看了看自信的解缙,问道:“如何破局?”
解缙直言道:“改藩易地,稳健削藩。”
朱允炆沉思起来。
解缙在一旁说道:“臣听闻,谷王、辽王、肃王,曾屡次上书,乞求改藩,却为太祖所拒。如今皇上掌管乾坤,可加恩于塞王,选宜居之地为其封国,可为其他塞王树立典范。”
朱允炆微微点头,认可这个选项。
事实上,塞王在外,所掌之兵皆是朝廷之兵,虽受塞王管辖节制,不过是为了抵御北元骑兵,拱卫边塞罢了。
若将其内迁,其失去了兵权,自然毫无威胁。
但,有些人可不是换地方就可以解决的。
比如兵多将广的宁王,还有能征善战的燕王。
解缙不等朱允炆询问,便直言道:“纵览九大塞王,以兵强兵多而论,当属宁、秦、燕三王。然秦王早薨,袭爵者只不过是个孩子,自然谈不上威胁。宁王手握八万精锐,然居在塞外之地,若失朝廷供应,必难长存。”
朱允炆微皱眉头,对于解缙的纸上谈兵并不认同。
虽然宁王在塞外,后勤辎重高度依赖朝廷,但若没有封锁及时,宁王率兵南下,突破喜峰口或山海关,便可直接与北平府相接。
历史上,朱棣便是挟持了宁王,将其兵马带至北平,壮大了力量。
解缙只将目光放在了燕王朱棣身上,说朱棣为“藩王之首”,极难处置,并提出了“施行仁道在前,武力煎迫在后”的举措。
朱允炆笑着赞赏了解缙的看法,勉励其为朝廷效力。
在解缙离开之后,朱允炆沉默许久,终叹息道:“一个人的目光,终还是狭隘了一些。看来,是时候推出内阁了。”
第七章 宦官不好过
裁军十万的消息,终于在京师之内引起了轰动。
任谁都没想到,新皇帝竟有如此魄力与手段,挥挥手便要裁撤十万大军。
历史之上,多听闻帝王扩军,而鲜有裁军之举。
于是乎,一些文官认为“文治”时代即将开启,纷纷上表,称颂皇上乃是英明之主。
户部尚书郁新笑眯眯地喝着茶,对户部主事夏元吉说道:“皇上此举,实在是高。”
夏元吉拱手道:“郁大人,看来今年户部可省下不少钱粮。往日里勋贵强势,太祖又给予关切,兵部虽有节制之权,却无节制之实,加之军册皆在五军都督府,他们报多少,户部便要拨付多少军士钱粮,眼下皇上动作,可谓大善。”
郁新轻松地喝了一口茶,轻松地说道:“可不是,骑兵每月粮食两石,寻常士兵每月粮食一石,仅是粮饷,京师便耗费尤重。削减十万兵,每年可节省粮食三百六十万石。如今入夏,雨季颇多,河堤修缮,灾情救援,都需要钱粮啊……”
“户部之事,难啊。”
夏元吉打趣道。
郁新呵呵笑道:“维喆啊,可要多多担负起来,户部之事,还需你多费点心。”
夏元吉,字维喆。
夏元吉凝重地点了点头,看着有些老态的郁新,缓缓说道:“裁军之事,是否与召燕王入京有关?”
郁新眼神中闪过一道精芒,旋即呵呵笑了一声,道:“我们这位皇上,属实不一般啊。你听闻消息没有,解缙已然进入翰林院。”
“已是听闻,解缙在太祖时期,虽轻浮狂傲,属实是一正直之人,为民请命,铮铮直言,这样的人在皇上身边,是一件好事。”
夏元吉不吝赞赏。
郁新起身,走到夏元吉身前,道:“说来奇怪,皇上身为太子时,齐泰、黄子澄便是东宫之人,如今皇上御极,齐泰依旧是兵部侍郎,黄子澄依旧是翰林院修撰,近臣并无升迁之举,反而是解缙……有些不寻常啊。”
对于新登基的皇帝而言,最先重用的,往往便是自己身边亲近的大臣。
可太祖都送入孝陵一段时间了,也不见新皇上施恩旧部,第一个提拔的,竟然是远离朝堂多年的解缙,这着实令人不解。
“或许,皇上另有打算。”
夏元吉淡淡地说道。
……
朱允炆在深宫之中,并没有临朝。
朝堂之上,众官员望眼欲穿,左顾右盼,就是不见朱允炆上朝。
一封封折子递上去,没人批准,如何办事?
大明还要不要运转了?
一些下层的官员更是在猜测,是不是皇上因为太祖去世,忧虑过度病倒了,到处打听,希望上书问候两句,表达下忠心。
朱允炆从武英殿走了出来,看着夕阳缓缓下沉,雄伟的宫殿,又将陷入至黑暗之中。
若不是后世清晰的记忆,朱允炆都已忘记了来处。
“双喜,你想家人吗?”
朱允炆轻轻问道。
太监双喜震惊地看着朱允炆,要知道朱元璋时期,对太监极为严苛,稍有错误,轻则打断腿,重则要命。
而且朱允炆登基之后,也延续了这种严苛,像是当下的关怀与问候,几乎是无法想象的。
事实上,历史上的朱允炆确实没有将太监当人看。
在朱棣造反的过程中,很多太监成为朱棣的耳目,一个原因就是朱允炆的“残忍”。他虽有“仁”之名,那不过是给百官与百姓的,但对于太监、长随、内侍等残缺之人,一旦有错,便会杖责。
内侍与太监投奔朱棣,是因为朱棣将他们当人看,信任他们。
名震后世的东厂,便是太监为首的机构,也足以体现朱棣对太监的信任。
双喜感动地想哭,连忙回道:“回皇上,咱家偶尔会想起,只是,无缘再见他们了。”
朱允炆摇了摇头,说道:“为何不能再见?”
双喜恭谨地回道:“咱家入了宫,那便是皇上的人了。如何能再见他们?再说了,咱家便是回了去,他们也不认咱家。”
双喜说得没错。
古代重传承,重宗族。
一个太监,是没资格进入宗族祠堂的,也是被人鄙视的。
起码,在明代初期是如此。
朱允炆看着落寞的双喜,问道:“这后宫之中,所有人皆是如此?”
“自然。”
“草民解缙,叩见皇上。”
解缙跪拜高呼。
朱允炆淡然一笑,挥手道:“落座吧。”
解缙坐在椅子上,却只沾了点边。
朱允炆也不见怪,拿出袁泰的弹劾奏折,让双喜递给解缙,道:“你看过之后,再回话。”
解缙连忙接过奏折,打开一看,面色惊惧,连忙跪了下来,喊道:“臣有罪。”
朱允炆问道:“有何罪?”
解缙冷汗直冒,连忙说道:“草民不该在家母未葬之时远离,是为不孝。”
“明知不孝,为何来京师?”
朱允炆严肃地问道。
古代以孝为尊,若是你在朝为官,家中父母去世,无论你担任什么官职(文官),都需要从得知丧事的第一天开始,马上辞官回家,守制二十七个月。
有一个专用名词:丁忧。
一般情况下,朝廷不允许强召丁忧中的人为官。若实在是特殊,强行招用丁忧之人为官,则是“夺情”。
“夺情”很少被使用,一旦使用,必然会遭受文官集团的猛烈抨击。
比如大明朝最厉害的首辅张居正,便因为“夺情”被冠以“不孝”之名,后来死了,万历还拿捏着这件事,恨得张居正牙痒痒。
解缙连忙磕头,喊道:“回皇上,草民前来京师奔丧,同样是出于孝心啊。”
“哦?”
朱允炆盯着解缙。
解缙再次喊道:“太祖于草民,名为君臣,但恩如父子。草民为父奔丧,也是孝心昭昭。”
朱允炆嘴角露出了一抹笑意。
确实,朱元璋曾经在大庖西室进膳时,曾和解缙以“父子”论,鼓励解缙“知无不言、直述以闻”。
于此,才有了历史上著名的万言书《大庖西封事》。
朱允炆欣赏地看了一眼解缙,微微点头,道:“太祖器重于你,如今朕初掌大权,确实需要一些有才干的人。解缙,你入翰林院吧,做翰林侍讲吧。”
解缙惊喜,连忙拜谢:“谢皇上天恩。”
朱允炆点了点头,说道:“起来吧。”
解缙强压激动的心,站了起来。
翰林院,可谓是皇帝身边的人,而翰林院的最高长官便是翰林学士,翰林学士的实权,几乎便等同于丞相。
进入翰林院,便意味着一只脚踏入了帝国的权力中心。
“你认为,当下朝局,如何施策方为上策?”
朱允炆问道。
解缙思索一二,垂手说道:“皇上,依臣之见,应内稳朝堂,收拢百官,外行削藩,收拢兵权。”
朱允炆看了解缙一眼,道:“具体点。”
解缙肃然道:“太祖严苛,百官惊悚,纵部院大臣亦然惶惶不安。皇上仁慈,百官伏望久矣,若皇上实行宽仁之道,整肃弊政,必得人心。人心归顺,朝堂可安如泰山。”
“至于对外,太祖钦定九大塞王,虽手握重兵,然则并非拥兵自重,只赖封国之制。若想破局,并非难事。”
朱允炆看了看自信的解缙,问道:“如何破局?”
解缙直言道:“改藩易地,稳健削藩。”
朱允炆沉思起来。
解缙在一旁说道:“臣听闻,谷王、辽王、肃王,曾屡次上书,乞求改藩,却为太祖所拒。如今皇上掌管乾坤,可加恩于塞王,选宜居之地为其封国,可为其他塞王树立典范。”
朱允炆微微点头,认可这个选项。
事实上,塞王在外,所掌之兵皆是朝廷之兵,虽受塞王管辖节制,不过是为了抵御北元骑兵,拱卫边塞罢了。
若将其内迁,其失去了兵权,自然毫无威胁。
但,有些人可不是换地方就可以解决的。
比如兵多将广的宁王,还有能征善战的燕王。
解缙不等朱允炆询问,便直言道:“纵览九大塞王,以兵强兵多而论,当属宁、秦、燕三王。然秦王早薨,袭爵者只不过是个孩子,自然谈不上威胁。宁王手握八万精锐,然居在塞外之地,若失朝廷供应,必难长存。”
朱允炆微皱眉头,对于解缙的纸上谈兵并不认同。
虽然宁王在塞外,后勤辎重高度依赖朝廷,但若没有封锁及时,宁王率兵南下,突破喜峰口或山海关,便可直接与北平府相接。
历史上,朱棣便是挟持了宁王,将其兵马带至北平,壮大了力量。
解缙只将目光放在了燕王朱棣身上,说朱棣为“藩王之首”,极难处置,并提出了“施行仁道在前,武力煎迫在后”的举措。
朱允炆笑着赞赏了解缙的看法,勉励其为朝廷效力。
在解缙离开之后,朱允炆沉默许久,终叹息道:“一个人的目光,终还是狭隘了一些。看来,是时候推出内阁了。”
第七章 宦官不好过
裁军十万的消息,终于在京师之内引起了轰动。
任谁都没想到,新皇帝竟有如此魄力与手段,挥挥手便要裁撤十万大军。
历史之上,多听闻帝王扩军,而鲜有裁军之举。
于是乎,一些文官认为“文治”时代即将开启,纷纷上表,称颂皇上乃是英明之主。
户部尚书郁新笑眯眯地喝着茶,对户部主事夏元吉说道:“皇上此举,实在是高。”
夏元吉拱手道:“郁大人,看来今年户部可省下不少钱粮。往日里勋贵强势,太祖又给予关切,兵部虽有节制之权,却无节制之实,加之军册皆在五军都督府,他们报多少,户部便要拨付多少军士钱粮,眼下皇上动作,可谓大善。”
郁新轻松地喝了一口茶,轻松地说道:“可不是,骑兵每月粮食两石,寻常士兵每月粮食一石,仅是粮饷,京师便耗费尤重。削减十万兵,每年可节省粮食三百六十万石。如今入夏,雨季颇多,河堤修缮,灾情救援,都需要钱粮啊……”
“户部之事,难啊。”
夏元吉打趣道。
郁新呵呵笑道:“维喆啊,可要多多担负起来,户部之事,还需你多费点心。”
夏元吉,字维喆。
夏元吉凝重地点了点头,看着有些老态的郁新,缓缓说道:“裁军之事,是否与召燕王入京有关?”
郁新眼神中闪过一道精芒,旋即呵呵笑了一声,道:“我们这位皇上,属实不一般啊。你听闻消息没有,解缙已然进入翰林院。”
“已是听闻,解缙在太祖时期,虽轻浮狂傲,属实是一正直之人,为民请命,铮铮直言,这样的人在皇上身边,是一件好事。”
夏元吉不吝赞赏。
郁新起身,走到夏元吉身前,道:“说来奇怪,皇上身为太子时,齐泰、黄子澄便是东宫之人,如今皇上御极,齐泰依旧是兵部侍郎,黄子澄依旧是翰林院修撰,近臣并无升迁之举,反而是解缙……有些不寻常啊。”
对于新登基的皇帝而言,最先重用的,往往便是自己身边亲近的大臣。
可太祖都送入孝陵一段时间了,也不见新皇上施恩旧部,第一个提拔的,竟然是远离朝堂多年的解缙,这着实令人不解。
“或许,皇上另有打算。”
夏元吉淡淡地说道。
……
朱允炆在深宫之中,并没有临朝。
朝堂之上,众官员望眼欲穿,左顾右盼,就是不见朱允炆上朝。
一封封折子递上去,没人批准,如何办事?
大明还要不要运转了?
一些下层的官员更是在猜测,是不是皇上因为太祖去世,忧虑过度病倒了,到处打听,希望上书问候两句,表达下忠心。
朱允炆从武英殿走了出来,看着夕阳缓缓下沉,雄伟的宫殿,又将陷入至黑暗之中。
若不是后世清晰的记忆,朱允炆都已忘记了来处。
“双喜,你想家人吗?”
朱允炆轻轻问道。
太监双喜震惊地看着朱允炆,要知道朱元璋时期,对太监极为严苛,稍有错误,轻则打断腿,重则要命。
而且朱允炆登基之后,也延续了这种严苛,像是当下的关怀与问候,几乎是无法想象的。
事实上,历史上的朱允炆确实没有将太监当人看。
在朱棣造反的过程中,很多太监成为朱棣的耳目,一个原因就是朱允炆的“残忍”。他虽有“仁”之名,那不过是给百官与百姓的,但对于太监、长随、内侍等残缺之人,一旦有错,便会杖责。
内侍与太监投奔朱棣,是因为朱棣将他们当人看,信任他们。
名震后世的东厂,便是太监为首的机构,也足以体现朱棣对太监的信任。
双喜感动地想哭,连忙回道:“回皇上,咱家偶尔会想起,只是,无缘再见他们了。”
朱允炆摇了摇头,说道:“为何不能再见?”
双喜恭谨地回道:“咱家入了宫,那便是皇上的人了。如何能再见他们?再说了,咱家便是回了去,他们也不认咱家。”
双喜说得没错。
古代重传承,重宗族。
一个太监,是没资格进入宗族祠堂的,也是被人鄙视的。
起码,在明代初期是如此。
朱允炆看着落寞的双喜,问道:“这后宫之中,所有人皆是如此?”
“自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