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节
  解缙微微摇头,说道:“皇上,臣认为燕王、魏国公、茹尚书与姚师父所言,皆为洞察之言。纵览各类消息,鞑靼与瓦剌或有野心,但大明边疆,至少五年内不会出现大的问题。”
  朱允炆看向朱棣等人,敲了敲桌案,说道:“一位久经战场的亲王,一位掌管中军都督府的国公,一位兵部尚书,一位内阁大臣,一位通晓无数的翰林侍讲,既然你们一致认为,北疆五年内不会出现太多问题,那我们便定下基调,五年内,完成新军之策推行全军之任务,如何?”
  “可行!”
  朱棣等人表态。
  徐辉祖犹豫了下,说道:“皇上,新军之策在京军施行,并无问题。但在北平卫所施行,却遇到了不少问题。”
  “哦,什么问题?”
  朱允炆有些意外地问道。
  徐辉祖拿出了一份文书,递上去,说道:“这是北平府新军之策的文书,其中谈及,新军之策重训,有助军队战斗力提升,然而,新军之策与卫所制度冲突很大,引起了不少问题。”
  朱允炆展开文书看去,不由暗暗吸了一口凉气。
  明以武功定天下,朱元璋革元旧制,自京师达于郡县,皆立卫所。
  卫所制度,便是选一部分人,归入军籍,分驻在各地卫所之中,保卫边疆,镇压地方。
  军籍与民籍是平行关系,军籍归属于五军都督府管理,民籍归属于户部。
  军与兵,也完全不同。
  军存在着世袭性,是固定的,只要你是军,那你一家人,以后都需要充军,住在卫所之中。
  若你不幸为国捐躯,那也没事,看看你有儿子没有,没有儿子,就找你哥哥,这都没有,就找你表哥,总要找个人接替你。
  如果是悲惨世界,你这一系全家都没了,那也有办法,看看你原来籍贯哪里,去找你的族人,勾选一族,搬过来继续充军。
  而兵,则是自愿性质的,是临时招募的,而并非朝廷经制之军,一没定额,二没固定的戍边地,三和子孙职业选择没关系。
  在明代初期,军费在朝廷财政中的支出占比是很低的,每年两百万石养三百万兵足够了,甚至在很多时候,军费可以说是“自给自足”的。
  这也与卫所制度有关,卫所的军,只能说是军与农的合体,打仗的时候就是军,不打仗的时候,那就是农,需要开荒,需要种地。
  这边收着庄稼,手舞镰刀,那边烽火传讯,就可以马上换上盔甲,抄起钢刀杀敌。
  如果军屯的收成不够军队开支,那就让商人雇人去边塞开垦,通过开垦出来的庄稼,来换取朝廷盐引,这样一来,商人与边军便实现了双赢。
  看似美好的存在,在经过洪武的风雨之后,已开始显现出其问题,卫所废弛与崩溃的迹象,越来越明显。
  而军农合一的方式,已严重妨碍了军队的训练。
  试想,一个集体下地务农的军队,又能有多少时间训练?又能掌握多少的杀敌技?
  卫所制不改,新军之策,难行!
  第八十八章 悲壮的军屯,无奈的朱允炆
  新军之策落北平,是在冬季,冬季本就没什么农活,大家每天早起跑跑步,锻炼锻炼身体,没什么问题。
  可眼下已是开春,大家还惦记着自己手里的那几十亩地,总不能每天继续训练吧?
  朝廷有规定,每个卫所的军户要耕种一分地。
  那位说了,一分地而已,随便刨两下就拾掇好了,至于花多长时间,耽误训练?
  不好意思,明代军屯里的一分,一般是五十亩。
  每一位军士的一分地,按照规定,要收取十八石粮食,上交六石,剩余十二石自己吃。如果年景不好,欠收乃至绝收,那你也得赔纳足额,俗称倒贴。
  卫所制与军屯制,在明代初期,确实发挥了很大的作用。
  到建文元年,有超过一百二十万的军队参与屯垦,增加了近九千万亩,每年屯粮达两千三百多万石,这也是明初农税过低,依旧能养活二三百万大军的关键。
  可卫所制与军屯制施行了二三十年,已经出现了很多问题。
  对于卫所制,徐辉祖指出四个问题:
  其一,军户逃跑的问题。
  这其实是有情可谅的,谁能保证年年丰收安泰?
  今年老天爷不下雨,都绝收了,你还让我们交粮食,怎么交?
  活不下去了,还不能逃走吗?
  其二,军官侵占问题。
  士绅都知道占农民的地能捞取好处,军官虽然是粗人,可也不傻,知道地多钱多的道理。
  士兵五十亩,好,你去八十里外戈壁滩上开五十亩去,这五十亩良田,是我的了。
  对了,收拾完戈壁滩的地之后,记得回来给我的庄稼浇水。
  军官发话,你总要服从吧。
  其三,藩王兼并。
  看一眼大明北部边疆,再看看分封的藩王,你会发现,凡是有藩王的地方,便少不了屯田。
  尤其是甘州、固原、宁夏、延绥、大同、宣府、蓟州、辽东等九边之地,即有屯田,又有大军,还受制于藩王。
  藩王的封地与屯田挨着,一不小心,多占了几百万亩,好像也是可以理解的。
  谁让地都挨着的,你们当兵的也是,为啥就不打好田垄呢。
  本王没看到,抱歉,实在是抱歉啊。
  其四,屯田土地差,收成无保障,极度影响训练。
  明代军屯并不抢夺民田,很多军屯的土地,要么是元朝被杀掉的地主、农民剩下的无主之地,要么就是自己开荒弄来的。
  肥沃的田亩自然是轮不到当兵的,对于绝对部分军士而言,其土地往往是沙碱瘩薄,不堪耕种,而且还分散,上午在西面除个草,下午还得去东面挖个沟,很难完成定额。
  加上朝廷答应的耕作工具,一开始还行,后面根本就没有。
  没错,朝廷是说了,要给军士配耕牛,可关键是,大明朝的耕牛本来就很少,哪里有大量的耕牛划拨给军屯。
  你运气好,十年前分了一头牛给你。现在你说牛老死了,还想要牛。
  没门,自己当牛用吧。
  这就是朱元璋引以为豪的卫所制与军屯制,曾经的“吾养兵百万,不费百姓一粒米”豪言壮语,到了朱允炆手里,只剩下了一腔压抑的悲壮。
  朱允炆很想整顿卫所制,可也清楚,卫所制是一个雷区,一个不小心,便会引起兵变。
  朱厚照当皇上的时候,太监刘瑾便想整顿军屯,结果引起安化王朱寘鐇叛乱,虽然没掀起什么大的浪花,但也足以告诉朱允炆,想要改变卫所制,绝不是一朝一夕的事。
  可若是不解决卫所制,新军之策只能流于表面,无法实现强军的目标,日后的大明,只能采取防御战略。
  只防御,不进攻,不是朱允炆想要的结果。
  既然蒙古早晚要打过来,那自己就不能让他们轻易回家放牧去。
  他们敢进犯大明一小步,大明就应该有勇气进入蒙古万万步,直至彻底拿下那片草原,让其成为大明最富饶的牧场!
  朱允炆叹息一声,结束了沉思,将徐辉祖的奏报放在了桌案上,严肃地说道:“当下正是一条鞭法、遏兼并国策施行的关键期,当下的朝廷,恐怕无法支撑卫所废弛的支出。”
  徐辉祖自然是知道这一点的,也理解朱允炆的难处。
  一条鞭法、遏兼并国策,得罪了大明无数士绅,虽然这些人没有实力反抗朝廷,但毕竟是掉了肉,免不了疼,总是要叫喊几声。
  底下非议一条鞭法、遏兼并国策的声音有很多,当然,是以士绅为主体。
  朱允炆收拢了民心,却得罪了士绅,这没什么。但如果再动卫所制,就不是伤害士绅利益的事了,伤害的将是各地卫所将领军官的利益。
  将领军官,对于士兵有着很强的控制力,而且家里不止有菜刀,还有十八般武器,一旦被逼急了,那是要抄家伙打架的。
  若是再有士绅暗中支持,某个藩王也野心,站起来喊一嗓子“恢复祖制,捍我田产”的口号,那可就麻烦了。
  虽然徐辉祖也知道,这些卫所干不过京军,但乱起来,总归是个大问题。
  这件事,也只能慢慢来。
  朱允炆皱了皱眉,说道:“北平新军之策不能停,至于卫所田产耕作问题,让北平布政使张昺、都司平安想想办法,找出一条路来。”
  徐辉祖点头答应。
  朱允炆看向朱棣,说道:“燕王叔,对于兵法战阵,朕远不如你,魏国公与茹尚书,也不如你。朕想要将京营改制之事托付给你,你意下如何?”
  “皇上……”
  朱棣难以相信。
  自己作为一个有过之人,此来京师请罪,原以为最好的结果便是保住燕王封号,成为一个闲散王爷。
  在那场醉酒之后的坦诚相对之后,朱允炆并没有追究自己的过去,而是让自己研究新军之策,后来又安排自己至五军都督府,与徐辉祖共同商议新军之策与大明边防。
  原以为自己只是一个幕僚,出出主意而已。
  不成想,朱允炆竟然将如此重要的任务交给自己!
  京营改制啊!
  这可是事关国本的大事件!
  朱允炆深深看着朱棣,目光中充满期待。
  新军之策在京营施行半年多,成效斐然,就连朱棣也不禁夸赞,京营乃是天下雄师!
  可随着新军之策的不断深入,士兵个体战斗力得到提升,几千人,上万人的战阵研究也基本取得成效。但京军大规模的军团战,一直都存在配合问题。
  十万人,二十万人,三十万人的大军团战法,完全不同于几千人、几万人的战法。
  徐辉祖没有指挥大军团作战的经验,茹瑺也没有,只靠着纸上谈兵,靠着祖辈的经验,远远不够。
  所以,朱允炆需要朱棣,需要久经战场,又擅长指挥大军团作战的朱棣作为京营改制的主刀人!
  第八十九章 苏州名士的政治目光
  苏州知府姚善办完公务,换了常服,手持一卷书,便走入了文庙学宫。
  在明伦堂院庭中,王宾、韩奕、俞贞木、钱芹四人正围在一起对论着,王宾一抬头,看到了姚善,便微微一笑,止住了对论,拱手道:“克一兄来了。”
  其他人纷纷侧身行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