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熏番外:图之
(看到留言,心血来潮续了一下番外,明明说好不写,但是写就写吧无人在乎,写给意犹未尽的读者看,也是写给我自己看,好久不碰写作了,希望不要带来太差的观感,以上是我的碎碎念,那就请支持我的朋友看下去吧。)
司熏已经回忆不起来,到底是什么时候,“周弥音”这叁个字就已经成为一个甜蜜的诅咒,缠绕于他身侧,徘徊在他颅内,将他与生俱来的理性与冷漠全部蚕食吞并,像他从始至终,一直都是会对人温柔的人一般。
他本该不在意的。
“转瞬即逝”的交换生,行之相悖的性格处事,状若无意的插足者参与预设,甚至被亲手托付叮嘱照顾(心知肚明是另一层领地高高围起若隐若无的警告与威胁),平行故事中的血亲忌断,还有她漂亮清澈——却全然朝向另一个黑色身影的残酷眼睛。
那天医院源源坠下的点滴就像她落他心里的透明泪液——他本该不在意的。
他后来询问过,她在品川遇见的第一个人,说的第一句话。但这些事轻得就像尘埃羽毛,一过经年,就连周弥音都记不清了。但是他还清晰地记得,只是只有他记得。
【一见】
“你好,请问……哪里是B类音乐练习室?”
彼时她穿着精致的黑色私服纱裙,说起中文来还没有那么通顺,乌黑的发用珍珠卡在耳后,耳洞裸露在外,手里捏着的透明文件夹里则是成篇的提琴乐谱。
迟到的阳光透过玻璃廊桥,和她的声音一样洒在他的肩头。
司熏扯了扯略显厚重的医用口罩,也许是昨夜江城更深露重,他早起发热。再加上略上年纪的司机修理固件耽误了些时间,他古井无波的学校生活终于不再是从按步就序地上课、工作、日复一日地摆出严谨的官方态度。
——但被当作学生的行事指标对他来说并不是一件很拘束的事,相反,比起在家中独子的境况来说,可能更是一种放松。
母亲出于担忧,上班前给他请了半天病假,临近十点,几乎是承受不住她向家里打了好几番电话,那过于关爱的态度。
课程倒是无需担心落下,只是下午的代表会他需要出席——副主席终于交换回来,这个时候的缺席却有些不成体统了。
他平时不太关心别人所思所想,内心世界是独立隐私的,他不太习惯别人挤占他用于呼吸喘气的空间,但是家人却是不能回避的客观对象,他只好逃避。
司熏几乎是落荒而逃——出门叫了出租车去学校。
到学校的时候是第叁节课中,品川附楼旁的台阶上下只有他们两人驻足对望着。
也许是太久没有得到回答:“学长?你是身体不舒服吗?”周弥音露出担忧的神色,向台阶上走了几步。
要若平常,他会向后退去,保持应有的社交距离;或许说,因为他行事太过于不近人情像个机器,再加上在学生群体中话语很强的学生会主席身份,平时没有人会来自讨没趣地跨过这段距离。
尤其在学期前,和经常并肩的陆向珩那春风和煦的态度对比之下,他更是寒酷得像块不懂变通的冰。
她走近,他没有避开,反是在她的步步逼近中情不自禁地向下迈了一步,于是她苍白的脸变得更加清晰,一低头就能看到她眼下微弱的黑眼圈,就想起自己昨晚因为咳嗽几乎整夜没睡。
两人维持着最近的社交距离。
他的喉间突然莫名其妙地笑出了一个音节——但很快自我纠正,一阵真实的咳嗽隔在口罩里,很快掩盖了那个不明意义的笑,他将手挡在嘴前。
在她即将表达出进一步的关心前,他用不似平常的沙哑声音说道:“如果是新生第一次来,艺术楼的构筑太复杂,我引你去吧。”他拎着手提包,错过她的身下楼。
品川的艺术楼新建,校方采取新锐的建筑设计师,只是口头指路,依旧无法降低迷路的几率——旧的路标已经不起效,按照校方文件来说,新的指引路牌在下周才会装好。
“谢谢!”她没有选择跟在他的身后,而是几步并作一步,稳稳地站在了他的身侧。
“你真好——!”
他没有回复。
两个人在阳光的回廊下,稳稳地并步齐驱,司熏目不斜视地看着前方,周弥音正在四处打量她即将就学的环境如何。
他轻轻偏过头,看清那不是耳洞,她左耳上挂着一颗淡淡的红痣。
他本不该在意的,那只是主席之于转校生、先来者对后来者、客套拘谨的与跳脱的,两条相交的线的唯一的点。
但是他还是微微侧转身,在整理口罩后,将胸前的主席徽章不着痕迹地取下,放进了西装口袋里。
当时的他无法解释、甚至无法理解这一多余的做法。
但后来他在为回忆作注脚时,他才又恍然过来。
“我叫周弥音,弥漫的弥,大音希声的音。”
周弥音太干净了,干净得令许多人讶然。她的善意总让人觉得是街边免费赠送的礼品,拿到手上后觉得肯定需要回馈出去什么,但实在无法抵挡住被她劝走的诱惑。当你觉得她的真诚态度足以打动你去下载一个陌生的app或者程序投票后,她说谢谢你相信我呀我要再送你一份礼物——等到你好处收尽应得尽有后,你问在哪投票?
她说这是我送给你的礼物,而她的礼物是不需要回馈的。
古怪的人。
篮球课后的电解质水,在学生会任务交到手上绝不敷衍的态度,相遇时总是眯着眼和你打招呼,一时兴起午休夺命赶时间从千米外的商圈上山下山带回的常温奶茶……他起初以为这是一种融入群体的示好手段,结果她就这么孜孜不倦地一次次“故技重施”。
司熏预设这种好意会在未来以某种形式反馈回去,一直以来只是淡淡地接受,直到她向他提出诉求。
凡事都有度,这样也会带来消极的影响,在他阻止了第一个试图推托自己任务给她的成员后,他才下定决心拒绝了当天她的好意,而又义正言辞地说不准再违规带校外食品进校,学生会是整个学校学生的典范。
她带来的草莓布蕾端正地摆在办公桌上,难过得像要融化。
他的言辞冰冷简洁,就像判官捏着笔下一道地狱诏令,主席室里只有他们两个人,他也将视线移回手里的文件,未去仔细深究她的表情和反应——是不安无措?还是排斥厌恶?
也许是不敢去深究,因为其结果最终指向的必然一定也是和往常一般的结局,他又变成了一个受人敬畏的角色,稳定地充当一种标榜、一份威慑与一个象征。
一如既往,翌日司熏依然是第一个抵达教室,随后是稀稀落落的同学入座,他的座位在走廊窗边。
那天的周弥音几乎是踩着点走进对面的教室,她的背包不像平时,塞得鼓鼓囊囊的,还提了一个黑色便携行李袋,不似平时捏着个文件夹就来上课了。
A班午休后的第一节课是化学课,空气中除了老师带来的实验试剂味,还弥散着一些午后不可察觉的闷热,司熏去桌肚里取化学练习册,摸到陌生的冰冷物体和明信片。
他面无觉察地放了回去,直到化学老师打开PPT背过身去操作电脑。
躺在他手心的是一枚富士山的金属挂扣,明信片上写着:“零食已安然派送至主席室——请主席笑纳。”后面画着一个作揖的笑脸小人。
那个周末假期她去东京旅游,去浅草寺拍照,发了朋友圈。
他本不该在意的,因为她对谁都这么好,她记得他不喝冰的东西,就会记得别人的敏感与难处。她对谁都温和、亲切,包括本可循规蹈矩就能够悄然忽略的他,但她会对一个人有要求假装闹脾气撒娇;她遵守一切别人都遵守的校规校纪,但却为了某个人屡次破例;她在外人面前保持自己的坚持,之后却会对着那个人委屈流泪。
“你们是不是因为我总是写公式元素,觉得我的英语还不错?其实老师我还真会一些,abandon abandon abandon,完了后面是什么来着?……我们接着看下一道题……”
忽然想起午休在主席室看到陆向珩腰间新系的御守。
他本该不在意的。
司熏已经回忆不起来,到底是什么时候,“周弥音”这叁个字就已经成为一个甜蜜的诅咒,缠绕于他身侧,徘徊在他颅内,将他与生俱来的理性与冷漠全部蚕食吞并,像他从始至终,一直都是会对人温柔的人一般。
他本该不在意的。
“转瞬即逝”的交换生,行之相悖的性格处事,状若无意的插足者参与预设,甚至被亲手托付叮嘱照顾(心知肚明是另一层领地高高围起若隐若无的警告与威胁),平行故事中的血亲忌断,还有她漂亮清澈——却全然朝向另一个黑色身影的残酷眼睛。
那天医院源源坠下的点滴就像她落他心里的透明泪液——他本该不在意的。
他后来询问过,她在品川遇见的第一个人,说的第一句话。但这些事轻得就像尘埃羽毛,一过经年,就连周弥音都记不清了。但是他还清晰地记得,只是只有他记得。
【一见】
“你好,请问……哪里是B类音乐练习室?”
彼时她穿着精致的黑色私服纱裙,说起中文来还没有那么通顺,乌黑的发用珍珠卡在耳后,耳洞裸露在外,手里捏着的透明文件夹里则是成篇的提琴乐谱。
迟到的阳光透过玻璃廊桥,和她的声音一样洒在他的肩头。
司熏扯了扯略显厚重的医用口罩,也许是昨夜江城更深露重,他早起发热。再加上略上年纪的司机修理固件耽误了些时间,他古井无波的学校生活终于不再是从按步就序地上课、工作、日复一日地摆出严谨的官方态度。
——但被当作学生的行事指标对他来说并不是一件很拘束的事,相反,比起在家中独子的境况来说,可能更是一种放松。
母亲出于担忧,上班前给他请了半天病假,临近十点,几乎是承受不住她向家里打了好几番电话,那过于关爱的态度。
课程倒是无需担心落下,只是下午的代表会他需要出席——副主席终于交换回来,这个时候的缺席却有些不成体统了。
他平时不太关心别人所思所想,内心世界是独立隐私的,他不太习惯别人挤占他用于呼吸喘气的空间,但是家人却是不能回避的客观对象,他只好逃避。
司熏几乎是落荒而逃——出门叫了出租车去学校。
到学校的时候是第叁节课中,品川附楼旁的台阶上下只有他们两人驻足对望着。
也许是太久没有得到回答:“学长?你是身体不舒服吗?”周弥音露出担忧的神色,向台阶上走了几步。
要若平常,他会向后退去,保持应有的社交距离;或许说,因为他行事太过于不近人情像个机器,再加上在学生群体中话语很强的学生会主席身份,平时没有人会来自讨没趣地跨过这段距离。
尤其在学期前,和经常并肩的陆向珩那春风和煦的态度对比之下,他更是寒酷得像块不懂变通的冰。
她走近,他没有避开,反是在她的步步逼近中情不自禁地向下迈了一步,于是她苍白的脸变得更加清晰,一低头就能看到她眼下微弱的黑眼圈,就想起自己昨晚因为咳嗽几乎整夜没睡。
两人维持着最近的社交距离。
他的喉间突然莫名其妙地笑出了一个音节——但很快自我纠正,一阵真实的咳嗽隔在口罩里,很快掩盖了那个不明意义的笑,他将手挡在嘴前。
在她即将表达出进一步的关心前,他用不似平常的沙哑声音说道:“如果是新生第一次来,艺术楼的构筑太复杂,我引你去吧。”他拎着手提包,错过她的身下楼。
品川的艺术楼新建,校方采取新锐的建筑设计师,只是口头指路,依旧无法降低迷路的几率——旧的路标已经不起效,按照校方文件来说,新的指引路牌在下周才会装好。
“谢谢!”她没有选择跟在他的身后,而是几步并作一步,稳稳地站在了他的身侧。
“你真好——!”
他没有回复。
两个人在阳光的回廊下,稳稳地并步齐驱,司熏目不斜视地看着前方,周弥音正在四处打量她即将就学的环境如何。
他轻轻偏过头,看清那不是耳洞,她左耳上挂着一颗淡淡的红痣。
他本不该在意的,那只是主席之于转校生、先来者对后来者、客套拘谨的与跳脱的,两条相交的线的唯一的点。
但是他还是微微侧转身,在整理口罩后,将胸前的主席徽章不着痕迹地取下,放进了西装口袋里。
当时的他无法解释、甚至无法理解这一多余的做法。
但后来他在为回忆作注脚时,他才又恍然过来。
“我叫周弥音,弥漫的弥,大音希声的音。”
周弥音太干净了,干净得令许多人讶然。她的善意总让人觉得是街边免费赠送的礼品,拿到手上后觉得肯定需要回馈出去什么,但实在无法抵挡住被她劝走的诱惑。当你觉得她的真诚态度足以打动你去下载一个陌生的app或者程序投票后,她说谢谢你相信我呀我要再送你一份礼物——等到你好处收尽应得尽有后,你问在哪投票?
她说这是我送给你的礼物,而她的礼物是不需要回馈的。
古怪的人。
篮球课后的电解质水,在学生会任务交到手上绝不敷衍的态度,相遇时总是眯着眼和你打招呼,一时兴起午休夺命赶时间从千米外的商圈上山下山带回的常温奶茶……他起初以为这是一种融入群体的示好手段,结果她就这么孜孜不倦地一次次“故技重施”。
司熏预设这种好意会在未来以某种形式反馈回去,一直以来只是淡淡地接受,直到她向他提出诉求。
凡事都有度,这样也会带来消极的影响,在他阻止了第一个试图推托自己任务给她的成员后,他才下定决心拒绝了当天她的好意,而又义正言辞地说不准再违规带校外食品进校,学生会是整个学校学生的典范。
她带来的草莓布蕾端正地摆在办公桌上,难过得像要融化。
他的言辞冰冷简洁,就像判官捏着笔下一道地狱诏令,主席室里只有他们两个人,他也将视线移回手里的文件,未去仔细深究她的表情和反应——是不安无措?还是排斥厌恶?
也许是不敢去深究,因为其结果最终指向的必然一定也是和往常一般的结局,他又变成了一个受人敬畏的角色,稳定地充当一种标榜、一份威慑与一个象征。
一如既往,翌日司熏依然是第一个抵达教室,随后是稀稀落落的同学入座,他的座位在走廊窗边。
那天的周弥音几乎是踩着点走进对面的教室,她的背包不像平时,塞得鼓鼓囊囊的,还提了一个黑色便携行李袋,不似平时捏着个文件夹就来上课了。
A班午休后的第一节课是化学课,空气中除了老师带来的实验试剂味,还弥散着一些午后不可察觉的闷热,司熏去桌肚里取化学练习册,摸到陌生的冰冷物体和明信片。
他面无觉察地放了回去,直到化学老师打开PPT背过身去操作电脑。
躺在他手心的是一枚富士山的金属挂扣,明信片上写着:“零食已安然派送至主席室——请主席笑纳。”后面画着一个作揖的笑脸小人。
那个周末假期她去东京旅游,去浅草寺拍照,发了朋友圈。
他本不该在意的,因为她对谁都这么好,她记得他不喝冰的东西,就会记得别人的敏感与难处。她对谁都温和、亲切,包括本可循规蹈矩就能够悄然忽略的他,但她会对一个人有要求假装闹脾气撒娇;她遵守一切别人都遵守的校规校纪,但却为了某个人屡次破例;她在外人面前保持自己的坚持,之后却会对着那个人委屈流泪。
“你们是不是因为我总是写公式元素,觉得我的英语还不错?其实老师我还真会一些,abandon abandon abandon,完了后面是什么来着?……我们接着看下一道题……”
忽然想起午休在主席室看到陆向珩腰间新系的御守。
他本该不在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