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节
像那种直接拿普通人试药的修士,终究还是少数,这类修士,大多数下场也不怎么好。
九州的因果之说,有人重视,也有些人并不在意,认为无论什么阻碍,自己皆能一力破之。
这种做法,不能说有错,因为确实有这样的人在九州展露头角,甚至这种杀伐果断,大肆屠杀与自己有因果纠缠的修士,在扛过大劫后远比普通修士要强大许多,不过这样的人,终究是少数。
大多数走上这一条路的人,都因为这种行为而消耗掉了自己的福源气运,短期来看他们反而是走在了前列,但基本都会被人后来居上,而他们自己,大多都因为麻烦缠身,因果纠缠之下,彻底泯然众矣。
不过短视之人,哪里都有,且还不少,因此这种情况,每时每刻都在发生。
嫏嬛在得到瘟疫的详细资料时,就忍不住怀疑这事跟修士有关,但想想又觉得不可能,毕竟这可是太虚天的后花园,且这类小世界,被炼化后大多都被安置在了空间夹缝中,极难被找到。
当然,也不排除有内鬼泄露坐标的可能性,可要想神不知鬼不觉的到这些小世界来,那自身修为必然不会低,可这种修为的人,想尽办法来到一个小世界下瘟疫病毒,他图什么?
提前杀死门内的天才弟子?知道她在这个世界?
这就更不合理了,甚至可以说是得不偿失。
太虚天的弟子中,只要核心弟子没有损失,那其它弟子就是死再多太虚天都不会心痛,至于是得到了消息来截杀嫏嬛,那就更不可能了,这种小世界本来就有大能看守,离太虚天又近,以长辈们在嫏嬛身上种下的印记而言,无论是什么阶位的大能过来,都不可能对她一击必杀,而若是一击不中,太虚天的人便能立马反应过来,到时候陨落的可就是来截杀嫏嬛的人了。
无数个猜测从脑海中涌现出来,又被嫏嬛一个个否决,由于掌握的情报实在太少,到了最后,嫏嬛都没想出一个可能性比较大的猜测了。
不过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那就是这个瘟疫绝对不是自然产生的,绝对是跟九州有关。
在这个前提下,嫏嬛就没什么好顾忌的了。
被封禁的修为,在遇到特殊情况的前提下,是可以解开的,甚至哪怕不是碰到特殊情况,也是能解开的,嫏嬛身为一个修行世家的嫡系,知道不下五种能偷偷解开的方法。
不过来这种小世界本来就是为了历练,因此谁也不会解开封禁。
身怀利器,杀心自起,在有修为的前提下,无论是谁内心都不会有紧迫感,心态自然而然就会产生变化,因此所获得的收益会比在封禁状态下小很多,在有无数先辈血的教训下,后进弟子在这一关都是老老实实的,基本没有人偷奸耍滑。
封禁一旦解开便不能再重新封上,所以无论来历练的弟子是因为什么原因解开的封禁,那都意味着这次历练已经提前步入结束了,这点对嫏嬛来说倒是无所谓,毕竟她来小世界的根本目的已经达成了。
但嫏嬛并不是那种做好事不留名的人,因此思来想去,嫏嬛决定将离开的场面弄得大一点。
先是让人将朝廷打算封锁城镇周围直接火葬一座城的消息给传播了出去,让他们好有个心理准备。
历来瘟疫发生,直接火葬的做法并不少见,因此大部分人对此虽然感到难过,但也没有做出过激行为,也只有城中那些患者的家属,会为此不平,乃至想进去一起陪葬。
而城中的人,有人对此破口大骂,亦有人认命,还有人哭着喊着求医者救他,她不想死。
这种压抑的气氛,比战争开打时还更要让人难受,嫏嬛隐藏身影在其中走了一圈后,便心情沉重的离开了。
她清楚,无论是认命的还是反抗的,其实如果有机会的话,他们都想活着,只是有些人感觉到了自己的生命已经走到了尽头了,所以对这种做法无所谓,有些人则是想到了城外的亲人,因此哪怕想活,也不会出去。
天灾人祸,无论哪种对普通人来说都是灾难,所以才会有那么多人踏上修行之路,不是为了长生不老,仅仅只是为了像嫏嬛一样,有朝一日,当灾难真的出现时,他们有余力去抵挡,而不是只能被动承受。
重新回到王宫,嫏嬛便听到了内侍上报太女求见。
嫏嬛没多想便允了,裴婧直接对着嫏嬛行三跪九叩之大礼,恳求她救救青鸾国的百姓。
瘟疫,在凡人眼中如此可怕,对上仙来说,也许便是不值一提。
对一个忧国忧民的太女来说,她无法在明知他们有可能被拯救的前提下,忽视那一条能救他们的出路。
为此她愿意付出任何代价。
嫏嬛这次倒是没想过卖关子,直接跟裴婧说了自己的打算,不过她并没有第一时间赶去,毕竟这时候过去,效果是达不到最好的。
她的善行,在能跟利益挂钩时,一向都会在行善的同时以利益为先。
对此,裴婧自然不是没有不满的,毕竟多等一天,便不知有多少人死在这场大难下,可她又心知自己是说服不了嫏嬛的,便只能煎熬着,一双原本还算漂亮的眼睛,都因为时常忍不住哭泣而快肿成了一条缝。
嫏嬛想,她日后一定会是个好皇帝。
毕竟历史上的很多明君虽然都被称之为爱民如子,但说实话,他们可能还做不到裴婧这种程度,虽然像裴婧这样的,也不好。
不过忧国忧民,本身就不是坏事,没必要抱着谴责的态度。
毕竟你一个自私自利的小人去瞧不起一个‘圣人’,这得是多大脸才能干出的事?
不过虽然钦佩,但嫏嬛却没想打乱自己的计划。
她的行为跟心理一向都是割裂开来的。
眼见铺垫的差不多了,城中百姓也逐渐接受了现实,嫏嬛这才站出来安排一切,力排众议率领着三千愿为此行付出生命的将士,来到城中。
第81章
嫏嬛的这个决定,着实让人震撼。
说实话,同情心谁都不缺,可愿意为不相干的人付出生命的终究是少数,大多数人虽然会为此费心费力、忧国忧民,可让他冒着自己死亡的风险去救人,大多数都会迟疑。
更别提,派去的官员,自己主动前去的医者,伤亡人数都已经超过了大半,在如此骇人的数据下,哪怕是一开始想拯救他们的存在,这会儿也是畏之如虎。
毕竟如今过去跟白白送死也没什么差别,哪怕他们知道,有人过去没准还能研究出解药来,可知道归知道,却没人敢去当那个先行者,虽然赌一把,以治愈瘟疫的功勋,足以让一个人连跳三级。
所以嫏嬛的这种行为,大臣们在知道的一瞬间,甚至都忍不住怀疑嫏嬛是不是疯了,不然怎么能做出这等荒诞的决定来?
哪怕嫏嬛之后拿出了理由来,依旧有不少人觉得她是疯了,当然,经此一事,着实也忽悠住了不少人。
在这之前,无论民间怎么吹捧嫏嬛,这些高层其实都是不怎么信的,毕竟稍微存在久远一些的世家,都隐约知道当权者的骚操作,只是没有人会宣扬出来罢了。
不过这一刻,倒是有不少人觉得,这次,也许不是当权者为了自己造势弄出来似是而非的流言。
当然,也有人认为这纯粹是演给百姓看的一场戏,虽然在大多数高层看来,泥腿子的命并不值钱,但做戏肯定还是得做的,如果是走到半路又被‘百姓’劝回去的话,其他人自然也不可能说什么。
毕竟不是她不想跟自己的子民同生共死,而是活着的百姓不想让她死。
这种行为之后,她不用背上什么骂名,之后皇位依旧能做的稳稳当当的。
说实话,如果不是这次瘟疫明显不符合常理,嫏嬛还真打算用这种办法。
毕竟她虚伪,骂名这种东西,如果不是‘剧情需要’的话,嫏嬛还真不想背,虽然她可能背的不冤,但当个阴阳人可比当个真小人方便多了,至少人家明面上不知道你背后做的事,那就有可能跟你合作,而如果你名声不好,哪怕同阵营的人,跟你合作也是会顾忌你卸磨杀驴的。
……
…………
跟三千士兵一起快马加鞭赶路时,周围并没有相送的百姓,虽然除了爆发地之外的地区并没有人出现明显的感染症状,但人还是别聚集在一起为好,所以嫏嬛在出发之前,便安排了守卫家家户户去通知,最近能不出门最好别出门。
故而此刻相送的,只有朝中的一些大臣,还有裴婧。
周围的气氛很严肃,跟嫏嬛一起过来的三千士兵,都是抱着必死的决心来的,他们中大部分都并非孑然一身,这次过来,便有很大可能是亲人生死相隔,在这种氛围的感染下,哪怕是对泥腿子的命不以为然的朝臣,这会儿也摆不出什么轻松的表情。
嫏嬛倒是不合时宜的想,这次过后,这三千士兵,大约都会成为亲卫,后期只要家族不作死,怎么都能保他们三代繁华,毕竟百姓会记得他们,裴婧这个当权者,也会记得他们。
也许是马蹄的声音太过明显,在嫏嬛他们路过村落时,他们都能听见从村子里传来的声响,灵识展开之下,嫏嬛还能看到有很多百姓在跪着叩首。
喊声其实很杂乱,有人声嘶力竭的喊着‘圣天子’,有人则一边哭着一边喊‘恭迎陛下’,更多的,还是在喊不要去,只是被守卫拦着,无法当面说。
古代的百姓,还是十分单纯的,对他们来说,天子只要愿意想着他们就足够了,以当下的环境而言,哪怕是平民自己都认为贵族的命更值钱一些,所以在他们眼里,嫏嬛完全没必要过去。
嫏嬛听得稍感不自在,落后几步低声嘱咐裴婧:“我离开之后,别让他们给我建庙,”想了想,又道,“如果可以的话,圣天子这个称呼也别叫了。”
对帝王来说,百姓愿意自发的为皇帝建庙,其实是求之不得的事,所以裴婧并不理解嫏嬛为什么还要特意叮嘱不让他们建,但她还是点点头,把这事记在了心里。
嫏嬛也没多解释,跟普通人走得太近,对嫏嬛来说并没有好处,毕竟她不是走的万民之道,天下归心对她来说也没用,而建庙,不管她认不认可,都能跟她产生联系,嫏嬛并不想担这个麻烦。
这跟百姓私底下供奉她的长生牌可不一样,这种是他们单方面的行为,对嫏嬛来说只有好处,可建庙就是另一种含义了。
至于圣天子,则纯粹是嫏嬛个人喜恶问题,圣这个字,太沉重了,她担不起,也不想担。
平常吹牛时拿出来用用也就罢了,真安在自己头上,那还是算了。
大军行至一半时,嫏嬛便让众人止步了,一扬缰绳,让**的马加速,被士兵重重保护着前行。
最后回头看了一眼身后,太女正领着大臣们跪地送行,嫏嬛不再回首,朝着疫情最严重的城镇赶去。
比起瘟-疫-爆-发之后依然不见冷清多少的都城,疫情附近的情况则惨烈得多。
炽热的阳光照在人身上似乎都感觉不到多少暖意,并没有尸横遍野,只有偶尔能看到,戴着面巾的人一脸麻木的将死人从屋里拖出来,然后将死了的百姓堆积在一起,连着衣物一起放火灼烧。
这还是嫏嬛第一次见到这种惨烈的情况,在太虚天治下,根本没有修士敢朝中州附近的普通人城镇下药,嫏嬛看到的消息,都是在离中州很远的地方,她惜命,所以对这些事,都没有亲眼去看过,而是通过纸面上的信息去了解的。
她这人共情能力不强,这些事看过也就看过了,除了感慨生命的脆弱,而再次警醒自己一定要变强,绝不能让自己落入这等任人宰割的境地外,也就只会差人去送些粮食,仅此而已。
但此时亲眼看到,嫏嬛才发现,她其实没有她想象中的那么冷血。
至少这一刻,她有些后悔自己没有早一点过来。
嫏嬛不知道自己未来还能不能记得这一刻的感受,因为人本来就是一种善于遗忘的生物,且往往,还会在时光的流逝中把自己变得面目全非,不过在自己能记得时,她是不会忘记现在的感受的。
她终究,还是一个人,修的不仅是力量,还有心。
也许人类修行者每个境界内,都会有那么一个问心、容易产生心魔的阶段,就是在提醒他们,勿忘初心?
嫏嬛发散了一下思维,很快就收起了思绪,跟着领路的士兵一起进了城。
城内家家户户门口都挂起了白帆,比起城外,城内看上去更是萧瑟,早就接到消息的医者在城门口等着大军前来,身上充斥着一股秽物产生的难闻气味和浓郁的药味,冲鼻得很。
这个医者,已经是城内能派出的最有身份的人了,至于城中的官员,尽皆殒命。
医者将他们带到为祭祀准备的场地上,几个士兵拿着带来的东西开始搭建祭祀台。
古代不下雨、闹饥荒之类的灾祸,都会由当权者带领着百官去祈雨,这次自然也不例外,城中百姓默默看着,离得很远,生怕自己靠近会害了他们。
士兵用古法念诵着祷词,嫏嬛将香点上,并没有用幻术敷衍这一切,按
照这个世界的古法走完了流程,默默对这方天地致歉:“得罪了。”
千机伞升至空中,猛然变得巨大,如同华盖一般,将周围都笼罩在了阴影下,缓缓旋转起来。
嫏嬛升至伞下,闭目将灵识分散附着在流苏上,操控着它们嵌入地脉山峦、日月星辰。
流苏过快的行进速度,让将灵识附着在上面的嫏嬛感受到了很明显的刺痛感,她闭目,仔细观察着周围的情况。
任何情况,都是能通过‘看’得到一鳞半爪的答案的,哪怕是一个世界病入膏肓,也能从观看龙脉走势,星辰变动而获取到一些原因。
明明是白天,月亮却被强行拉扯了出来,紧随其后的晨星在日光和云层的遮掩下倒不甚明显,日月同天,让无意间看到天上景色的人哗然。
地面开始晃动,正抬头仰望着嫏嬛的将士因此摔得东倒西歪,下意识求救般的看向嫏嬛。
嫏嬛已经分不出精力去安抚他们了,流苏开始在地脉中钻动起来,如同会打洞的地鼠一般,疯狂得开凿出无数七扭八扭的隧道来。
晨星闪烁,日光大盛,山川开始崩裂……
一声轻呵,嫏嬛周身真气开始燃烧,光芒比之日华还要耀眼上几分。
星辰开始颤动,日月被拉扯得越来越近,狂风肆虐,无数人被风吹得难以睁眼,互相扶持着才能避免被吹走的命运,足够幸运的人,为这一幕心灵震颤不已。
风暴越发强烈,日月皆开始入怀。
九州的因果之说,有人重视,也有些人并不在意,认为无论什么阻碍,自己皆能一力破之。
这种做法,不能说有错,因为确实有这样的人在九州展露头角,甚至这种杀伐果断,大肆屠杀与自己有因果纠缠的修士,在扛过大劫后远比普通修士要强大许多,不过这样的人,终究是少数。
大多数走上这一条路的人,都因为这种行为而消耗掉了自己的福源气运,短期来看他们反而是走在了前列,但基本都会被人后来居上,而他们自己,大多都因为麻烦缠身,因果纠缠之下,彻底泯然众矣。
不过短视之人,哪里都有,且还不少,因此这种情况,每时每刻都在发生。
嫏嬛在得到瘟疫的详细资料时,就忍不住怀疑这事跟修士有关,但想想又觉得不可能,毕竟这可是太虚天的后花园,且这类小世界,被炼化后大多都被安置在了空间夹缝中,极难被找到。
当然,也不排除有内鬼泄露坐标的可能性,可要想神不知鬼不觉的到这些小世界来,那自身修为必然不会低,可这种修为的人,想尽办法来到一个小世界下瘟疫病毒,他图什么?
提前杀死门内的天才弟子?知道她在这个世界?
这就更不合理了,甚至可以说是得不偿失。
太虚天的弟子中,只要核心弟子没有损失,那其它弟子就是死再多太虚天都不会心痛,至于是得到了消息来截杀嫏嬛,那就更不可能了,这种小世界本来就有大能看守,离太虚天又近,以长辈们在嫏嬛身上种下的印记而言,无论是什么阶位的大能过来,都不可能对她一击必杀,而若是一击不中,太虚天的人便能立马反应过来,到时候陨落的可就是来截杀嫏嬛的人了。
无数个猜测从脑海中涌现出来,又被嫏嬛一个个否决,由于掌握的情报实在太少,到了最后,嫏嬛都没想出一个可能性比较大的猜测了。
不过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那就是这个瘟疫绝对不是自然产生的,绝对是跟九州有关。
在这个前提下,嫏嬛就没什么好顾忌的了。
被封禁的修为,在遇到特殊情况的前提下,是可以解开的,甚至哪怕不是碰到特殊情况,也是能解开的,嫏嬛身为一个修行世家的嫡系,知道不下五种能偷偷解开的方法。
不过来这种小世界本来就是为了历练,因此谁也不会解开封禁。
身怀利器,杀心自起,在有修为的前提下,无论是谁内心都不会有紧迫感,心态自然而然就会产生变化,因此所获得的收益会比在封禁状态下小很多,在有无数先辈血的教训下,后进弟子在这一关都是老老实实的,基本没有人偷奸耍滑。
封禁一旦解开便不能再重新封上,所以无论来历练的弟子是因为什么原因解开的封禁,那都意味着这次历练已经提前步入结束了,这点对嫏嬛来说倒是无所谓,毕竟她来小世界的根本目的已经达成了。
但嫏嬛并不是那种做好事不留名的人,因此思来想去,嫏嬛决定将离开的场面弄得大一点。
先是让人将朝廷打算封锁城镇周围直接火葬一座城的消息给传播了出去,让他们好有个心理准备。
历来瘟疫发生,直接火葬的做法并不少见,因此大部分人对此虽然感到难过,但也没有做出过激行为,也只有城中那些患者的家属,会为此不平,乃至想进去一起陪葬。
而城中的人,有人对此破口大骂,亦有人认命,还有人哭着喊着求医者救他,她不想死。
这种压抑的气氛,比战争开打时还更要让人难受,嫏嬛隐藏身影在其中走了一圈后,便心情沉重的离开了。
她清楚,无论是认命的还是反抗的,其实如果有机会的话,他们都想活着,只是有些人感觉到了自己的生命已经走到了尽头了,所以对这种做法无所谓,有些人则是想到了城外的亲人,因此哪怕想活,也不会出去。
天灾人祸,无论哪种对普通人来说都是灾难,所以才会有那么多人踏上修行之路,不是为了长生不老,仅仅只是为了像嫏嬛一样,有朝一日,当灾难真的出现时,他们有余力去抵挡,而不是只能被动承受。
重新回到王宫,嫏嬛便听到了内侍上报太女求见。
嫏嬛没多想便允了,裴婧直接对着嫏嬛行三跪九叩之大礼,恳求她救救青鸾国的百姓。
瘟疫,在凡人眼中如此可怕,对上仙来说,也许便是不值一提。
对一个忧国忧民的太女来说,她无法在明知他们有可能被拯救的前提下,忽视那一条能救他们的出路。
为此她愿意付出任何代价。
嫏嬛这次倒是没想过卖关子,直接跟裴婧说了自己的打算,不过她并没有第一时间赶去,毕竟这时候过去,效果是达不到最好的。
她的善行,在能跟利益挂钩时,一向都会在行善的同时以利益为先。
对此,裴婧自然不是没有不满的,毕竟多等一天,便不知有多少人死在这场大难下,可她又心知自己是说服不了嫏嬛的,便只能煎熬着,一双原本还算漂亮的眼睛,都因为时常忍不住哭泣而快肿成了一条缝。
嫏嬛想,她日后一定会是个好皇帝。
毕竟历史上的很多明君虽然都被称之为爱民如子,但说实话,他们可能还做不到裴婧这种程度,虽然像裴婧这样的,也不好。
不过忧国忧民,本身就不是坏事,没必要抱着谴责的态度。
毕竟你一个自私自利的小人去瞧不起一个‘圣人’,这得是多大脸才能干出的事?
不过虽然钦佩,但嫏嬛却没想打乱自己的计划。
她的行为跟心理一向都是割裂开来的。
眼见铺垫的差不多了,城中百姓也逐渐接受了现实,嫏嬛这才站出来安排一切,力排众议率领着三千愿为此行付出生命的将士,来到城中。
第81章
嫏嬛的这个决定,着实让人震撼。
说实话,同情心谁都不缺,可愿意为不相干的人付出生命的终究是少数,大多数人虽然会为此费心费力、忧国忧民,可让他冒着自己死亡的风险去救人,大多数都会迟疑。
更别提,派去的官员,自己主动前去的医者,伤亡人数都已经超过了大半,在如此骇人的数据下,哪怕是一开始想拯救他们的存在,这会儿也是畏之如虎。
毕竟如今过去跟白白送死也没什么差别,哪怕他们知道,有人过去没准还能研究出解药来,可知道归知道,却没人敢去当那个先行者,虽然赌一把,以治愈瘟疫的功勋,足以让一个人连跳三级。
所以嫏嬛的这种行为,大臣们在知道的一瞬间,甚至都忍不住怀疑嫏嬛是不是疯了,不然怎么能做出这等荒诞的决定来?
哪怕嫏嬛之后拿出了理由来,依旧有不少人觉得她是疯了,当然,经此一事,着实也忽悠住了不少人。
在这之前,无论民间怎么吹捧嫏嬛,这些高层其实都是不怎么信的,毕竟稍微存在久远一些的世家,都隐约知道当权者的骚操作,只是没有人会宣扬出来罢了。
不过这一刻,倒是有不少人觉得,这次,也许不是当权者为了自己造势弄出来似是而非的流言。
当然,也有人认为这纯粹是演给百姓看的一场戏,虽然在大多数高层看来,泥腿子的命并不值钱,但做戏肯定还是得做的,如果是走到半路又被‘百姓’劝回去的话,其他人自然也不可能说什么。
毕竟不是她不想跟自己的子民同生共死,而是活着的百姓不想让她死。
这种行为之后,她不用背上什么骂名,之后皇位依旧能做的稳稳当当的。
说实话,如果不是这次瘟疫明显不符合常理,嫏嬛还真打算用这种办法。
毕竟她虚伪,骂名这种东西,如果不是‘剧情需要’的话,嫏嬛还真不想背,虽然她可能背的不冤,但当个阴阳人可比当个真小人方便多了,至少人家明面上不知道你背后做的事,那就有可能跟你合作,而如果你名声不好,哪怕同阵营的人,跟你合作也是会顾忌你卸磨杀驴的。
……
…………
跟三千士兵一起快马加鞭赶路时,周围并没有相送的百姓,虽然除了爆发地之外的地区并没有人出现明显的感染症状,但人还是别聚集在一起为好,所以嫏嬛在出发之前,便安排了守卫家家户户去通知,最近能不出门最好别出门。
故而此刻相送的,只有朝中的一些大臣,还有裴婧。
周围的气氛很严肃,跟嫏嬛一起过来的三千士兵,都是抱着必死的决心来的,他们中大部分都并非孑然一身,这次过来,便有很大可能是亲人生死相隔,在这种氛围的感染下,哪怕是对泥腿子的命不以为然的朝臣,这会儿也摆不出什么轻松的表情。
嫏嬛倒是不合时宜的想,这次过后,这三千士兵,大约都会成为亲卫,后期只要家族不作死,怎么都能保他们三代繁华,毕竟百姓会记得他们,裴婧这个当权者,也会记得他们。
也许是马蹄的声音太过明显,在嫏嬛他们路过村落时,他们都能听见从村子里传来的声响,灵识展开之下,嫏嬛还能看到有很多百姓在跪着叩首。
喊声其实很杂乱,有人声嘶力竭的喊着‘圣天子’,有人则一边哭着一边喊‘恭迎陛下’,更多的,还是在喊不要去,只是被守卫拦着,无法当面说。
古代的百姓,还是十分单纯的,对他们来说,天子只要愿意想着他们就足够了,以当下的环境而言,哪怕是平民自己都认为贵族的命更值钱一些,所以在他们眼里,嫏嬛完全没必要过去。
嫏嬛听得稍感不自在,落后几步低声嘱咐裴婧:“我离开之后,别让他们给我建庙,”想了想,又道,“如果可以的话,圣天子这个称呼也别叫了。”
对帝王来说,百姓愿意自发的为皇帝建庙,其实是求之不得的事,所以裴婧并不理解嫏嬛为什么还要特意叮嘱不让他们建,但她还是点点头,把这事记在了心里。
嫏嬛也没多解释,跟普通人走得太近,对嫏嬛来说并没有好处,毕竟她不是走的万民之道,天下归心对她来说也没用,而建庙,不管她认不认可,都能跟她产生联系,嫏嬛并不想担这个麻烦。
这跟百姓私底下供奉她的长生牌可不一样,这种是他们单方面的行为,对嫏嬛来说只有好处,可建庙就是另一种含义了。
至于圣天子,则纯粹是嫏嬛个人喜恶问题,圣这个字,太沉重了,她担不起,也不想担。
平常吹牛时拿出来用用也就罢了,真安在自己头上,那还是算了。
大军行至一半时,嫏嬛便让众人止步了,一扬缰绳,让**的马加速,被士兵重重保护着前行。
最后回头看了一眼身后,太女正领着大臣们跪地送行,嫏嬛不再回首,朝着疫情最严重的城镇赶去。
比起瘟-疫-爆-发之后依然不见冷清多少的都城,疫情附近的情况则惨烈得多。
炽热的阳光照在人身上似乎都感觉不到多少暖意,并没有尸横遍野,只有偶尔能看到,戴着面巾的人一脸麻木的将死人从屋里拖出来,然后将死了的百姓堆积在一起,连着衣物一起放火灼烧。
这还是嫏嬛第一次见到这种惨烈的情况,在太虚天治下,根本没有修士敢朝中州附近的普通人城镇下药,嫏嬛看到的消息,都是在离中州很远的地方,她惜命,所以对这些事,都没有亲眼去看过,而是通过纸面上的信息去了解的。
她这人共情能力不强,这些事看过也就看过了,除了感慨生命的脆弱,而再次警醒自己一定要变强,绝不能让自己落入这等任人宰割的境地外,也就只会差人去送些粮食,仅此而已。
但此时亲眼看到,嫏嬛才发现,她其实没有她想象中的那么冷血。
至少这一刻,她有些后悔自己没有早一点过来。
嫏嬛不知道自己未来还能不能记得这一刻的感受,因为人本来就是一种善于遗忘的生物,且往往,还会在时光的流逝中把自己变得面目全非,不过在自己能记得时,她是不会忘记现在的感受的。
她终究,还是一个人,修的不仅是力量,还有心。
也许人类修行者每个境界内,都会有那么一个问心、容易产生心魔的阶段,就是在提醒他们,勿忘初心?
嫏嬛发散了一下思维,很快就收起了思绪,跟着领路的士兵一起进了城。
城内家家户户门口都挂起了白帆,比起城外,城内看上去更是萧瑟,早就接到消息的医者在城门口等着大军前来,身上充斥着一股秽物产生的难闻气味和浓郁的药味,冲鼻得很。
这个医者,已经是城内能派出的最有身份的人了,至于城中的官员,尽皆殒命。
医者将他们带到为祭祀准备的场地上,几个士兵拿着带来的东西开始搭建祭祀台。
古代不下雨、闹饥荒之类的灾祸,都会由当权者带领着百官去祈雨,这次自然也不例外,城中百姓默默看着,离得很远,生怕自己靠近会害了他们。
士兵用古法念诵着祷词,嫏嬛将香点上,并没有用幻术敷衍这一切,按
照这个世界的古法走完了流程,默默对这方天地致歉:“得罪了。”
千机伞升至空中,猛然变得巨大,如同华盖一般,将周围都笼罩在了阴影下,缓缓旋转起来。
嫏嬛升至伞下,闭目将灵识分散附着在流苏上,操控着它们嵌入地脉山峦、日月星辰。
流苏过快的行进速度,让将灵识附着在上面的嫏嬛感受到了很明显的刺痛感,她闭目,仔细观察着周围的情况。
任何情况,都是能通过‘看’得到一鳞半爪的答案的,哪怕是一个世界病入膏肓,也能从观看龙脉走势,星辰变动而获取到一些原因。
明明是白天,月亮却被强行拉扯了出来,紧随其后的晨星在日光和云层的遮掩下倒不甚明显,日月同天,让无意间看到天上景色的人哗然。
地面开始晃动,正抬头仰望着嫏嬛的将士因此摔得东倒西歪,下意识求救般的看向嫏嬛。
嫏嬛已经分不出精力去安抚他们了,流苏开始在地脉中钻动起来,如同会打洞的地鼠一般,疯狂得开凿出无数七扭八扭的隧道来。
晨星闪烁,日光大盛,山川开始崩裂……
一声轻呵,嫏嬛周身真气开始燃烧,光芒比之日华还要耀眼上几分。
星辰开始颤动,日月被拉扯得越来越近,狂风肆虐,无数人被风吹得难以睁眼,互相扶持着才能避免被吹走的命运,足够幸运的人,为这一幕心灵震颤不已。
风暴越发强烈,日月皆开始入怀。